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是金     
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三日”:昨天、今日和明日。三日紧紧相连。今日是昨日的继往,明日又是今日的开来。昨天是一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笔不能取用的存款,今天却是摆在你面前的现金。今天是成功的起点,忽略了今天也就等于放弃了明天,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抓紧了今天,就抓到了成功。 一天,对于漫漫的人生长路来说是短暂的、微不足道的。然而,每个人的一生无不在一天天中度过。 但是,在一些青年和学生的心目中,时间犹如“不明飞行物”,只见它时隐时现的影子,却抓不住实实在在的身子。今天应学到的知识和应干的事情,都留…  相似文献   

2.
日历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面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唐剑锋 《实践》2010,(6):55-55
延安时期。毛主席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05,(5):F002-F002
甘肃临夏自治州境内的东乡县地处偏远山区那里崇山峻岭.自然条件恶劣。在那里的希望小学里.生活着的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虽然过着贫穷的日子,但他们始终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们知道在贫困中追求快乐,在贫困中找寻着明天,因为贫穷是挡不住希望的。  相似文献   

5.
潘俊 《柳州党史》2003,(3):37-37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代钱鹤滩的这首《明日歌》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拖拉推诿,倘若不紧紧抓住今天,从今天做起,而是今天盼明天,明天待后天的话,便将无所作为,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可言。  相似文献   

6.
    
姚海燕 《共产党人》2007,(11):27-27
如果今生都做不了星辰就做一颗石子吧用生命紧紧依偎着大地如果注定成不了彩虹就做一颗露珠吧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默默地闪烁晶莹其实生命原本是这样简单与美丽今天不会因为烦恼而推迟明天也不会因为企盼而提前既使昨夜吹过长风今朝仍下着冷雨那又有什么关系在生命的草原上每个人都是一颗美丽的种子■悟@姚海燕$宁夏发电集团~~  相似文献   

7.
叶洪 《党员文摘》2007,(1):36-37
放弃生命也不能放弃学生 2005年5月21日晚10点多.安徽省霍邱县姚李镇长岗小学28岁的教师郑青。刚从20多公里外的两位将要辍学的学生家里家访后回到家,正准备躺下休息时,鼻子却涌出了血。爱人一边为他止血,一边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说:“一定是今天走累了.明天就好了。不会有事儿。”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对于生命的重新审视是从汶川大地震之后开始的.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每天过着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从未静下心来对生命有过认真的关注和思考,直到2008年5月12号……  相似文献   

9.
人们喜欢把欠债称之为“今天花明天的钱”。其实,稍微考察一下这个“明天”.可能是一个长达70年的明天。而且,这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欠债。报载:2007年绍兴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是76亿元,但到2008年11月初仅为6亿元,同比萎缩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不是一句口号似的标语,将心比心或许也不是它的实质所在。在花了半个月时间做完调查、采访以及约稿时,我们才对“老”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概念——今天的社会是前辈们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创造的则是明天——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共享我们社会的财富、资源和文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至无穷地去不断创造出新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策划人题记  老龄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予以重视。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切实做…  相似文献   

11.
孙之 《前线》2013,(4):80-80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约法三章”,让笔者闻之眼前一亮。而这“约法三章”,来由是政府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就得过“紧日子”。“好日子”百姓无不向往,无不期盼。而今百姓,沫浴改革开放之阳光,大都过上了“好日子”。就像《今天是个好日子》那首歌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咱赶上盛世享太平。”“好日子”不是从天降。在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记账单上,分明写着政府一系列的利民富民政策,也写着政府行政开支的历年缩减。政府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民生,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已成为政府多年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12.
净化一条河     
李开周 《廉政瞭望》2010,(23):67-67
那时候,佛陀还在林子里闭关,弟子们还在林子外修行。每天中午,那些弟子都会去舍卫城化斋,大家吃完了,再给佛陀打包一份,恭恭敬敬送到林子里去。今天阿难给佛陀带饭,明天迦叶给佛陀带饭,后天舍利弗给佛陀带饭,大伙轮流值日,各尽其职。  相似文献   

13.
留下第一个脚印的魅力电影《劫后余生》是讲联邦快递的一位工作人员在运货飞机坠入大海后,漂到一个孤岛,生活了4年。一天潮水送来一块大金属板,促使他下决心做了一个大木排,用这块金属板做帆,漂到大海去,最后获救。在电影的最后,主人公说了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谁知道明天潮水会给我送来什么呢?”意思是我们对于未来总是应该抱有希望。赫拉克利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明天的太阳升起来之后,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所以永远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哪怕是像电影中这位主人公那样已经身陷绝境。看电影常有这样的经验,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4.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2,(22):22-24
“事业是今天干了明天还想干。职业是今天千了明天还得千。”一个“还想”,一个“还得”,给人的感觉如同两把完全不同的斧头,一把锋芒四射,一把厚钝无奇。任何组织都渴望拥有“还想”这样的“斧头”,但是如何拥有呢?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它流经昨天,流到今天,还将流向明天。昨天、今天、明天,组成历史发展统一进程的不同序列。三者互相联系,前后承续。昨天,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却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身上,成为我们今天的生命之本和精神之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乃至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昨天。我们的昨天,充满了苦难与悲怆,但也拥有骄傲  相似文献   

16.
笑是一生,哭是一生。我们倒不如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份快乐的心情,坦然豁达地面对人生给我们的一切困难与挫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信心,给自己一点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给自己人生一个美好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刘原 《廉政瞭望》2014,(4):74-74
偶看芒果台的《天天向上》,韩国籍的主持人小五说他小时候过年的红包都被他妈拿走了,完全不知下落。看到这段时我笑喷了,全世界的母亲都一个样子啊.我老妈也用过这招.今天说借点钱买米,明天说你开学要交学费了.因事涉温饱或教育这类大问题,我没法拒绝这税赋。于是,我童年时的那个浅绿色小钱包,每逢春节就会冒出~些崭新的钞票,像穿着新衣裳的住客,元宵刚过,它们就分批战略性撤退,我甚至不知道该到哪里捉拿它们。  相似文献   

18.
语丝     
真正的乐观主义的人是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的人,是战胜愁虑穷苦的人。成功的花,人们只欣羡她的明艳,可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者的血汗和泪泉。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不要耽于昨天或明天而任凭今天从指间流走。每一天只过每一天的日子,你总会享受到所有的日子。生命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的。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带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  相似文献   

19.
统计的闹剧     
《理论与当代》2013,(6):58-59
岑嵘在第8期的《青年博览》上撰文指出:在我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展“我们跑步去北京”活动,每个班级学生每天上报晨跑距离数目,看看哪个班级先跑到伟大首都。一开始大家还守规矩,可是很快,这就成了一个闹剧。今天有人报4公里,明天就有人报8公里,后天还有人报10公里,照这个速度,不要说北京了,北非、北极也快到了。  相似文献   

20.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0,(11):21-22
今年"六·一"是第61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你们今天是少先队的小主人,明天将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争当"四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