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市场的开放度、一体化、自由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市场行为的主体,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推动力,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发展提供着世界市场的大舞台,同时经济全球化又加剧了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据统计,1998年,全球共发生跨国公司的购  相似文献   

2.
全球企业并购的新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是跨国公司并购。尤其是近几年,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国际市场的新格局,跨国公司已把并购活动迅速从国内扩展至国外。跨国公司为了执行全球经营战略,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跨国并购已明显超过了跨国创建,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企业并浪潮。这一新趋势正在并将深影响各国经济。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环境和企业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发展为全方位、多元素的竞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迅速把新知识应用于企业发展,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创建学习型企业是21世纪中国企业的发展趋势。一、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今社会,企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体,可以说企业吸收转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纵观国内外两个市场,企业将面临“四大挑战”。1郾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要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将是一个企业全球性的竞争,科学、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全球…  相似文献   

4.
李灿 《半月谈》2003,(24):20-23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适应世贸组织运行规则,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仅靠引进外资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能被动接受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全球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是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新态。冷战结束是这一趋势增强的大前提 ;市场经济体制、信息技术发展和跨国公司的膨胀是其形成的基本动因 ;地区经济圈和经济竞争中的科技优势则构成了其基本特点。经济全球化既给中国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国应积极面对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曹苏民 《群众》2011,(8):38-39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创新的资源要素沿着高效率的轨道向能产生高效益的地区流动,已经成为一条普遍规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研发资源;力求降低研发成本和创新风险,获得市场优势,区域间引进外资的竞争也逐渐从争夺外商直接生产性投资向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转变。顺应研发活动全球化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跨国公司关注中国市场 据联合国《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到90年代初,世界跨国公司总数已达3.7万家,它们在国外投资兴办的子公司超过17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私人生产性资产的1/3,1992年跨国公司在本国境外的销售额高达5.5亿美元,高于全世界的进出口贸易额。其中占跨国公司总数1%的巨型跨国集团从事了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可以说,跨国公司主宰着全球的资本市场乃至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8.
高晖 《长白学刊》2008,(5):158-158
随着全球化企业市场开发的进展,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先进技术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并且也成为全球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主体。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也将迎来对东道国技术转移的新阶段。如何克服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流入垄断障碍,如何在新时期与跨国公司的国内合作国际化浪潮中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需要对新阶段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新变化作以考察。  相似文献   

9.
在 2 1世纪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浪潮中 ,城市作为全球、国家和地区高质资源集结点和创新、创富中心 ,已逐渐成为全球竞争的主角。作为我国城市的管理者———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历练。市场所衍生的价值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全球范围扩散 ,资源配置的效率日益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与通讯的飞速发展带来稀缺资源更为迅捷的流动。一个地区若不能为在其境内的资源提供最有效的使用方式 ,该资源将完全有可能流入能为之提供更有效使用方式的地域。为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资本、商品、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 ,推动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10.
一、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立学习型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要面向全世界,市场的竞争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竞争,科学、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张泉 《新东方》2002,11(6):55-5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发展空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2 1世纪是全球经济格局大动荡、大调整的历史时期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 ,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 ,影响着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2.
人类进入了新的千年。展望新世纪之初的国际形势,呈现以下特点: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势头强劲,新科技革命拉动世界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把发展自己放在首位,大国关系可控性增强;国际形势将呈现出缓和与竞争同步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将恢复常态增长, 不稳定因素隐现 新世纪之初,世界经济仍将在新的上升周期中运行。2000年的超常规增长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将恢复常态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全球经济可保持3.5%左右的增长速度。同…  相似文献   

13.
马连生  杨欣 《前进》2001,(2):37-38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国际间的互相沟通更加快捷,国际间的“经济距离”正在逐渐缩短,硕大的地球正在浓缩成为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对企业的保护越来越弱,任何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接受统一的国际市场的评判。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企业间的合作也愈加广泛。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质量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质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焦点   在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顾客的选择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当地,而是扩大到全球范围。由于大多数行业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变…  相似文献   

14.
借用跨国公司的发展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是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采取的战略. 跨国公司的扩张带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提升,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但跨国公司由于在资金、人才以及研发等诸多方面占据优势,也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拥有自主技术或开展自主创新的难度. 目前,围绕全球最具商业潜质的一些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大都是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的.改变这一局面很难,尤其是对中小新兴市场国家来说,仅资金一项就无法企及.比如,苹果公司的市值在2010年全球GDP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九位,甚至超过了瑞士、比利时等不少发达国家. 这是不是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只能随波逐流呢?当然也不一定.从许多国家的经验看,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如何确定并建立在全球产业链条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国内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具体说来,将面临以下四方面的经营课题: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要放眼全球竞争,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特性和优势,推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球化,以分享别国资源和市场;另一方面要紧盯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动态,将企业经济活动全部纳入世界经济网络进行考  相似文献   

16.
系统论应该是研究全球化的正确理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系统进入全球范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新系统的过程;影响全球化的宏观变量是经济和知识技术;对全球化的最终结果不必过于悲观,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之初的边缘状态只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积极探索城市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共同推进城市间深度整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区域整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构筑我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大城市的现实选择.武汉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是内陆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据初步测算,加快武汉及周围地区的一体化,建设武汉城市圈将带动大约1.7亿人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将有利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比较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积极探索城市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共同推进城市间深度整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区域整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构筑我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大城市的现实选择.武汉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是内陆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据初步测算,加快武汉及周围地区的一体化,建设武汉城市圈将带动大约1.7亿人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将有利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战后以来,全球化金融市场的新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全球化金融市场是没有国界的全球规模的金融市场,是全世界的交易者可以自由参与进行资金筹措和运用的市场。本文分析的对象是以下四种新型的全球化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欧洲债券市场、欧洲银团贷款市场、美国预托证券市场。笔者将着力研究全球化金融市场的上述四种新形态的发展状况、成因、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不同的新的运作机制,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服务。研究全球化金融市场的新发展对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经济来讲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第一,它是我们深化…  相似文献   

20.
王凡 《青年论坛》2004,(6):86-88
2 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跨国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全球化营销战略、本土化营销战略的成因及其各种影响因素 ,找出适合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战略 ,以取得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有效平衡。在最后 ,简单阐述了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