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唐代诗坛的代表诗人李白与杜甫,二者在引用宋玉辞赋方面,李白多引《高唐赋》,钟情于宋玉事襄王时的得意自信;杜甫则多引《九辩》,侧重于宋玉失职后的郁闷哀怨,二者对宋玉辞赋的接受大不同,由此也反映出李、杜在价值取向、诗歌格调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汉赋发展史上,贾谊是一位处于转折时期的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家,他既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成为骚体赋的最有力的代表性的人物,又以他的作品为汉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自铸伟词,兼容典故,广譬博喻,上继承屈原文学的传统,下奠定了汉赋之基础,开启汉赋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傅玄的辞赋数量颇多 ,且绝大部分为咏物之作 ,所咏题材广泛 ,却基本遵循立象尽意、设象显情的模式 ,很少有随机而发、淋漓挥洒的激情。他在理论上提倡语言的赡丽、结构的精致和“假喻达旨”的表现手法 ;在创作上则通常运用绮丽的文辞、短小的篇幅、精美的句式和意象 ,通过物象的描写来表现预设的情志。傅玄的辞赋理论及其创作 ,对两晋南朝的赋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培 《湖湘论坛》2012,(6):105-112
周紫芝的辞赋清晰地展示了两宋之际文风由深刻沉郁向平易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转向。而这种转变的重要原因是朝廷在靖康之难后没有能积极团结朝野各种力量以形成同仇敌忾的氛围,而是在对金国的政策上包藏私心,态度暧昧,尤其是秦桧专国时候的高度专制,把文人朝政强行推出政治之外,推向求田间舍和享受生活。周辞赋中所表现的由沉郁愤懑到空幻失落再到随俗沉浮的转变,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心路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沈玲 《八桂侨刊》2023,(3):16-22+92
作为国家文学的新加坡华文文学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作家作品数量较为可观。在多年的发展中新华文学有了新变,中西化句式增多、词汇使用呈多元化与本土化,作品中的新加坡家国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增强。但新华文学也存在着创作者青黄不接,优秀作家作品数量减少等发展困境。新加坡国家价值观教育一步步的强化与实行多年的双语政策对华文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新华文学的未来发展面临较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古文运动对中晚唐辞赋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辞赋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均表现出了鲜明的创作特点。这些创作特点的形成,与辞赋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相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影响。古文运动之"文以明道"和"不平则鸣"的创作思想,促使了律赋雅正范式的形成和骚体赋的繁荣,古文创作"辨理论事"的特点和散体单行的文体风格,则促使中唐时期的辞赋普遍具有了议论说理和散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耿元骊 《求索》2011,(7):247-250
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的社会,以单个的小农家庭为基本劳作单位,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一个农户能占有耕作多大面积的土地,体现了农民的经营能力,也反映了农民的普遍经营规模。把文书材料和传世史料结合起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唐代有田20-80亩的户数最多,小农户占有土地数量,平均在50亩上下。宋代的主客户统计,主要是根据资产,而资产又主要由田产组成,通过统计不同时期的垦田数、户口数并综合分析,宋代的小农平均户占土地亦在50亩上下波动。这是唐宋时期一户小农所能经营的最佳规模,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唐宋之间小农户的土地占有平均规模相似,小农经济的普遍规模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唐宋田园诗在题材范围和艺术风格上存在很大的不同。题材表现上,唐代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宁静优美的一面,以表现诗人的闲情雅趣;宋代田园诗的表现范围则有很大的拓展,涉及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泥土气息较浓。艺术风格上,唐代田园诗呈现出一种浪漫情调,宋代田园诗则是一种平实自然的现实主义诗风。造成唐宋田园诗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一是唐宋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二是诗人的创作心态不同,三是诗人的审美情趣不同。  相似文献   

9.
邹福清 《理论月刊》2007,(11):116-118
屈原是"诗人"还是辞赋之士?自汉代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历代士人争论不休,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汉代士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汉代以来,士人为什么如此关注这个问题?从中国的经典诠释传统入手,深入认识"诗人"、辞赋之士这两个概念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揭示出历代士人在解读屈原时,力图将屈原形象定位于"诗人"或辞赋之士的不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生态转型后,民间文艺创作呈现了全面的"不适应症"。为了克服这些"不适应症",寻求一条与当代文化生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近三十余年来民间文艺在创作上进行了种种探索和尝试,使民间文艺创作呈现一系列的新变,这些新变让人们看到了民间文艺创作在当代文化生态下发展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1.
柳红玲 《青年论坛》2010,(1):130-132
乔羽歌词中洋溢着故乡之美,从乔羽的艺术学养看,乔羽歌词也体现理趣之美和人性之美。乔羽歌词中的理趣,却似话家常一般,从笔尖自然流出。乔羽作品不仅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且思想内容厚重富于哲理。而乔羽歌词的语言之美,重点体现在他的歌词不仅好听好记自然清新而且感情真挚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2.
李栋辉 《求索》2010,(10):196-198
宋人注重道统和文统,韩、柳其文在宋代的接受有着不同的接受轨迹,宋人发明了韩愈在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中的崇高地位,而反观柳宗元,由于其政治生涯中依附党人的污点,宋人对其人的政治生涯表示同情;由于宋代道学思想的浓厚,宋人对其思想进行大肆抨击;由于柳文的高超艺术成就,宋人对其文大为称赏;柳文在宋代地位的嬗变,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进程,反映了宋人文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建设富强中国的必经之路,依法治国首先应当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理性化,是自由的政治生活进程的保障,是人权的保障。任何遵守法治原则的政治共同体中,宪法解释都是一项关系万千重的问题。中国正面临司法改革的转折点,宪法的解释是违宪审查的必经环节,构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宪法解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的背景为在政策网络视角下考察政策移植问题提供了可能,基于宏观的政策网络——治理网络的分析,政策移植的网络分析构架包括政策移植的参与主体的复合结构,政策移植的制度、组织和资源的网络设计,政策移植的协商、论辩和学习机制。然而在现实条件下,现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关键参与者"的缺失和公共精神的培育的不足等共同构成了政策移植的网络困境。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观念是某一时期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态度以及理念。宋代人的法律观念无论从普通百姓还是士大夫甚至到最高统治者都与以往不同,人们知法、讲法、用法,造就了宋代别样的法制,达到中国历史上法制的顶峰。就此现象,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是根本原因,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统治者重视、民众思想观念转变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当前,破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劳动价值论依据面临的"两难困境",避免最终导向多元论,须在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核心要义的基础上,用统一尺度规约价值来源及要素所有者的贡献、地位和收入。其中,关键是科学界定三大价值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澄明价值创造在"生产总体"环节中的支配作用;核心是基于不同劳动范畴,对各生产要素的"贡献"定性;根本途径是以劳动贡献为尺度,逐一规约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配地位、收入构成,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国有经济化解困境的战略对策──兼论所有制关系问题王琢目前,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国有企业的“债务经济”,提出种种化解国有企业“债务经济”的方策。看来,难度很大,即使解困于一时,也不能防止新的债务沉淀。可见,就债务问题解决债务问题,治标固然不易,要想治本更...  相似文献   

19.
《时代潮》2001,(13)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从成立至今已走过了80年的路程,其间走过一些弯路,受到一些挫折,但每次风浪过后,总会以新的面貌,赢得全国人民新的、更高的敬仰。究其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不管在何种磨难中都保持着高尚的本质——党魂。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努力拼搏的巨大动  相似文献   

20.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但其理论上存在局限,如对"共识"缺乏严密的界定和标准、具有保守主义倾向、在多元文化共存问题上缺乏创见、忽视了女性。而在实践中,可能导致多数的危险、极权主义的威胁、"小群体"和"搭便车"问题。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存在分歧,但近年来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