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丁以升先生商榷张光博我记得鲁迅讲过,有些年轻人为了出名,首先对名人发难,当他得到名人的回敬后,他也就出了名。丁以升先生在《法学》1996年第6期《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文中对准的4个人,别人是否名人我不知道,有名可能也不大,至少我和李冬梅是...  相似文献   

2.
陆其国 《检察风云》2014,(22):68-70
他与书法结缘源于旁观 本文副标题中《二十世纪名人书法大成》(以下简称《名人书法大成》),所折射的,除了书法,更有其他。这部典雅斑斓、信息纷呈的《名人书法大成》,从萌念选编到1996年3月问世,再至今天出版第三版增订本,历时已有20多年。其中经过编选者不断修订增补,并改进装帧制作,2014年1月新鲜出炉的最新版精装《名人书法大成》,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最新版的《名人书法大成》书封和书套上均标有“特别版”字样,其“特别”处即在这一版本不仅加上中英文对照,而且每位作者简介前均配有小照,读者可见字见人,由此也可见这部书精益求精的编选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3.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9,(16):36-37
幡然醒悟从爱好打鸟到义务护鸟 在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祖籍安徽的黄先银算得上是一位“名人”。不过,他这个“名人”当得并不轻松。有人把他誉为“正义的化身”,也有人骂他是疯子、神经病,甚至还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出20万元买他的人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多管闲事”,不顾一切地举报和阻止他人偷猎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4.
最近,儿子特别喜欢看名人传记,国内的、国外的,没事的时候,总喜炊翻翻.不过,时间一长,就不愿意看了,他说原来名人的成功,都是贵人相助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当曝料与道德相冲突时,底线在哪里?名人的隐私权谁来保护,保护在什么范围之内?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请教了民法专家杨立新教授。名人之隐私权《法律与生活》:在网络文章中任意暴露别人,尤其是名人的隐私或者诋毁别人,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吗?对于名人而言,他们的名誉权会不会因为他们身份的不同跟普通人有所区别?杨立新:应该区分的是,泄漏名人的隐私和诋毁名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诋毁侵害的是名誉权。对此,法律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地予以保护,诋毁普通人构成侵权,诋毁名人也构成侵权,都是侵害名誉权。但是,我国法律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名人和普通…  相似文献   

6.
《法治纵横》2011,(1):12-15
霍城县农民马忠是低保户,也是霍城县“名人”:2010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边城宝物”记录片中,他是主角;2010年7月,新疆电视台《丝路发现》栏目播出的伊犁州博物馆故事中,他再次“出镜”;把他的名字键入百度搜索,很快便有几十条的搜索结果……但这种“名人”的滋味却令他十二年来的委屈和失落变得更重。  相似文献   

7.
曾因在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狗》中扮演“铜锁”一角而一炮打响、一举成名的河北省邯郸京剧团演员王建国,不知是因为“名人”的火气太盛,还是其他什么难以说清的理由,在双方发生争执后,将对自己有栽培之恩的老师李克立用一瓶滚烫的开水,烫了个焦头烂额,造成重伤。案发当场就昏厥在地,几经抢救方才脱离了生命危险的当事人李克立,他的妻子刘桂,他的同事黄山、张三民怎么说……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曾经说过:人活存世界上,假如你想要什么,就没有什么。这叫辩证法。所以假如你真想要什么的话,就别去想它。用这句话形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再恰当不过。  相似文献   

9.
袁伟时在《名人传记》2008年第10期上著文说,杨振宁在2004年作报告时讲了一句话:“《易经》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很不利。”他说,其中一点是不讲演绎论证。《易经》归纳了很多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没有严谨的演绎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1日,美国人卡尔洛斯因心肌梗死逝世,声名显赫的《华盛顿邮报》居然在头版刊登了他的讣闻与故事,这是最重要的名人才享受的待遇.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电脑绘图、剪接等技术伪造与名人合影的照片已不是什么难事,可这也为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实施诈骗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往往抓住人们对名人的信任与崇敬的心理,来达到其骗取钱财的目的。《北京青年报》李东颖的这篇文章揭露的是天津的一位青年是怎样通过一张伪造的与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合影照片和一份中美文化交流协会的意向书,先后从50多人手中骗取了85万元人民币的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12.
西门庆的主业是什么西门庆是《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名著共有的重要角色,已经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恶霸商人的典型形象。西门庆究竟是靠什么营生发的家,《水浒传》里语焉不详。第二十四回首次介绍西门庆时,说他是个"破落户财主",在县衙前开个生药铺,"近来暴发迹",但并没有说明西门庆暴发的缘由。王婆在向潘金莲介绍西门庆时,也只是说他是生药铺铺主,  相似文献   

13.
小说《公证人》在公证界几乎无人不知,作者郝栓记在公证界几乎无人不晓。郝拴记成了公证界的名人.但有个秘密大家可能不知道,郝拴记是在《公证人》之前好多年就被副厅长刘向东专门从学校挖来让他这位学校教员出文艺作品的。  相似文献   

14.
不保护自己的著作权名人请律师、打官司,现在已是司空见惯的事:钱钟书状告出版社侵犯《国城》著作权谋冠中状告别人冒名作画侵犯名誉权;某歌星偷税漏税被查;某演员驾车违章被扣,等等。总之,名人打官司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广播、电视,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道风景线。但是也有例外,大名鼎鼎中国青年思想政治研究中心的演讲家彭清一教授,大江南北奔波12年,演讲2230余场,听他报告的人数以百万计,他演讲的录像带遍及全国各地,其中经他同意发行的极少,他的著作权屡屡被人侵犯,他却没有告过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他认为,他演讲的“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民党史稿(4)·伍秩庸博士墓表》称:“论者谓国人得为外国律师者,公为第一人。”这位伍秩庸,大名伍廷芳,乃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和奇人。说他是名人,是因为他是香港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又是清末膺命修律的两大臣之一,还先后两任清朝驻美大使;辛亥后他以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9,(2)
《中外名人诉讼奇闻》是国内第一本以文学笔调描写名人诉讼趣闻的普及性法律知识读物。该书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故事、优美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闻名中外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人物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涯中最为动人心魄的一幕——诉讼,可谓是名人“私生活”的大曝光。《中外名人诉讼奇闻》是法律工作者的参考读物,是广大读者了解法律知识的良师益友。该书由  相似文献   

17.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基础是侵权。即便《广告法》修订后将代言人明确规定为责任主体,也不意味着名人一旦代言了虚假广告,就一定承担法律责任。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是否承担法律责任,要视其主观有无过错。对于代言了虚假广告的名人其主观可适用过错推定。名人如果举证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一个正常人应该尽到的注意义务,就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董志祝算得上一个名人。他当过五年乡镇干部,十年中学教师,十年中学校长,高级讲师,1993 年9月至2003年12月,任江苏省经贸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副处级);他是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他创作散文 200余篇,出版了《彩色的飞花》、《镜花水月集》、《多彩的喷泉》等三本散文集,在当地文化圈子里颇有名气,被称为“作家校长”、“清廉校长”。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清廉校长”会在花甲之年因腐败而锒铛入狱。2005年5月17日,受贿16 万余元的董志祝被连云港市新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董志祝出的三本散文集,每一本中都有他对腐败现象的描述和评论。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将他书中的“言”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作个比较,就不难发现董志祝是个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4,(19):50-51
正在新中国的法律史记里,从多个维度都绕不过国际法大家周鲠生。他是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四位顾问之一,曾为毛泽东、周恩来讲授国际法,讲解国际条约规则;作为武汉大学校长,他曾力拒武汉大学迁校;作为新中国国际法奠基人,他同时也是划定我国  相似文献   

20.
一真善美式的人和事,与名人的瓜葛虽多,但假恶丑式的人和事与名人的瓜葛也多。原因之一便在于他是名人,接触的各种亲近与诱惑比常人多得多。为此名人应当尤需警惕。二名人之名,可以是清名、德名、才名,也可以是空名、滥名、秽名。高品位的名人既能惜名如瑜,不使染瑕,又能力求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