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颂扬 《法制博览》2023,(9):160-162
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职业打假人”已然存在近30年时间。“职业打假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经营商,维护了消费者群体的公共利益。但“职业打假人”游走于法律边缘,并不是真正受法律保护的“消费者”,稍有不慎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该文通过分析消费者相关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各地法院典型判例,客观阐述“职业打假人”目前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世界两大主要法系.两大法系因出于不同的背景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法律内容和法律形式.传统的英美法系,"判例法"占主导地位.现在,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交流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两大法系渐渐相互融合并产生了趋同现象.近几十年来,英美法系国家制定了大量成文法以作为对"判例法"的补充,"判例法"也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日趋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苒 《法制博览》2022,(10):143-145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已适用了二十多年,但"知假买假"是否可以适用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争议.通过分析重庆地区2020年度相关案例,知假买假的购买人往往难以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消费者;在食品药品方面,知假买假可适用惩罚性赔偿已成为共识.但在法律诉讼中产品质量危害的举证责任、消费者受到欺诈的客观性等方面,仍存在有待明确或落...  相似文献   

4.
目前,倘若原告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原告必须先确认法院的受案范围,据此才能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总而言之,这是原告对自身诉讼权利的处分.可是在司法实务中,法律职业者通常将"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和"明确诉讼请求"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相混淆,且模糊处理.这无疑会损害到诉讼当事人的相关利益,甚至可能导致司法不公的现象.本文将以举证...  相似文献   

5.
王雨 《法制博览》2013,(1):227-228
股东代表诉讼是公司赋予股东的一种权利,也就是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的权利。股东代表诉讼最早起源于英国判例法"福斯诉哈博特尔"英美法系国家通过判例确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对大陆法系影响深远,并被大陆法系所吸收。  相似文献   

6.
刘航 《法制博览》2022,(6):76-78
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任意一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都会影响到双方的切身利益,对双方带来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损失.我国现行关于劳动合同当事人行使解除权相关规定尚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同一问题出现不同看法,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相反判例.也因此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出现纠纷时常常因法律规定不健全而钻了法律的空子.本文立足于司...  相似文献   

7.
罗琼 《法制博览》2023,(26):39-4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法治防线。2023年是自2013年《民事诉讼法》立法确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第十年,回顾过去十年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以司法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司法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更顺畅,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法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需要积极关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变化,不断扩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作用,形成以检察机关为主要力量的环境民事公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黎波 《法制博览》2015,(6):261+260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涉及专门性问题的民事案件日益增多,所以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越来越依赖鉴定人出具的鉴定意见,诉讼双方对鉴定意见的争议往往成为案件审理的关键。2012年修改后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明确了鉴定人出庭制度及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但这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部分当事人随意启动鉴定人出庭程序,人为制造诉讼障碍,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效率,或者当事人对权利行使不规范,如拒付、少付鉴定人出庭费用等。  相似文献   

9.
陈浩然 《法制博览》2022,(10):32-3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商品交易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对生活消费需求日益增多,但监管的不完善使得商品质量问题愈发严重,近年来更是兴起了知假买假以此索赔为职业的知假买假热潮.知假买假以此索赔的行为是否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是当下法学界热点讨论的话题,有学者提出反对的观点,因为职业打假人的买假...  相似文献   

10.
被执行人进入破产程序后,执行异议之诉是否应当继续审理的问题,由于现行法律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甚至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也存在不同的理解与处理模式.法律规定的空白、司法实践的不一致,造成了诉讼参与者某种程度上"无所适从",也导致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没有通过法律途径救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郑淦元 《法制博览》2015,(4):198+185
公民诉讼起源于美国,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接近四十年,美国的公民诉讼判例对该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该制度对于环境法律的全面实施,公民积极参见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深入理解美国公民诉讼制度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国外的环境公益诉讼及对我国公益诉讼的改善都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从法律规定、证据法理论、诉讼作用三个层面区别于刑事证据的"定案依据",宜将其定位于"处遇参考";社会调查报告在少年司法中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与广泛的诉讼作用,不仅决定了专业性、客观性、规范性是其内在要求,同时也为调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中西部地区在专业社工组织刚刚起步、司法社工力量不足的条件下,积极引入公益组织的力量,构建委托公益律师开展社会调查机制,不仅具有法律与法理依据,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其中,落实完善履职保障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为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保证和落实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1],避免外界非法干涉检察权的行使,而在检察院内部系统内和外部建立的制度体系.检察官是法律的捍卫...  相似文献   

14.
范冬  李俊 《法制博览》2015,(4):160+159
当下,虚假诉讼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侵害了诉讼当事人以外第三人的利益,更损害了司法权威,浪费了司法资源,是对法治原则的严重亵渎,因此,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黄桐川 《法制博览》2024,(6):115-117
股东代表诉讼是一种关键的法律机制,根据2018年第四次修正的《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允许公司股东通过代表诉讼来保护其权益。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即“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法律允许对这一程序进行豁免。但司法实践当中除了前述情况,还包括了“没有监事会”和“当公司监事以及除原告以外的其他董事会成员皆为被告的特殊情况下”等特殊情况。所以在中国,股东代表诉讼豁免制度一直备受争议而且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它牵涉到复杂的法律和实际问题。本文将探讨股东代表诉讼豁免的司法实践,并对于公司如何合规管理股东代表诉讼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江 《法制博览》2022,(2):54-56
深入研究"《民法典》时代"下,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能够为司法实践提供更多依据.基于此,本文从"《民法典》时代"环境侵权责任确立目的 展开论述,从概念角度、过程角度、具体条文角度、多元归责角度、侵权因果关系角度、生态环境修复角度这几个角度,研究了"《民法典》时代"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希望能够为"《民法典》时代"下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以当事人或证人的身份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因身份的不同也承担不同的责任,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则。相对而言,未成年当事人参与诉讼有较为完备的法律规则保障。而在诉讼证据规则方面则不同,未成年人作证没有得到同其作为诉讼当事人一样的司法特别保护。文章结合民事诉讼实务,以未成年人司法特殊保护为主线,比照未成年人以当事人身份在诉讼活动中的保护规则,探讨涉少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非常重视对少年进行司法保护,并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1970年正式实施的"少年事件处理法"是台湾地区的少年司法保护制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该法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对涉及少年各方面的司法保护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为了达到全方面预防少年事件及虞犯,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台湾地区相关部门还陆续出台了若干辅助性法律法规,这些共同构成了台湾地区少年司法保护制度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9.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激励纠纷频发,但涉及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范较少,本文选取有限责任公司实股激励中典型的对股东自益权的限制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司法实践中的不同判例,认为可对股权激励协议先进行劳动法视域下的考察,排除公司对激励对象单方面限制的不公平条款,再以合同法进行规制。在对股权激励自益权的限制中,以尊重当事人契约自由为原则,突破合同约定为例外。  相似文献   

20.
曹红坤  黄毅光  舒畅  张羚 《法制博览》2013,(5):121-122,120
随着我国社会法治的不断深入,人们通过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意识得到很大提升,但恶意诉讼这种负面的法律现象也开始涌现。恶意诉讼是诉讼当事人滥用诉权,损害对方当事人、第三方的合法利益的行为,违背法律要求和公序良俗。恶意诉讼严重的破坏社会秩序和安定性,造成国家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给当事人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伤害。基于我国司法还不够完善的现状,我们可以就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恶意诉讼规制的优秀成果进行研究学习和借鉴,从完善立法和道德建设等方面针对恶意诉讼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