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华丁 《瞭望》1988,(50)
前些日去浙西千岛湖,主人端出一盘刚从桔林摘来的蜜桔,款待我们这些远方来客。桔子一个个青里透黄,个儿大、汁多、味甜美,有的还带着一两片水灵灵的绿叶。 主人笑吟吟地说:“浙西一带山区,自古不产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友人许君说起,有一位前辈,在回忆往事的文章里,提到小时候有一次去买桔子,出门前,母亲教他如何挑选好的桔子,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母亲最后说的一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那位前辈感叹地说,他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这句话,便够他受用一辈子。  相似文献   

3.
吴宏一 《党政论坛》2008,(16):30-31
最近听友人许君说起,有一位前辈,在回忆往事的文章里,提到小时候有一次去买桔子,出门前,母亲教他如何挑选好的桔子,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母亲最后说的一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那位前辈感叹地说,他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这句话,便够他受用一辈子。  相似文献   

4.
林宏 《瞭望》1993,(43)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我的老家在台湾。他在给我香蕉、桔子吃的时候,我总听到他唠叨着一句话:“台湾的香蕉、桔子比这大多了甜多了。”爷爷还曾说,在台湾有我们许多的亲人,象爷爷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小弟小妹……,他们很早就生活在那里。  相似文献   

5.
<正>果农有这样的习惯,叫做不摘顶果,不采顶叶,就是在采摘苹果、桔子、桃子等树上果实时,别的都可以摘完,唯独果树顶上的三五枚果子不能摘。因为农人相信,留一个果子,上祭天,感谢风调雨顺,下祭地,感谢土地滋  相似文献   

6.
毕淑敏 《党政论坛》2010,(16):11-11
果农有这样的习惯,叫做不摘顶果,不采顶叶,就是在采摘苹果、桔子、桃子等树上果实时,别的都可以摘完,唯独果树顶上的三五枚果子不能摘。因为农人相信,留一个果子,上祭天,感谢风调雨顺,下祭地,感谢土地滋养,中间祭树,感谢果树的辛劳和奉献。  相似文献   

7.
梁王嗜果     
春秋战国时代,梁王(魏国的国王)喜欢吃水果,便派使臣到吴国求访,吴国人送他一些桔子。梁王吃了桔子,觉得味道很美。过了些日子,又派人入吴访求别的水果。吴国人又送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觉得味道比桔子更鲜美,于是猜想,吴国一定还有更美  相似文献   

8.
殷平 《瞭望》1991,(18)
不久前,笔者到四川江安县访问为发展柑桔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柑桔专家张文湘教授。张老今年已逾九旬,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步履轻捷。 张教授于1900年出生在四川叙永县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门口的两株桔子树,诱发了他一生的志  相似文献   

9.
缺少了文化传统的支撑,设计再完美的制度也只是纸面上的文字,很难真正得到实施,且即便实施也很可能会发生扭曲、变形,正所谓"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很明显的例子是转轨后的俄罗斯,其基本制度完全仿效西方,不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有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益差、亏损严重、社会负担重等等。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不是最关键的,国有企业改革最关键的,或者说最难解决的是财务括据问题。财务拮据已使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关系陷入死结,尽快解开这个死结,理顺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债务关系,已成为中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一、国有企业财务括据的表现及其危害目前国有企业的财务桔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产负债率过高。从1980年至1994年底,国有资产管理局对2万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清产核资调查…  相似文献   

11.
巴山风情录     
成团成簇的粉红色桐子花尚未完全谢去,娇小玲珑的乳白色桔子花又旺盛地爬满了枝头,一丛丛映山红在阳光下象烈火一样耀眼,一串串金樱子在微风里摇曳着碧玉般的花瓣。还有那一点点一片片叫不出名字的五彩缤纷的小野花,象夏夜的繁星一样撒布在山坡上、洼谷里、小河边和公路旁……  相似文献   

12.
广州桔香斋制药厂华侨早期投资的制药业规模不大,但是时间较长。目前知道的近代华侨在国内最早投资的制药业,大约发生在19世纪末。 1895年,新加坡华侨在广州进行了制药业的投资。投资的企业叫桔香斋制药厂,它并不是新建的,而是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药厂,然后转手到华侨手里继续经营。在这次产权转移活动中,华侨投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阿桐: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时值隆冬,你那里该是雪盖冰封,琼塑玉雕的世界了。我这里却正是香蕉黄、桔子红、花儿争艳、蜜蜂儿忙碌的季节呢! 你问我:台湾海峡有多宽?海峡两岸双方还打炮吗?双方互相有来往吗? 你特别问到: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发表以来,台湾海峡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什么时候能实现? 你提的这些问题都  相似文献   

14.
数年前见挂历中有水墨枇杷,赫然题曰:“卢桔夏熟”。后又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苏轼诗选·赠惠山僧惠表》一诗中有“客来茶室空无有,卢桔杨梅尚带酸”之句,注谓:卢桔即枇杷。翻阅有关著作,如商务印书馆出版清代吴其浚所著《植物名实图考长篇》,也说:“卢桔何种果类?枇杷是矣。”然而卢桔果真是枇杷的别名吗?看来是不对的。 卢桔一词,早在西汉即见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卢桔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按:黄甘,即黄柑,桔类水果。楱(音凑),小桔。橪(音然),酸枣。亭,即棠梨,俗名海棠果。柰,苹果类水果。厚朴,木名,其果实味美可食。)文中卢桔和枇杷并列,可见并非同一水果。  相似文献   

15.
袁岳 《党政论坛》2011,(8):50-51
我说的玩,有五个层次。一是孩子的玩。孩子就是会玩的人,而家长与老师就是想让孩子变成不玩的乖孩子,一个孩子会玩还能在正规教育里面马虎过得去是最好的,而只会守大人的规矩而不  相似文献   

16.
丰收,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然而,去冬江南柑桔丰收给果农们带来的却不全是喜悦。自丰收之日起,卖桔难的愁云一直紧锁在果农们的眉间。 从1983年开始,一股“柑桔热”在江南各地逐渐升温,至去年冬天,这股“柑桔热”终于热出了“并发症”:发烧 消化不良。这个“并发症”犹如给我国经济生活的水面上投进了一块巨石,震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故乡是一个人在祖国和民族里的特定的环境。我国青少年,从记事起就是通过故乡这个窗口来了解祖国和民族的今天与昨天,“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全面深刻的。一部地方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缩小了的、具体化的中国史。通过学习地方史,青少年能受到特别形象、深刻的教育。我们应十分重视这个了解祖国和民族历史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6,(9)
正古人云:大德必寿,美意延年。这话放到民进重庆市南岸区委会"第一人"李世瑚老人身上,再恰当不过。2014年4月13日,是民进会员李世瑚老人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天,是值得民进每一个心存"助学兴教"之人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李世瑚老人在自己的百岁寿宴上,将积累半生的10万元钱,悉数捐赠给"开明慈善基金会小桔灯教育专项基金"。她亲手将善款交到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相似文献   

19.
坑中人     
有个人不慎掉进坑里,爬不上来了。他高声呼喊求救。 一个主观主义者来到坑边,说:“我很同情你的不幸,待在下边不大好受。”  相似文献   

20.
<正>黄炎培有两个清名:一不愿敛财,二不肯做官。不敛财黄炎培一生兴学,不遗余力。他口才甚好,善于筹款,获捐甚多,但是面对各方资助,他从不据为已有,不贪不占,不挪用乱用,甚至枵腹从公,不领工资,只取生活费。他的四个儿子都曾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