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带有"天才少年"、"我的奋斗"等字眼的成功励志类书籍,可能是市面上最为畅销的一类书。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年轻人渴望成就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自然就十分关注成功人士的背后"秘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由《纽约客》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撰写的《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中文译名:《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恰恰是这样一本探讨成功"秘方"的书。该书2008年底一经出版,  相似文献   

2.
据《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载:一天,孙权召吕蒙议事,发觉他才识欠佳,于是劝他读书。吕蒙却以“在军中常苦多务”为由,说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你们事多,若不好学,岂不更难胜任?当即开列了一串书目,如《孙子兵法》、《六韬》、《左传》等,限期读完。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发奋苦读,笃志不倦,终成文武全才的将领。  相似文献   

3.
好书共读     
《今日浙江》2009,(10):53-53
温总理推荐的书:《道德情操论》 温家宝总理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推荐理由:《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叶国斌 《政协天地》2014,(12):46-46
江天德,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江大师"、"江天师"。他是清流县政协常委、清流县客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痴迷客家文化。他勤于笔耕,先后出版过散文集《乡关》、《乡韵》和长篇小说集《乡野》。他的散文作品《怀念母亲》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选入《收获灵感与感动》一书;《茶树·茶籽·茶油》荣获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相似文献   

5.
庄周轶事     
王连生  陈银生 《春秋》2012,(4):47-47
唐天宝元年(742年),二月辛卯,玄宗李隆基诏封其始祖李冲为"玄元皇帝",置于新修的太庙之中。丙申,封庄周号为"南华真人"。八月,诏改汉置离狐县为南华县(今山东东明县东北部),册封《庄子》一书为《南华真经》。出生贵族饱经战乱东周中期,周天子已名存实亡,诸侯之间不断争战,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相似文献   

6.
俞艳庭 《求索》2010,(6):251-252,14
韦玄成是西汉中后期著名的《诗经》学者,是"‘鲁诗’韦氏学"的核心学者。《汉书·儒林传》云:"玄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意谓韦玄成和他的侄子韦赏皆曾以《诗》教授汉哀帝刘欣。后世学者对此未加辩明,多有引用。但是,韦玄成去世时,刘欣尚未出生,他不可能以《诗》授哀帝。传世《汉书.儒林传》应是出现了衍文,遂有此误。  相似文献   

7.
高放 《同舟共进》2011,(11):37-38
《炎黄春秋》2009年7月号发表新华社资深记者庄重同志的《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文中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这篇《敦降书》的“真正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陈其五,而是我本人——庄重”。  相似文献   

8.
袁祖亮 《协商论坛》2010,(12):38-43
东汉之葬制与2号墓中之文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东汉时期的葬制。《后汉书》志第六《礼仪下》注引《汉旧仪》云:"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曹操是在他死的前一年建造坟墓的,虽然没有明载占地面积的数目,但从曹操《遗令》中"广为兆域使足相容"的记载看,与《汉旧仪》中的记载相符。两汉帝陵深13丈,而2号墓深15米,约合汉制34.5丈(汉1尺=0.23米),占地700亩的陵地,除了皇帝之墓穴外,"余地为西园后陵,余地为婕妤以下,次赐亲属功臣"(《后汉书》志第六《礼仪下》注引《汉旧仪》),  相似文献   

9.
"吊销登记证书"和"撤销登记"是民政部门在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实践中常见的行政行为,按照《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作为民政部门执法依据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三部行政法规(以下简称三个条例)却未对二者加以区分,而是混同使用,造成了法律认识和管理实践上的混乱。本文认为,有必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将二者加以甄别,区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3,(5):I0063-I0063
1.治官事则不营私家。——汉·刘向《说苑》 2.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忘其身。——唐·吴兢《贞观政要》 3.爵禄易得,名节难保,爵禄或失,有时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相似文献   

11.
    
书香 《创造》2010,(11):80-80
推荐语这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明了的书。它就是神秘的《易经》,也称《周易》。《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易经》的诞生,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世界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无不易之理,《易经》从阴阳这一破获一切现象的密码开始,以"生"代"变",将天地万物统一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生生不息之中,所以它不但可以预测,而且在阶段、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人类如何才能够读懂《易经》呢?而知晓《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带着所有的疑问,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刘群栋 《求索》2010,(4):162-164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文选》成书以来,对《文选》的研究代不乏人。隋唐时期,是《文选》研究的繁盛期,研究《文选》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清代,《文选》研究出现了第二次高潮。"五四"以后,《文选》学衰落。以1988年第一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文选》研究再次活跃起来。近20年来,《文选》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正在形成第三次高潮。当前的《文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选》的编纂背景、《文选》的编纂者、《文选》的编纂及成书时间、《文选》的选本来源以及《文选》的文体分类等五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盘铭 《礼记·大学》记载:汤之《盘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说商汤王将箴言刻在盥洗的铜盘上。告诫自己要坚持经常进行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不断弃旧图新。  相似文献   

14.
蒋强  周爱保 《求索》2010,(10):125-127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内容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无不与《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易经》研究的不断深入,《易经》思想在管理领域的作用愈发受人重视。本文主要对《周易·革卦》涉及的"唯变所适"思想、变革思想及其原则等作出阐述,旨在说明: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没有普适的永远有效的经营策略,适时调整甚至改变既定计划,时时密切关注时势变化态势,作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将企业打造成适应型组织,是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永续之道。  相似文献   

15.
赵俊玲 《前沿》2011,(20):180-184
"箴"可分为"官箴""私箴"两类。依箴谏对象的不同,官箴又可被分为君主箴、皇族箴、百官箴三类;依表达方式的不同,私箴可分为咏物箴、言志箴两类,这样的次类划分较全面科学地概括和反映了官箴、私箴创作的实际。而产生年代颇早的箴体,之所以到了明代才有了官箴、私箴的分类方法,是因为两类箴文既有统一的主题——箴诫,又有统一的底蕴——儒家思想。《文心雕龙》只认同"官箴王阙"类箴文,论述颇不全面,但却可见出刘勰辨体的努力;《文选》列"箴"一体,只选张华《女史箴》一篇,则与政治环境的变化、萧统的身份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子荷 《中国减灾》2011,(1):52-53
"消防"的由来"消防"一词最早见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中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而据《中国消防通史》记载,我国消防一词的出现,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清政府决定创设警务总局和警务学堂,在《警务学堂章程》中规定:“救火灾法别有专门操作,各国名为消防队”。故将救火队改名为“消防队”。  相似文献   

17.
秦文敏 《湖湘论坛》2001,14(3):85-86
《易传》是战国时期儒家佚名(统解释《易经》著作的汇编,是《易经》最古老的注解,共七种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由于《易传》和《易经》产生的历史背景、认识水平、阶级基础都不相同,因而这两部书具有明显的区别。《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易传》则为一部哲学著作。《易传》在形式上是解释《易经》的筮法体例、卦象、卦名、卦爻辞及其义理的,却往往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并借以系统地阐发作者的哲学观点。 《易传》对儒家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是它在道家的影响下,创…  相似文献   

18.
到了曲阜,自然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我站在孔庙的"先师手植桧"前。先师手植桧者,孔子亲手栽植的桧树也。算起来树龄该有两千五百年左右了吧。那桧树被石栏围护,粗可合抱,高达六丈余,树冠亭亭如帷盖,青茏苍翠。此树果真为孔子亲手栽植?不过是传说而已。唐人封演在他的《闻见记》中就曾记载说,曲阜县文宣王庙内的"柏叶松身之树",高有五丈,"相传夫子手植"。遥想当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鼓吹自己的学说,风尘仆仆返回家乡时已六十八岁。在集中精力整理《诗》、《书》等先世典籍之余,他突发闲情逸致,踱出门外,兴致勃勃地栽植了一株幼桧。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1,(3):46-46
"十二五"首个专项规划聚焦在一个相对较小但事关重大的领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意味着重金属污染问题正式回归国家议题。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作为"十二五"中第一个出炉的专项规划,有何特别之处?为何率先出炉?  相似文献   

20.
张崇礼 《青年论坛》2010,(6):121-123
《景公疟》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中的一篇。作为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景公疟》一出土即引起学者们高度关注,对其内容进行过很热烈的探析。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景公疟》的疑难字词和文句作进一步的解释和疏通,希望对更好地理解文意有所帮助:1.读"(土尃)"为"敷",训为"陈";"情"训为"实情";读"愈"为"偷",训为"苟且"。认为"敷情不偷"的意思是向君上报告实情而不敢不循礼法。2.读"蔑"为"篾",训为"竹片";读"端"为"篿",即"楚人名结草折竹以卜曰篿"。认为"制蔑端折"说的是折竹占卜的方法。3.读"堣"为"偶",认为"偶言"义同于"偶语",是指私下相聚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