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欧首脑会晤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4月在伦敦举行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来,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演变。中欧首脑会晤机制见证了中欧关系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并不断确认和规划了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从而成为中欧关系发展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回顾和分析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发展及其对中欧关系基本定位的重要含义,对促进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更有效运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戴炳然 《外交评论》2010,27(1):63-77
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低谷和困难时期。以一种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的视野来分析中欧关系的现状,可以认定中欧关系的基础并未根本改变,正视当前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战略,中欧关系依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欧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矛盾与摩擦亦空前突出,这是当前中欧关系的主要特征。由于近年来欧盟微调对华政策,使矛盾与摩擦的一面凸显,中欧关系进入了一个大的调适和转型期。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有着复杂背景,其深层原因在于对"中国模式"及其影响的疑虑加深。虽然这种调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但中欧加强战略借重、双方关系总体势头良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今后双方要学会在复杂关系中共处,在磨合中继续携手前行。  相似文献   

4.
丁一凡 《外交评论》2010,27(6):11-18
中欧关系的走向最近似乎多了一些不确定性,中国向欧洲频频示好,欧洲国家却不"买账",欧盟似乎在"考验"中国的耐心。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双方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以及欧洲人的"中国观"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欧盟国家内部的不团结,以及欧盟国家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与倾向,使未来中欧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增加,中国有可能成为"替罪羊"。未来的中欧关系可能更多地向中国与欧盟某些成员国加强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并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5.
金玲 《外交评论》2022,(4):28-51
在国际权势转移背景下,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秩序面临重塑。欧洲一体化和欧盟长期赖以发挥的自由主义秩序和国际框架面临结构性挑战,地缘政治冲突暴露了欧盟力量模式的脆弱性,欧盟对外战略加速转型。在实现战略自主和维护欧洲主权的战略目标下,欧盟对外战略表现出显著的地缘战略转向,其长期坚持和推动的全球化立场正日益被选择性全球化所取代,价值观被纳入地缘战略框架并完成全域链接,成为欧盟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领域。欧盟对外战略转型将深刻改变中欧关系的基本逻辑,不仅决定中欧关系未来的竞合甚或冲突,还将深刻影响格局重塑和秩序重构的进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但一些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消极因素也在不断涌现,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对这种差异性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大局,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细致、全方位的对欧战略。  相似文献   

7.
如何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年中欧关系是绘制蓝图和确立目标时期,目前中欧关系已进入勇于解决问题和实现雄心壮志的阶段。双方应抓住谈判签署新的合作协定的机会,将战略伙伴关系定义为“贸易战略伙伴 全球负责任伙伴”。这是介于普通的合作伙伴和军事结盟之间、基于二者间的合作对于双方本身以及全球问题均具有战略影响的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在与欧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时要把握欧洲的特殊性,认识到欧盟是一个特殊和复杂的国际行为体,并对其内部的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解决武器禁售问题需要外交技巧,中国应主动与欧盟一道共同影响和改变美国的态度。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解决则有赖于中欧经贸关系大背景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欧关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地缘和历史的相互信任、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以及共享的多边主义理念,中国和欧盟在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随着近期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更迭,以及欧盟自身一体化道路的一波三折,中欧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欧盟对整体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对华立场和观念的调整。因此,如何正确评估当前中欧关系变化的现状和影响,是我国制定对欧政策、发展中欧长期伙伴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董礼胜 《外交评论》2011,28(5):72-85
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人看欧盟"的调查结果,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中国学者对中欧关系的认知状况,同时结合国际政治心理学中认知学派的视角,主要分析了影响中国学者判断当前中欧关系友好程度的因素,为更好地理解学者的态度形成和改变提供初步依据。研究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上年的年收入水平后,中国学者的个人对欧盟印象、首选的最重要信息源、最重要信息源关于欧盟的信息是否正面、是否参与过中欧学术交流或合作、研究或教学领域是否与研究欧盟或欧洲相关、是否去过欧盟国家等因素均能显著影响其对中欧友好程度的评价,也正是这些因素反映了学者在认知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认知环境。另外,学者的专业水平(包括对欧盟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或对欧盟了解程度的自评)并没有造成群体内部在中欧关系友好程度评价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美欧明确表示,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的原则和规则将是重构全球经贸规则的基准,因而TTIP具有深远的地缘战略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体系内权力关系、国际贸易分工地位及价值观三个方面。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大国高度相互依存关系已成为国际体系演变的结构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TTIP的排他性。欧盟是国际经贸规则的改变者,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海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TTIP谈判和国际经贸规则变动将考验中欧关系的发展,中国将面临欧盟更强的规制压力和对等竞争挑战。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下,中国应主动加强对欧外交,升级中欧经贸合作,了解、适应和参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定。TTIP谈判对中国以及中欧关系既意味着严峻挑战,也蕴含着重要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初 ,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和挑战明显增多 ,其缘由在于中国的崛起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与秩序的构建带来巨大影响。中国面临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考虑外交战略的应对措施。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 ,我们应树立新型的国家安全观。要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努力将全球化提出的挑战转化为机遇。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国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对美战略思想 ,发展合作 ,不搞对抗。在对外交往中 ,要彻底摈弃冷战思维 ,坚持不称霸、不结盟、不当头和不对抗的策略思想 ,在国际事务中争取较大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危机一缓和一发展是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运行的基本规律 ,中美之间综合国力对比悬殊及美国的称霸战略和冷战思维 ,是美国在对华关系上不断制造麻烦、危机的根源 ,中美两国利益上共同点大于分歧点 ,决定了两国关系冲突而不对抗 ,危机而不破裂。  相似文献   

13.
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举步维艰,使各国对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建设更加重视。新近,区域和双边贸易安排也已成为中国促进贸易发展的新平台,中国正着力构建自身的自贸区世界版图。在区域自由化进程中,一方面中国积极开展与亚太国家的自贸区谈判;另一方面,中国并没有忽视与欧洲国家的经贸联系。2013年《中国-冰岛自贸区协定》、《中国-瑞士自贸区协定》相继签署。基于对上述自贸区协定的考察,不难发现中国自贸区建设正呈现出关注海外投资企业、注重协定实际效果、友好解决贸易摩擦、不断推进新领域的开放和合作等特征。中国在欧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助于保护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深化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交往;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的话语权,防止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和美国的战略关系中,北约是非常重要的纽带.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坚持强化北约,目的在于继续控制欧洲.欧洲人一直希望在本区域的防务和军事一体化问题上加强合作,建立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在科索沃战争的"催化"作用下,欧洲在共同防务和军事一体化领域迅速达成一致,并进入实施具体规划的阶段.这对欧美关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欧洲人希望摆脱美国 的监护,已经付诸于行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世界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增长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日本和欧盟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体,总体增长情况良好,继续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巴西(BR IC,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力量。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竞合格局有了新的特点。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将有一定程度的放缓,但总体上依然是"谨慎的乐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出现的世界重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的发展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得到了加速。这种重心的转移表现在世界生产、金融格局、全球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再分配乃至文明的转换上。主要原因是新自由主义主导下金融资本的病变和畸形发展,以及狂热的借贷消费的生存方式。由世界重心东移所直接产生的全球力量对比的改变,主要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之间力量对比的改变,资本主义美国同社会主义中国之间力量对比的改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等"逆向"举措,去扭转世界重心转移和全球力量对比改变的大趋势的企图,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7.
董漫远 《外交评论》2007,3(5):43-49
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长久以来,中外学术界对生产力要素、规律和作用的研究从未间断。其中,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它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发现,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力附加要素增多且日趋复杂。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努力使之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较为先进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探索了先进生产力的要素构成,以及它的实现条件。这种探索基于中国人民创造自己历史的伟大实践,并对探索成果加以印证,包括印证"外交也是生产力"。中国外交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基本散去 ,美英联军取得了军事上的成功 ,但伊拉克危机远未结束。各国应对伊拉克危机的态度各一。中国从“9·11”后的国际政治现实出发 ,高举维护世界和平和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旗帜 ,在联合国框架内充分发挥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独特作用 ,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 ,努力推进国际政治多元化 ,同时又谋求维护自身的最大利益 ,发展对美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就呈现出震荡不稳的特征。在宏观上,2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定位经历了从"非敌非友关系"、"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利益攸关方"到"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的变化;在微观上,中美关系忽好忽坏,容易受意外事件的影响。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影响所及,不仅关乎两国双边层面,而且具有世界性。鉴于此,阎学通先生在《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一文中分析了中美关系不稳定的原因,为冷战后中美关系的不稳定性提供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中东问题已不仅是个地区性问题,还关系到国际体系的转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等全球性问题。布什总统2007年1月提出了关于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战略”,内容包含了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个层面,但短期内难以奏效。“新战略”的实施主要受美国国内政治走向、巴以问题、黎巴嫩局势、伊朗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俄、欧、中、日等大国(集团)与美国关系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