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化,真可谓惊心动魄,扑塑迷离,充满了戏剧性,耐人寻味.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加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节节败退、"朝不保夕"的困境;而社会主义则捷报频传,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大有行将取代资本主义之势.20世纪下半叶,一切又颠倒过来了,社会主义步入低潮,苏东九国发生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却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面对这一变化,一时间,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众说纷纭,相当混乱."社会主义不行时了,马克思主义不管用了,资本主义香起来了"的言论到处流行,"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迅速漫延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社会主义视域考察马克思的公平观可以看到,公平的实现是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也只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这一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社会主义视域考察马克思的公平观,可以看到,公平的实现是和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雇佣劳动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只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思涛 《党史文苑》2012,(18):34-38
作为俄文版《资本论》的翻译者,俄国民粹主义者只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方面的揭示,却没有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科学分析与判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被遮蔽了。俄国民粹主义者以俄国独特传统——农村村社制度为傲,认为俄国由于其特殊性能够摆脱传统所累,绕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不是如民粹主义者所言,是阻碍社会主义到来的幽灵,相反是社会主义创造性的而非破坏性的历史前提。二者在资本主义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其身后折射出的是不同世界观的理论指导。研究列宁对民粹派资本主义观的批判,不仅具有浓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客观地观察和思考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的状况,我们应当承认,这一运动在某些主要民族和国家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曲折。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是被削弱了。但是,从本质上,从长远来说,这未必全然是坏事。曲折可以锻炼人民,人民会从暂时的挫折中吸取教训,更好地重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伟大事业。一看到曲折就惊慌失措,一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在某些国家暂时丢失一点局部阵地就断言社会主义失败了,绝非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经过了好几个世纪,其间曾发生过多次封建王朝的复辟。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也决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建立和发展时,某种暂时的复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社会主义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提供了基础。这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是如此,在基本内容和体系上亦是如此。以往一些人只把《资本论》看作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又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在研究《资本论》时,根本不去考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更不可能从中看到它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把它放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和环境下进行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只是商品经济的一种特殊形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全面考量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产生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一个东方社会主义大国高高举起,引导着12亿人民满怀信心地向更加美好的21世纪胜利迈进。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转机和新的希望。这一宏伟历史图景的展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自身成长、演化以及同资本主义共处、较量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当代现实对传统的经济危机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运动内在矛盾外化的特殊现象形态,只要具备条件则可多种形式地发生.20世纪以来,既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出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不仅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也出现了生产短缺的经济危机.特别发人深思的是,自从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危机成为世界性危机以来,经济危机不但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反而在每次资本主义大危机后10年左右都会催生出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进而推动资本主义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应该深刻反省自身的理论和策略,做好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要坚定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必须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切实搞清楚在不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及重要作用和影响;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展是由一个不完全到完全、不充分到充分、相对到绝对的历史渐进过程;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切实搞清楚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我们应当正确汲取的根本教训,进而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以及希望所在;切实搞清楚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信社会制度本质,基本矛盾及必然灭亡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坚定持久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