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观察报》近日刊登对经济学家杨小凯、林毅夫的专访说,后发国家不仅有后发优势,还有后发劣势——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而模仿  相似文献   

2.
应重视后发优势的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发生逆转而变成后发劣势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当前我国也出现了后发优势发生逆转的一些苗头,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陈国富 《湖湘论坛》2009,22(2):89-91
“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理论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镜像而对后发国家发展态势的探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后发国家“后发优势”的实践呈现,而制度变迁与人文诉求既体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与和谐性的吁求。又是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新拐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再次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性质。如何尽快地使后发国家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同时又要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矛盾与问题的产生,是当前的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具有“后发优势”,但也存在“后发劣势”。人口问题、就业压力、腐败现象、社会治安、地下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对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政治发展提出了崭新课题,即必须加快政治文明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在向先发国家追赶的过程中,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战略地位、资源禀赋、发展理论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东亚、拉美和非洲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相似文献   

6.
":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理论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镜像而对后发国家发展态势的探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后发国家"后发优势"的实践呈现,而制度变迁与人文诉求既体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与和谐性的吁求,又是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新拐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再次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性质。如何尽快地使后发国家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同时又要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矛盾与问题的产生,是当前的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外资的大量流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自己的制造业基地转移至中国。尽管中国具有建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潜力和能力,但目前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中国所拥有的人力成本、市场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变迁潜力等后发优势中,同时伴生着后发劣势,构成了中国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最大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后发劣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并及时克服。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叙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后发优势的可能性,并提出发挥后发优势、摆脱后发劣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思想史角度来看,马克思对后发优势的理论贡献应该得到肯定。在马克思晚年著述中蕴含着比较丰富的后发优势思想,他不仅从民族交往及其发展等角度探讨了后发优势形成的历史条件,而且论及了后发优势的多维性、潜在性及其与后发劣势的并存性。马克思的有关思想,为我们全面理解后发优势的内涵、有效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提供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仅靠比较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和发挥后发优势,同时克服观念落后等后发劣势,进行体制创新,才能实现对东部的赶超。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后发优势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瑛  郭熙保 《求索》2007,(10):1-3
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格局中,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受到价值链治理的影响,使发展中国家在执行比较优势战略中,面临严重的“比较优势陷阱”。本文以后发优势为视角,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获得的各种后发优势,揭示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追赶机理。相比比较优势战略,后发优势视角为落后国家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张力之间寻求自主发展和突破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适应全球价值链治理环境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轨时期"民工"问题的特殊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我国"民工"的特殊性 所谓"民工"问题,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加速时期,伴随产业结构的工业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相应发生的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转移的问题.所有的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这一问题,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也都面临着这一问题.而我国现阶段,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处于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轨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落后和潜力是后发地区的共性,实现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共同的课题。在当今我国加入WTO,世界制造业迅速向我国转移的背景下.“深激活”、“巧嫁接”、“重落实”三管齐下是后发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后发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综观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一般路径和特殊过程并存,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交错,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伴生.这种现代化进程中的时空交错,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可能路径,也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缩短或超越某些阶段的可能性.当代中国的政治转型,既要矫正以工具理性为支撑的现代性思潮的缺陷,又要防止以对价值理性的尊崇为特征的后现代性思潮的过度张扬,要在现代性一后现代性时空交错中构建“新型政治现代性”,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5.
始于世纪之交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它对南南合作的发展方式和合作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第四次工业化浪潮下,南南合作面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缓慢、技术进步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及国际贸易、物流数字化和具有数字技能的合格劳动力短缺的新挑战。为此,南南合作应以传统工业与数字经济融合为基础,发挥后发优势,运用数字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完善已有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领域,不断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服务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夏庆杰 《求索》2022,(2):100-107
从18世纪以来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今天的世界依然处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喀布尔时刻”的出现意味着再强大的国家也很难征服组织起来的弱小民族和国家;中国经济奇迹提供了具有普遍价值的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规律。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处于贫困状态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摆脱贫困、拥有较为先进的国家基础设施,这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应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邢志海 《创造》2001,(2):14-15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后发优势与信息化发展   何谓“后发优势” ?目前人们还不清楚,还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五中全会建议中应用了“后发优势”理论,这是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的。   “后发优势”理论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史人之一——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帅重庆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认真反思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得失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以实现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人口大国,对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关注。党的...  相似文献   

19.
内源型和外源型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道路,由于启动现代化的时间维度和现实条件的差异,外源型现代化的国家也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并形成了后发优势理论,以此理论作支柱,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不同模式的发展战略.随着中国从起飞阶段向技术成熟推进阶段迈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压力和制约提前到来,国家干预模式面临着变革,科学技术的自主原始创新能力需要提升,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体制亟待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论后发地区的产业选择——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熙保  韩纪江 《求索》2012,(4):5-7,40
优化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后发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为后发地区的产业选择指明了方向,主导产业带动理论则提出了明确的路径。后发地区应扬长避短,利用后发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超前规划主导产业和进行产业定位。广西西江经济带正面临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当前其支柱产业多集中于资源开发行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应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搞好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