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江雨 《南风窗》2014,(17):26-30
如果从1999年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算起,当下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是第三轮。如果用法官的形象做个简单的比喻,一开始是穿起法袍,拿起法槌,后来又强调放下法槌,走向“田间地头”。现在,“职业特点”、“司法规律”等提法预示着,司法改革再次回归到“职业化”这个本质。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4,(17):27
<正>如果从1999年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算起,当下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是第三轮。如果用法官的形象做个简单的比喻,一开始是穿起法袍,拿起法槌,后来又强调放下法槌,走向"田间地头"。现在,"职业特点"、"司法规律"等提法预示着,司法改革再次回归到"职业化"这个本质。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了未成年人民事审判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委托试点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具体牵头负责汇总有关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兵今天对本报记者表示,各试点法院提供的有关经验和意见,条件成熟时即将发布实施。据悉,自2006年7月最高院确定北京二中院、上海一中院等17个中院作为试点单位以来,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1):F0002-F0002
2008年11月29日至30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主办,国际司法桥梁协办的“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与刑事司法改革”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旨在研究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国内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启动了未成年人民事审判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委托试点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具体牵头负责汇总有关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兵今天对本报记者表示,各试点法院提供的有关经验和意见,条件成熟时即将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6.
严峻 《台湾研究》2010,(2):42-47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人员交流日益密切,由此产生的两岸民事法律纠纷也不断增加,为规范两岸交流交往商签两岸民事司法协助愈显必要。2009年4月26日两岸两会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以下简称“南京协议”),同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并实施“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补充规定”,标志着两岸司法协助步上一个新台阶。本文试就两岸民事司法协助(本文不含涉港、澳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内容等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燎原 《南风窗》2014,(17):24-25
<正>在新一轮司法改革已经启动的当下,法官腐败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做出决定,撤销原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院长李和鹏"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李和鹏是河南首个"全国模范法官"。此前的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以受贿罪、贪污罪、诈骗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李和鹏有期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在起诉科内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小组——“少年起诉组”,这是我国检察机关第一个专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小组,也是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之滥觞。在我看来,二十余年来,未成年人检察改革逐步成为检察改革乃至司法改革中成绩斐然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作为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方面,轻刑化和行刑社会化是其两个显著特点。恢复性司法作为西方国家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实现修复正义”和“重塑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的青少年犯罪防控模式,代表了西方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新趋向。尽管我国司法制度对恢复性司法这一新的司法模式尚未明确认同,但是这种模式实际上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特有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市政府文件形式正式印发,成为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提出了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两个阶段的目标:在未来十年里,深圳将建成东南亚地区的明星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至2050年,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0月28日召开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第四点指出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其中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对于推动整个司法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理论上,我们必须对巡回法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制度上,我们必须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巡回法庭制度,确保巡回法庭能在实际中实现其目的,推动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7月在哈尔滨市组织召开的“全国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工作会议”上,统一部署在18个中院开展独立建制少年综合庭的试点工作,将涉少民事、行政等案件纳入少年综合庭统一审理。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少年司法领域大规模的一次自上而下的统一少年司法改革措施。涉少民事案件脱离民法庭审判集中纳入少年综合庭审理这一改革措施,并不是简单地将案件从民法庭转移至少年庭审理,其意义在于能够促成更为完善的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和纠正未成年人不当行为综合治理审判机制的形成。改革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防止少年法庭特色丧失,如何避免少年综合庭改革仅成为法院内部审判业务庭之间受案范围的调整,因而适应时势,发扬特色,发展与完善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审判机制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涉少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历史回顾、借鉴国内外先进审判理念和成功的审判制度,结合目前审判工作情况,对案件审判机制、司法理念和司法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步发展和完善涉少民事案件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4):F0002-F0002
2010年5月10日,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社会管理创新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改革”研讨会在渝召开。  相似文献   

14.
信息窗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摘录)建立和完善依法从宽处理的审判制度与工作机制。完善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制度和机构设置,推行适合未成年人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案件审理方式及刑罚执行方式的改革。探索建立被告人附条件的认罪从轻处罚制度。配合有关部门有条件地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3):F0003-F0003
2007年4月18日至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澳少年司法制度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中央政法委司法改革研究所、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八个中央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国部分高、中级、基层法院的法官与国内专家学者。以及澳大利亚少年司法制度领域的专家共计50余人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0,(22):80-80
<正>8年多以前,也就是2002年的4月,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业内称之为"五号文"。该文件确定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和总体规划,成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五号文"明确了以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主多分开及输配分开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目标。但自2002年国务院推进  相似文献   

17.
许圣如 《南风窗》2010,(1):12-12
<正>《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近日经中央同意印发,对未来1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全面规划。这是新世纪第二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虽然近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出诸多举措,而在提名环节改革步伐相对慎重。这恰恰是至关重要的。差额选举本来作为推行基层民主的一种尝试,应当赋予每个投票人神圣的权力与职责,究竟谁当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4,(16):10-10
<正>这些年来,法官离职的大潮一直没有遏制住。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公布,众多法官对未来5到10年的改革充满了期待,一些原本打算辞职的法官,也多处于"观望"状态。我的多个法官朋友都说,"再等5年看看。"近期,在多轮公开和不公开的热烈讨论之后,最高法终于公布了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法院人事制度改革是其中一个重点,法官的权责、待遇、晋升等等方面,有望改善。然而,还是有法官等不及了。北京一个法官在改革纲要发布后仅10天,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后的成功教育和挽救是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重要环节。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如何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探索借助多元力量,积极进行司法矫治,逐渐被一些司法实务者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笔者基于垦利县法院探索实行的“判前心理理疗”和“判后审矫衔接”两项制度,就人民法院帮教犯罪青少年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切事物只有互相比较才能见差别短长,只有互相借鉴才能促发展进步。司法改革也是如此。中国的司法改革,既要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应当了解外国的司法改革情况,借鉴他们行之有效、同时也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以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