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他们是挖掘和宣传雷锋事迹的"第一人";退休后,他们自发成立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满怀激情地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以对历史、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他们就是平均已80岁高龄的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老干部雷锋精神学习宣传小组的15名老军人、老党员。  相似文献   

2.
在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居住着一群与雷锋有着不解情缘的人。在这特殊的群体中,许多人在宣传雷锋上堪称历史第一。可以说,雷锋这个共和国的英模,之所以成为40年不陨的巨星,除了他自身的人格精神和特殊魅力外,还因为有这么一批传播雷锋精神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导读     
《湘潮》2003,(2)
三月的春雨,诉说着英模的先进事迹;三月的春风,追赶着英模的永恒步伐;三月的春光,展现着英模的风采与魅力……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3月11日,是为民书记郑培民去世一周年。雷锋、郑培民,他们是千千万万共和国英雄模范中的典型。我们感怀英模的风范,我们敬仰英模的崇高。这一期的本刊策划就是聚焦英模。在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有一群“活雷锋”。他们是雷锋的战友,与雷锋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们写雷锋、演雷锋、说雷锋、唱雷锋、舞雷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宣传雷锋。…  相似文献   

4.
雷锋相册     
张峻,拍摄报道雷锋的第一人。他不仅用镜头拍摄了大量雷锋生前的照片,而且,还把拍摄和搜集的6000多张与雷锋有关的照片资料,自费印了15万张图片无偿赠送,并到全国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宣传雷锋精神。编者  相似文献   

5.
程世刚 《党史博览》2007,(12):52-54
雷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的事迹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与他牺牲前后对他的宣传工作密不可分:1963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分别为他题词,赞扬他的崇高精神;《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曾广为传唱;有关雷锋题材的电影、话剧、歌剧、相声、快板等文艺作品风行一时;《雷锋日记》和  相似文献   

6.
1960年,正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任宣传助理兼摄影报道员的张峻,受部队指令,前往驻抚顺某部工程兵团采访一位爱做好事的小战士——雷锋。 9月的一个星期天,张峻第一次见到了雷锋。那天,在院子里见到雷锋。雷锋像有什么事但又羞于出口的样子,张峻就主动问他。雷锋鼓足了勇气说:“张助理员,你能给我照张相吗?我当兵这么长时间了,还没照张穿军装背着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标准像哩!” 张峻忽然觉得雷锋这个人很单纯,很有意思,于是就同意了。这是张峻第一次为雷锋拍照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没有雷锋的年代,那位名叫雷锋的人已经离开我们足有50年了。这是一个有"雷锋"的时代,许多不叫雷锋的人做着与雷锋一样的事。不是只有在那个纯真的年代,才会存在犹如雷锋这样的热血青年。在当今这个如此绚烂的时代,"雷锋"依旧很多。50年了,雷锋没有远去,他,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他只是随手捡起了一块纸屑;或许,他只是搀扶  相似文献   

8.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2,(15):32-40
季增是雷锋入伍后第一个给他拍照的人,是与雷锋接触最多最近、给雷锋拍照片最多的摄影师。雷锋从入伍到牺牲的953天里,季增平均每四天就给他拍摄一张照片,共拍摄了250多幅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而生动,广为传播,成就了中国人像摄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忠实地记录了雷锋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9.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谁是雷锋的榜样呢?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当革命‘螺丝钉’.”刘思乐,何许人也?他为啥有“螺丝钉”称号呢?1999年7月29日,在河南省孟州市,笔者采访了当年在沈阳军区和雷锋齐名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现为孟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离休干部——刘思乐.老刘今年60岁,中等个儿.短平头,他虽两鬓染霜,但面溢红光,精神颇好.西安电影制片厂去年拍摄10集电视剧《我们的雷锋》时,特邀他参加第8集的拍摄.  相似文献   

10.
1963年2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相继报道了雷锋的事迹。毛泽东主席仔细阅读以后,激动地踱着步子,他深情地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我也要向雷锋学习。”毛泽东主席对雷锋的重视,马上就引起罗瑞卿和中央军委的重视。总政起草了《关于号召全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的通知》。《中国青年》杂志为了把宣传雷锋搞得更集中一些,更有深度、更有声势,决定出一期学雷锋专辑,请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题词。大约在2月中旬,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请求题词的信,派人送到中南海西门传达室,过了两天,他们向毛主席办公室的同志打电话询问,回答说主席还没有什么表示;又过了两天,再打电话,办公室同志告  相似文献   

11.
孟红 《党史文苑》2014,(5):28-34
正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的活动。直至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雷锋精神仍然在中华大地上被提倡和盛行着。那么,雷锋是怎么被树为典型的?谁是最早宣传雷锋的人?这些在当年并不算什么新闻,而今天道来却是十分珍贵。陈广生:中国第一个写雷锋事迹和宣传雷锋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2.
刘文韬  冯静  武淳 《党建》2012,(4):23-26
为什么雷锋能让我们常含热泪?有那么一群人,50多年前,他们曾走近雷锋,相遇的那一刻,他们便成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整整50年,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宣传雷锋精神,给这个社会增添温度。这种温度,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也温暖着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十个“第一”(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12月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热情赞颂十月革命。(2)在中国第一个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杨匏安。他在1919年11月发表了《马克...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党建》2021,(5):64-65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创作于1963年的歌曲,歌颂的便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望城人.1940年,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不幸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积极参加了儿童团,思想愈发进步;与此同时,在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下,他的革命信念也愈发坚定.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05,(14)
1.中国第一个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李大钊。2.中国第一个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主张的人是李汉俊。3.中国第一个筹备建党的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4.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5.中国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是缪伯英。她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6.1920年10月,中国  相似文献   

16.
雷锋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说起他的伟大,人们总会与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等字眼相联系;而对于他平凡,特别是他作为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人们就不一定了解了。让我们感受一下他鲜为人知的方面吧。 两大爱好 宣传中的雷锋,律己有加,显得十分严肃。其  相似文献   

17.
《军队党的生活》2012,(5):74-75
我在总政朝阳干休所副所长、所长岗位上干了9年,前不久,被任命为总政玉泉路老干部服务管理局副局长。这些年来,我坚持立足岗位学雷锋,尽己所能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给予他们春天般的温暖,赢得了老干部的信赖和赞誉。我先后被总政表彰为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次荣立三等功。任所长期间,干休所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干休所,探索肋“分级医疗护理”等做法在总政老干部系统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雷锋,这个全国人民熟悉的名字,是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精神楷模之一。从毛泽东1963年3月5日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起,雷锋的感人事迹就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他的高尚精神和伟大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鲜为人知的是,雷锋典型的挖掘、雷锋精神的宣传却同一位开国将领密不可分,那就是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的吕清。吕清(1915—2010),河南光山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5年加入  相似文献   

19.
雷锋1960年1月8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8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在战争年代,火线入党算不上新闻.但在和平时期,一个入伍仅10个月的新兵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属凤毛麟角.日前,笔者在沈阳军区司令部某干休所采访了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诗人贺敬之在长诗《雷锋之歌》中深情地写道:“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60年过去,中国人的心窝里依然住着一个雷锋。在他牺牲的纪念日,抑或每个普通的日子,总有人走进雷锋纪念馆,再次聆听、追寻他的故事。而在有些人心中,“雷锋”这两个字是如此深沉,关于雷锋的记忆更是刻骨铭心。因为雷锋曾经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他们的人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