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议会监督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和政客一向推崇分权制衡学说,西方议会实行倒阁、质询、国政调查、弹劾等一整套制度,这种监督、制约机制被誉为西方议会民主的“完美设计”。同封建君主专制相比,西方议会民主是历史的进步,它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资产阶级民主不是最高形式的民主,它具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倒阁、质询、国政调查、弹劾……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的手法,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不同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西方代议制提供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至于伴随着议会制度而来的金权政治、玩弄权术、党争丑闻、政治腐败,等等,就更是西方议会政治所特有的现象。在当代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议会能够避免这些政治丑闻。西方议会政治、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它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德国当前的政治体制为例,分析了现代西方议会民主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问题。议会制民主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结构的基础。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权力制约的主要机制是:由联邦制形成的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的分配与抗衡机制;议会中各种权力实体之间的分立与平衡机制,包括政党在权力制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政治透明度是权力制约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法治是有效权力制约的可靠保障,这种权力制约机制也存在局限性和弊端  相似文献   

3.
调查权是议会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议会监督职能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议会调查权的扩张,监督“监督权”应成为宪政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宪政原理及各国议会立法文本分析,议会调查权力配置及规范应遵循民主制衡、法治原则、分权原则、人权原则以及比例原则。具体包括:调查权应受到议会民主控制;调查成员组成应体现议会民意基础,多数党成员应占优势;调查权限应由宪法或立法明文设定;调查权应保持充分克制,体现谦抑性原则。调查权配置及限制也与各国(地区)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必须结合这些因素理性客观对待。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一贯重视党和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见解,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远见性——及早指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具有新中国雏形的政治意叉;二是辩证性——明确提出实现民主化与工业化是建设新中国的两大基本口号;三是规范性——精辟论述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形成制度和法律来保障;四是全面性——深刻阐明健全党内民主是促进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议会民主的实施,是衡量国家社会民主宪政的标准,也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然而,中国近代宪政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严重偏离了民主宪政运行的轨道。民初议会政治的失败,昭示着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历程。通过对民初议会政治的评析和反思,新时代下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史为鉴,结合实际,坚持走中国道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等级会议是现代英国议会的前身,它对于英国由封建君主政治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世纪英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庄园制、习惯法的法律传统是抑制王权和促进政治均衡的重要因素,征税协商制是等级议会形成的直接诱因;由英国社会经济结构、法律传统、权力关系等要素酝酿与沉淀的契约关系、法治精神是英国等级会议的实质,是英国现代议会制度背后深层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7.
民主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作为政治文化的民主和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作为政治文化的民主是现代化政治区别于传统政治的一个分水岭。然而,众所周知,缺乏民主价值观念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现当代仍有重要影响。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为我们考察和发展民主政治文化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认识与经验,当前推进我国民主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世情和国情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文化透视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价值观念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中西价值观念差异表现在:自制、内省与等级尊卑和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依赖性与独立性;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重义轻利与重物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及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民主是参与主体借助网络技术,以直接参与为主要形式,以高度互动为主要特征,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培育、强化和完善民主的过程。它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现有民主的信息化;二是对现有民主的重塑和拓展;三是网络引发的新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不是独立的民主形态,而是媒介与民主新的结合形态,它的突出特性就是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广场”,重现了“广场政治”的某些要素;它是一种参与式民主,强调更多的参与和更直接的参与,但不等于直接民主;它在不同政治生态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其功能取决于现实政治的“选择性吸收”。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协如何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进一步界定政协三大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二、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三、进一步发挥政协界别,特别是各民主党派界别的作用;四、突出民意功能,引领民意,实现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五、协调、和谐政党关系,促进政党政治运作规范化和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为人民谋福祉。  相似文献   

11.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是以平等、参与、效率等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文化,它催生和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又有力支撑着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转型期我国正为构建这种先进的政治文化而努力。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遗留、西方文化的渗入,更重要的是民众自身理念的转换。在理性面对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同时,应当提高全民的政治参与素质,提高主文化的社会化,大力发展公民社会,构建新型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民初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议会民主政治因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全相背离 ,再加上中国皇权主义思想的深远影响 ,作为激进民主主义思潮产物的议会民主政治不可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指导下将人民民主理念、协商政治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其特点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秉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理念;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重要制度载体;坚持政治准则;注重政治认同,凝聚政治共识。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课题,应根据其特点,通过顶层设计等途径推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我们民主理论的信条。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权力主体;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与社会平等的统一;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正是在恢复并发展民主的思想传统的同时,提出一种适合本国历史、文化与传统的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与社会结构文明·那述宇依法治国这一概念的含义有四层:首先,它是一种理论或一种观点,即认为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民主要求随之提高,能够全面反映和体现民主的社会管理形式必然是也只能是法制,所以应依法治国;其次,它是一个方针...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协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西方议会在根本性质、政治理念、制度设计等方面有本质区别;同时,人民政协制度也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议会的采些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和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在20世纪以前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其民主的主要形式是代议民主。进入20世纪以后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立法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政治权力的重心从议会转向行政部门,民主形式从代议民主制转向行政集权民主制。这一转变主要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基础——从自由资本到垄断资本、意识形态——从古典自由主义到现代自由主义、政治领域——议会权力的衰落到行政权力的扩大的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理论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在现阶段民主与公平的政治价值观是评价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的基本标准的主导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与公平的执政价值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根本的政治道德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是由理论与实践证明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中国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形态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独特发展路径.而历史选择和现实重任两个因素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二是中国政治民主形态的特殊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走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发展路径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三是中国社会民主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且能够走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政党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自然的逻辑结论是:由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和国家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20.
雅典民主国家的形成、发展和衰微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并非根源于商品经济生产方式,抑或由商品经济生产方式而来的独立人格,它的形成是经济基础、利益格局和阶级斗争这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观之,雅典民主既非绝对的民主政治,又非绝对的平民政治,它仅仅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已,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各阶级利益的平衡,只不过在客观上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这段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西方国家所提倡的所谓的平民政治并不等于良性的民主政治;平民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是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平民政治或者民主政治的好坏并非取决于理论层面的主观臆断,而是取决于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