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海南在管辖面积上是绝对的海洋大省,管辖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却为何未能成为海洋文化强省?虽有努力,但仍不足海南新兴文化的典型代表就是海洋文化,它不仅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海洋生产生活习俗、海洋信仰和海洋文学艺术,还包括海洋旅游文化、海洋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2.
陈智勇 《新东方》2009,(5):28-3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和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别于其他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性的特色文化形态。它是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型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俞爱玲 《新东方》2014,(1):34-3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访谈,发现海南在传统节庆祭祀、渔民生产生活和传统舞蹈中有丰富而独特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遗产;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空间较大,但目前存在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创新不够、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途径,旨在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增强旅游文化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4,(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访谈,发现海南在传统节庆祭祀、渔民生产生活和传统舞蹈中有丰富而独特的海洋民俗体育文化遗产;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空间较大,但目前存在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创新不够、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途径,旨在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增强旅游文化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5,(5)
海洋观念是人类对海洋本质属性及自身与海洋关系的一种理性认识,以丘濬、钟芳、唐胄为代表的明代海南士大夫在海洋经济、海洋科学、海防、海洋文化等方面皆有建树,海洋观念的探讨有利于丰富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促进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海南的文化自信心和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正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黎苗文化、鲜明的生态文化、浓郁的海洋文化、多彩的宗教文化……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别展示着海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有立足海南文化的根,把握海南文化的魂,才能沿着海南文化的脉络对未来文化走向做出合理的评判。  相似文献   

7.
辽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是海洋文化建设的基石,海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当前迫切需要对辽宁海洋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顶层设计、研究宣传、成果转化、技术手段、人才工作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对开展好辽宁海洋文化建设、把辽宁建设成海洋强省提供可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角度,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明确海洋发展战略,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整体提升海洋经济,树立"开放、包容、顽强、绿色"八个字的海洋发展理念.于此同时,大力促进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实现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实现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马雁军 《今日海南》2016,(12):56-58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黎苗文化、鲜明的生态文化、浓郁的海洋文化、现代的时尚文化……如此多彩绚烂的文化,一股脑集聚、绽放在海南这样一个"兹有奇绝冠平生"的美丽之岛,不仅展示着海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为海南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9,(3)
海南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海南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250亿元,预计到2022年,海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30%。尽管如此,海南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却远远落后于广东、山东、福建、浙江等全国其他主要沿海省份。为此,海南需要借鉴国内外发展海洋经济经验,从着力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建设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重点壮大海洋油气,加速推进深海科学技术研究等为突破口,把握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契机,着力提高海南海洋产业总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4,(1)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本 《新东方》2014,(1):25-29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海洋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又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第一个建立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沿海省,海洋在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视察海南,对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目前,海南的海洋经济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通过推动区域海洋合作,撬动政策杠杆,借船出海,  相似文献   

14.
周傲霜 《今日海南》2009,(12):10-11
海南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特区省,仅海南岛海岸线就长达1600多公里,沙滩优质,海湾资源丰富,此外还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诸多南海岛屿,发展热带滨海旅游可谓得天独厚。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热带滨海旅游产品,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20,(2)
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是海南自贸港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主要内容之一,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环节。海南是海洋资源大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海南应克服挑战,结合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做好海洋经济顶层规划,着力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注重提升海洋产业国际合作的技术转移,将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优势,为打造海洋强省进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具有中国特色、表达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诉求的海洋文化,业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认为,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海洋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此,深入挖掘唐宋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基因,考察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洋文化的方式与途径,对于探究中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优化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理念,缩小与世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乃至将我国建设成为21世纪世界海洋强国,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宋伟 《人民论坛》2023,(20):30-35
海洋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相对容易发展出所谓的“海洋文化”——冒险、重视商业、开放包容等精神,并推动了海上贸易、对外殖民和海上争霸等海洋文明的出现。但传统的海洋文明是海上贸易、殖民统治和大国争霸的混合体,其中包含的开放、进取、冒险、智慧,在一些条件下可能走向极端,变成排他、扩张、侵略和狡诈,尤其是在国际关系动荡不安时,“进取”的海洋强国很可能就会走上弱肉强食、国强必霸的道路。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海洋文化的积极因素,也要警惕海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姜影 《新东方》2006,(10):53-55
海南——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最大的海洋省,是黎族集居最多的地方。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黎族通过辛勤的劳作,创造出自己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为海南的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族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笔者从音乐文化生存、发展、保护的角度入手,就海南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发对当地各少数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在台湾"海洋文化"讨论热潮的背后,掀起了一股文化分裂的暗流。一些人声称台湾文化的本质是海洋文化,同时将中国文化定性为大陆文化,否定中国海洋文化的存在,企图以此割断两岸文化的关系。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为"台独"势力分裂论调服务的政治目的,从历史事实来看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5,(5)
"更路薄"作为一种海南民间文书,形成于明代初期,盛行于明清及民国。它不仅证明中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而且体现着海南岛东南部人民的海洋文化自觉,见证了明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对海南发展的贡献,因此而具有较为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