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春秋》2016,(6)
正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两年中,红军转辗14个省,历经曲折,战胜重重艰难险阻,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山东籍的两位开国中将孔庆德、刘兴元参加了长征,留下了一个个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孔庆德:三次穿越草地孔庆德,1911年出生,山东曲阜人,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军营长、团长等职。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  相似文献   

2.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勋。除了中央红军以外,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还有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是1936年7月5日由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从红二、红六军团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2万余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红二十五军1934…  相似文献   

3.
1935年6月,当中央红军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一些细心的人发现,时任军委纵队政治委员的陈云突然消失了。就在他们纷纷猜测陈云是否“掉队”(当时红军内部对牺牲的另一种说法)时,这位肩负着中央秘密使命的红军高级干部已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4.
嘉陵江战役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在川北进行强渡嘉陵江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攻克9座县城。此役红军强渡的江河之宽,渡过的人数之多,取得的战果之大,在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是空前的。同时策应了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  相似文献   

5.
潘州镇化险 潘州,地处川北巴西,是一个古镇。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曾出现过惊险的一幕。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党中央在两河口会议上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边区根据地的方针。为顺利执行这一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从1935年1月底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开始,到1936年8月底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由阿坝州的若尔盖县出川北上甘南,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曾经过四川,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近70个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四川。长征途中,党中央还在四川召开了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特别是阿坝州,是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主要地区,在这里,红军经历了最艰苦、最难忘的岁月。长征前,我省有8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中,又有数万人加入红军的行列,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值此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特刊出几篇稿件,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4,(2):149-149
正1935年1月29日,土城战役失利后,红军分3路纵队第一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此时,距离农历春节不到5天,但全军上下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为了执行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计划,红军主力与国民党川军苦战数回,战果甚微。川军顽固抵杭,中央军又尾追而至……所以,非但没有过节的气氛,全军上下还笼罩在一片失败的氛围里。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氛围,大年三十依然如期而至。2月3日(大年三十),部队行至叙永城外营盘山时,阳光恰好,而这营盘山上有一片橘林,又时值橘子成熟的季节,一派黄澄澄的丰收景象。走在前面的战士看到后顿时兴奋起来,喊道:"同志们,加油啊,到山上吃橘子去!"但立刻就被干部制止了,重申了群众纪律后,红军开始通过营盘山。有个小战士忍不住从地上捡了一个起来,立马遭到同志们的斥责。小战士无奈地掂了掂说:"嘿,不简单呐,肯定有6两多重。"说完,把橘子放下了。模范执行群众纪律的部队井然有序地前进着。这一幕被三军团四师政委黄克诚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漫山遍野尽  相似文献   

8.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四川会理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强渡大渡河,继续北上,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军寻找到船老大帅士高大渡河历来被称为天险,水流湍急,漩涡密布,涛声如雷。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在大渡河安顺场北渡失败,全  相似文献   

9.
获悉四川罗江县农村有一位女红军,笔者立即前去采访。翻过几道山梁后,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家,推开房门,见一位身体硬朗的老人正在宰猪草,她就是红军女营长张正秀。策反敌营长 张正秀1916年出生在四川巴中县大锣(乐)乡农村。1932年冬天,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张国焘的带领下,由陕西进入四川的通南巴地区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张正秀和3个哥哥都参加了革命。在红军队伍里,张正秀学军事技术,学革命道理,不久即被任命为班长。 她同男红军一样端枪杀敌,且勇敢顽强。一次,军阀田颂尧率兵对红军进行三路围攻,结果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敌人…  相似文献   

10.
正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红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11.
长征文艺兵     
1935年1月,我由刘华被服厂调到川陕省委领导的新剧团工作。当时有四个分团,我在第四分团。三月份,红四方面军要强渡嘉陵江,迎接一方面军,共同北上抗日。我们剧团由省委副书记余红远同志带队,投入红四方面军为强渡嘉陵江战役运  相似文献   

12.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留下了徐向前、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等9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新县人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铸造了一座红色的丰碑。  相似文献   

13.
凌梅 《世纪行》2006,(10):31-34
为实现“川陕甘计划”,策应中央红军北上,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李先念接徐向前的命令,率部迎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实现懋功会师;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积极支持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反对和抵制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率西路军余部翻越祁连山,深入冰天雪地、杳无人踪的原始森林,继而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茫茫戈壁,经历了极其艰难而曲折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从1934年10月,红军撤出瑞金开始长征起,到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五军团一直在军团长董振堂的率领下担任中央红军的后卫。一路上,五军团克服重重困难,经历无数战斗,最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被红军指战员称誉为长征“铁后卫”。  相似文献   

15.
正长征中,对于布满死亡陷阱的大草地,朱德比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体会更为深刻。他为争取红四方面军不脱离党中央领导,一直跟随红四方面军三爬雪山三过草地,多走了一万多里,终于在主力红军抵达陕北一年后,带领着红二、四方面军抵达陕北,与中央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经过松潘大草地大概需要七八天,每个红军带的干粮很有限,三天就快吃完了,为保证活着走出草地,规定每人每天只准二三两。跟随朱德总司令的警卫们商量,决定尽量少吃干粮,留下一些干粮给朱总司令吃,实在太饿,就  相似文献   

16.
1933年9月,徐向前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看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天下受苦人争取幸福生活的队伍,是劳苦大众的希望和救星,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第二年,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当时我14岁,在31军91师政治部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缅怀红军光辉业绩,深入开展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在新时期弘扬和实践长征精神,各地宣传部门精心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一股长征热潮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重庆市和浙江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激励效果。结合时局,让长征精神融入城市记忆70年前,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曾先后在重庆綦江县、酉阳县和城口地区留下长征的足迹,播下革命的火种。结合本地实际,重庆开展一系列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使长征精神融入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8.
草地惊变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雪山深处的懋功地区会师,然后准备过草地北上。8月,两个方面军的红军又混编组成左路军和右路军,分路准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0月7日,一个悲壮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党的“孙武”─—刘伯承元帅辉煌而艰难地走完了人生的征途。这一天,留给刘伯承的战友和妻子、一位红军老战士汪荣华是无尽的哀痛和无尽的思念。是呵,江荣华怎能忘记昔日那戎马倥偬的岁月,怎能忘记她与刘伯承元帅驰骋中国大地半个世纪的情与爱?一切都历历在目,恍如昨天……草地上萌生的爱情草地,有悲壮的英雄交响乐,草地,也有浪漫的爱情奏鸣曲.那是在1935年深秋,红四方面军二过草地时,由于粮食奇缺,饥寒交迫,红军病号日增,人员锐减,汪荣华所在的川陕省委工作队解散,她和另外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二方面军分别于1934年10月、1935年3月和11月,从各自根据地出发长征,于1935年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甘宁边地区,胜利地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主力红军第一、三、五、八、九等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