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恒 《黄埔》2009,(2):57-57
我的父亲尤广才年近90。最近,他的喜事接踵而来,先是晏欢先生从潘裕昆将军珍藏的照片中发现了我父母亲的结婚照片,接着潘将军的女婿晏伟权先生又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发现了我父亲在缅甸西保战役的立功受奖战报,更令人激动的是近期又联系到了父亲在台湾的黄埔军校十六期同学曹英哲老先生。  相似文献   

2.
旧事     
父亲自1959年3月从事公安工作,是一位有着20年警龄的老公安。在政法战线上奋战了一生的父亲如今退休在家,兴致好的时候,父亲偶尔也跟我们说起当年他干公安时遇到的一些情形。二三十年的历史虽然不算遥远,但也或多或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父亲所说的旧事,对照我们今天的公安工作,听来别有一番情趣,令人生出许多感慨。就从父亲帮人寻亲的小事说起吧。1966年年初,也就是父亲跨进公安大门的第七个年头,各地的“四清”运动正搞得如火如荼。父亲所在的山东省枣庄市齐村公安分局先后接到市局发来的寻找失散亲人的来信,分局对…  相似文献   

3.
怎样继承在台亲人的遗产编辑同志:我父亲于1948年底随国民党军队去到台湾,1979年退伍后,一直在台北经商,购置了一些房产,积攒了一些钱财。1997年4月11日,我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临死前他留下遗嘱,除了他在台湾的子女外,也要我继承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们的父亲邓宝珊先生诞辰120周年。父亲留下的字画、手札犹在。睹物思人,缅怀过往,他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眼前,他的谆谆教诲依然响在耳畔。尽管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独具的人格魅力,依然鼓励着我们前行。值此父亲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追述了他的几个精彩的人生片段,作为我们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也为资政育人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奉献一些点滴素材。  相似文献   

5.
文强 《春秋》2009,(5):49-52
读史在于化气为何?我的父亲是湖南高级师范学校和日本法学专门学校的高材生.他爱好文史哲。我从10岁左右即在他的书房接受历史教育。为了便于对我与胞弟文健的课读.父亲在书房里加了一张八仙桌。父亲研读二十四史,时常在书眉上朱批作注,或圈圈点点,显得十分投入,一连几小时却无倦意。  相似文献   

6.
曹景行 《两岸关系》2009,(11):29-30
1956年的7月16日下午四点左右,一辆蓝色的“华沙”牌轿车载着我和父母三人直奔颐和园。邵力子先生和夫人傅学文女士已经在门口等着,他同我父亲曹聚仁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父亲没有同我们一起回去吃晚饭,他和邵老留在了颐和园。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3,(18):80-80
编辑老师: 我从去年开始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当了一名保安员,也开始接触、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近期家里遇到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2009年5月18日,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张某向他借了5万元.当时他写了一张欠条给我父亲,约定在一年内还清借款。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梦     
肖海员 《人民公安》2006,(20):25-25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选择,在父亲28岁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选择与他所热爱向往的警察这份职业不幸失之交臂。而在我28岁时,同样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的选择却替父亲圆了34年前的梦想。以时间而论,是因为我生活在一个更为伟大和幸运的时代,而以机会而言,或许人生就是这么在失望又蕴藏着希望中轮回交替着。父亲是在37年前中苏边境剑拔弩张的时候投笔从戎的,那时,正值“珍宝岛”事件刚发生不久,前方苏军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后方则是全民皆兵高涨,中苏双方“兵氛”凝重。父亲所在的部队奉命从福建调防山西、内蒙古一带,作为侦察兵的父亲很快在备战的…  相似文献   

9.
《文明大观》2001,(11):1-1
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这话好像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说的。他有一个参照系,就是一部人类的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不要说是十年,一百年也是十分短暂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者是谁?答案是博古。他从团中央书记一跃成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被人笑称为"中共中央的小伙子";也被认为曾追随王明宗派集团,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24岁突上巅峰,28岁交出大权,39岁飞机失事罹难。原名秦邦宪的博古,未能走出1946年。2010年4月30日,中央音乐学院对面一家书屋,博古之子秦铁,讲述了他眼里真正的父亲博古。  相似文献   

11.
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从小就长得十分漂亮,且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最受祖母和母亲宠溺,只有父亲严厉一些。 12岁那年,父亲患了重病,全家人都一起忙乱着,没有人管教他。他的学习一落千丈,且再无回升的迹象。等到父亲去世、大哥主家时,我们方才发现他的劣性已经扎根得相当顽固了。他贪玩,虚荣,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了督促他学习,即将分娩的嫂嫂每日看着他让他做功课。就是这样也不行。他在她的眼皮底下频繁地上厕所,在厕所里偷偷吸烟,半夜甚至用烟头将被褥烧一个大洞……一起管教他,他和我们大声顶嘴,实在无奈,我和大哥将父亲的遗像抬…  相似文献   

12.
父亲陈赓去世时,我还在上小学,对他早年在黄埔军校的经历知之甚少。在我母亲后来整理父亲的资料和协助撰写他的传记过程中,我才逐步了解到父亲早年在黄埔的一些经历。尤其是我到部队以后,随着对中国革命史的学习,才对父亲在黄埔军校的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当年,父亲是抱着报效国家的目的进入黄埔军校的。1924年,黄埔军校建校时,为培养革命的青年骨干,父亲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带领部分进步青年离开广东陆军讲武堂,率先考入黄埔1期。  相似文献   

13.
闻载 《现代领导》2006,(9):38-39
在中共早期历史上,“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说曾相当流行。随着历史的大幕揭开,人们逐渐弄明白了它的来龙去脉,但对其中所谓“半个布尔什维克”仍感到费解。前几年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向世人洞开一角,透露了这人就是后来担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徐以新。通过打听和查询,笔者得知当年的老战士、徐以新的夫人陆红女士依然健在。是她的诉说,还有杨尚昆和一些老同志的回忆,使我们寻觅到一些徐以新的足迹,同时也揭开了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4.
赵辉 《台声》2014,(9):91-93
继2012年出版《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今年年中,作家白先勇与台籍历史学者廖彦博合作出版了关于其父的新作《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书中重寻“二·二八”事件发生后,白崇禧受蒋介石委派赴台宣慰、处理善后事务前后16天的历史片段。书籍封面是浓云密布中缝隙的天空,其寓意似乎也显而易见“拨开云雾见天日”。白先勇直言写作这本书是为了还原历史、填补空白。在他看来,虽然史观与史实是两回事,但真相只有一个。他认为没有什么比真相更能愈合历史悲剧带来的悲情。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日子里,常常想起一些陈年往事。由于大半生较长时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在历史转折的时期,也曾亲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位卑人微,不可能了解高层决策的内情,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其中的波澜起伏,多少也有些耳闻。如今回过头去咀嚼这早已被人们淡忘的旧闻,并不奢望给治史者提供史料,只不过是对当年一同共事的逝者和生者的怀念罢了。  相似文献   

16.
求索真理耿耿此心李吟波我的父亲李明灏去世已经14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在报刊上读到过纪念他的文章,电视剧《湖南和平起义》中也有他活动的形象。但在父亲奋斗不息、追求光明的一生中,我总感到还有许多他对于人民所作的有益贡献,应该记录下来。父亲于1897年生于...  相似文献   

17.
三代人     
我与我父亲尘缘只有五十年,如果我与我的儿子也如此的话,这一百年就是三代人感性的历史。我知道我这辈子洒向父亲的眼泪何其少,他走的那一天合着秋风送去了咸涩的泪珠儿后,从此真情固化成悲哀像座冰山。打小我心中的“神“就是父亲,没有父亲哪来的我们呢?我的  相似文献   

18.
回忆父亲阚维雍将军阚培荪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整整50年了。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殊死战争中,我全国军民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的父亲第三十一军一三一师师长阈维雍将军于1944年秋奉命率部防守桂林,他以微弱兵力,抗拒数...  相似文献   

19.
我的家在陕西省的一个农村,这里属于“八百里平川”富饶的关中平原,汉武大帝和唐杨贵妃就葬于我所在的兴平市。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可以看到历史巨变的人应该说是少数的。在新中国建立的60年里,我们家完整见证了国家发生的变化就只有我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很幸运的;而我们这一辈人,虽然见证不完整,却在充分享受着国家变化给我们生活上的巨大改善,无疑我们更幸运。总的来看,当国家困难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纪念章伯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章师明,章诒学,章诒和1995年,是我们的父亲——章伯钧先生诞辰百年的日子,他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国民主同盟的发起人之一。我们是他的子女,这里仅简述他早期活动中的一些事迹,以表达我们的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