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实》1980,(Z2)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必然胜利?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按照人类社会自身运动的规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1,(14)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木 《前线》1983,(11)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生产社会化必然要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2.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由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时,坚定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以来,社会主义思潮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全世界各国人民或迟或早都要循着这个规律走一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最大的理论难题所作的回答;是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列宁、毛泽东对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所作的揭示之后,在总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所作的揭示。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有一段很精彩的话,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  相似文献   

8.
王宪章 《奋斗》2014,(12):56-5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一、《资本论》的写作背景1.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非决定论通过否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进而否定“两个必然”,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辩证历史决定论肯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同时强调历史发展规律的特殊性。用辩证历史决定论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进程,必然进一步肯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这篇重要谈话中,以一个老一代革命家的身份,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上,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的沧桑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前进中的严重挫折,作出了冷静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首先,他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正确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个严重挫折,但这种挫折的出现既不能掩盖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是根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地、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过程,从总体上、本质上及其发展的总趋势、总方向上提出来的。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已经不完全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和设想,而是已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历史所证实。在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代  相似文献   

12.
“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赵鸿基,徐艳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它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作为新生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优越性,但它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据邓小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黄殷殷 《世纪桥》2014,(8):42-44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个代替的期限,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中释放出了新的社会因素,新的经济制度要素。与此同时,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存在的社会主义因素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即什么是社会主义作过科学的预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思想包括: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未来新社会的本质等。马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不会变,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根据这个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加以分析之后,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然后在这些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先进国家的帮助下,某些落后的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曲折而又复杂的。事实上,不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了革命,而是一系列经济较落  相似文献   

17.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章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分析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指出社会主义虽然在一些国家遭到挫折和失败,且资本主义由于某些原因还有所发展,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列宁、毛泽东在俄国、中国这两个大国把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形成强大的阵营和资本主义世界抗衡。但是,当代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唯物史观遇到了严重挑战。在历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