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国生 《中国民政》2011,(11):43-43
自2009年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成效明显。但“难点村”之所以成为“难点村”,既有主观因素,更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地域原因,“难点村”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建立“难点村”治理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巩固“难点村”治理成果需要做到四不“离”。  相似文献   

2.
莫纯轼 《广东民政》2009,(11):16-16
近年来,阳江市江城区埠场镇高度重视治理整顿“难点村”工作,采取“直面问题、处置在前、攻克难点”的工作措施,着力治理整顿“难点村”端逢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纪委、中组部、民政部等12部委《关于开展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民发[2009]20号)部署和安排,我国于2009年到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三年“难点村”治理工作。三年来,全国共排查出来的13007个“难点村”都得到了有效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然而,从“难点村”治理工作实践经验看,“难点村”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有必要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建立“难点村”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09,(11):38-39
根据中央纪委、中组部、民政部等12部委(《关于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民发[2009]20号)的要求与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制定本计划。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5.
治理“难点村”问题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怎样认识“难点村”的诸多问题,是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方面。结合山西省落实省委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实际,着重就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经中央批准,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协调小组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面上工作的同时,开展“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前不久,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2个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治理“难点村”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原则要求、方法步骤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4月10日,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8.
"难点村"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笔者认为,要建立"难点村"治理长效机制,巩固"难点村"治理成果,还需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夯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工作基础,重庆市长寿区把"难点村"治理工作纳入了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难点村"进行有效治理,"难点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级组织的工作基础得到有力加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场所,村(社区)阵地是感知居民美好生活最直接、最敏锐的触角,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关键着力点。对标新时代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靶向基础组织和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堵点”、“痛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难点村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更是影响农村社会一方稳定、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顽症,因此,怎么重视难点村治理工作都不过分,怎么帮助扶持难点村发展都不过分。难点村表现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经济落后、集体经济困难是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给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位于全国一类红色革命老区重庆市城口县西北方向,属工与农、城与乡的结合部,乡村社会治理成了星光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和痛点。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针对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创办“星光夜校”,让十八平方公里的星光村成为教室,实践成为教科书,人人都是老师,个个都是学生。搭建“星光夜话、星光试验田、星光手艺台、星光图书角、星光志愿服务队和星光夜校公众号”六个共建共治共享平台,让村民充分参与星光村的社会治理,共画乡村社会治理“同心圆”,在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方面,做了积极、有效地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总有个别村的换届选举特别难组织,我们称这样的村为换届选举的“难点村”。难点村的换届选举问题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绊马索”.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面对和需要攻克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法”破解难点村换届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何勇 《中国民政》2010,(12):4-7
<正>(2010年11月9日)同志们:这次全国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前一阶段"难点村"治理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治理任务,推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今天上午,我们实地参观了西安市"难点村"治理的成果。刚才,赵乐际同志介绍了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赵正永同志介绍了陕西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统一战线》2012,(10):31-32
黄堰村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与六安市经济开发区一河之隔,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禀赋较好。全村耕地面积2689亩,总人口2489人,党员53人。20年前,黄堰村曾是响当当的“红旗村”,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工作全面滑坡,村里基础设施差、民主管理弱、经济发展慢、民生服务少、矛盾纠纷多,群众上访不断,成为省市重点治理的“难点村”。2010年3月,省第四批选派干部、省委统战部宣传办副主任王华同志到黄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拉开了黄堰村综合治理的大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0,(9):62-63
黑龙江省青冈县把“难点村”治理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通过一抓班子配备,切实解决难点村班子不健全、不和谐问题;二抓教育引导,解决农村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不积极的问题:三抓综合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抓思路调整,切实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和村级经济发展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湉 《重庆行政》2020,(1):62-6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攻坚下的“依法治村”成为乡村治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从长远来看,法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制度保障。因此,梳理和分析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问题以及明晰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法治困境成为探索脱贫攻坚下“依法治村”的基本任务。一、脱贫攻坚下“依法治村”的制度价值(一)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客观需要脱贫攻坚背景下的“依法治村”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也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强化责任,明确目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有56个"难点村",已有55个完成治理任务,占总数的98.21%。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按照三个到位要求,扎实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一是全面深入调查,问题查摆到位。采取倒排的方式,对全区415个村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摸底。目前,全区共排查出3个难点村。二是细化  相似文献   

20.
<正>"难点村"的存在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采取"4+5+6"工作法可有效治理难点村。"4"指"四项原则"。一是分类指导的原则。"难点村"形成难点的原因和具体情形各不相同,必须要在充分细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找准问题的症结,摸清问题的重点,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二是标本兼治的原则。"难点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现实问题,又有历史原因;既有表面现象,又有根本性原因,必须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从源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