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工会历史与发展阶段 (一)从一次劳大到六次劳大 中国工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1925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抗日战争时期暂停使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名称,成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各抗日根据地总工会。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12日,是刘少奇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值此纪念“六次劳大”四十周年之际,回顾和研究少奇同志在“六次劳大”前后的工运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在全国解放前夕,少奇同志及时地阐明了随着无产阶级政权的取得,工运方针也必须转变的思想。1948年4月底,他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和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向出席“六次劳大”的职工代表各区主要负责人发表讲话,都谈到现在的工运,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解放区的工运方针,就是毛主席的四句  相似文献   

3.
李立三多年从事工会组织工作,在工会组织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他为六次劳大起草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组织纲领和行动准则,丰富了工会组织建设的理论宝库。《章程》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几点:1.工会宗旨。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的宗旨,第一条也是基本的一条就是要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可分为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时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会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2.会员入会。工会组织在吸收会员问题上有两种制度,一种是单一会员制,一种是团体会员制。现在由于中国还…  相似文献   

4.
建国前后(1948-1953 年),陈云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他在六次劳大报告中提出解放区工 会工作任务,标志着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工会工作方针的根本转变。之后,他将工会工作置于国家建设的大局中, 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论述,如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关心工人的切身利益, 重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等,这些思想和主张丰富了建国初期的工运方针,推动了建国前后工人运动的发展和 工会工作,为新中国工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7年,铁路工会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铁道部党组和全总的工作部署,围绕和谐铁路建设这条主线,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建设和谐铁路、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中做出新贡献。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铁路发展建功立业,在推动和谐铁路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铁道部党组提出了建设和谐铁路的战略任务。今年,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4月18日起实施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铁路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考虑如何动员和组织职工在铁路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工会组织要…  相似文献   

6.
1949年月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我国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组织全国各族职工群众肩负起了建设新中国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工会组织也伴随着共和国的繁荣昌盛而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现代工业不发达,职工人数仅为spo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手工业者,产业工人约300万人。到1949年底,已建工会组织的基层单位有职工610.吕万人,工会会员237.4万人,工会会员只占职工人数的38.9%。1950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工人运动是近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正确宣传当代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对于贯彻中共中央重新强调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战略方针,推动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工人运动的研究,尚属起始。笔者从教学角度,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当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历程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当代中国工运,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主要内容和历史联系,大致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阶段,从1948年8月六次劳大至1957年中国工会八大召开以前,这是当代中国工运的准备和蓬勃发展阶段,在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下召开的六次劳大,是中国工运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当前的最大任务是推翻美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统治,建立独立、自由、强盛和统一的新中国。六次劳大  相似文献   

8.
赖若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继李立三之后,新中国工运事业的又一位开拓者和奠基人。赖若愚在全总主持工作有六年时间,在此期间,他在党中央领导下,积极探索工会工作规律,加强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团结带领工人阶级为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也创造出新中国工运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9.
二次劳大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925年5月1日,由我党领导的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汉冶萍总工会、全国铁路总工会和广东工人代表会共同发起,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281人,代表166个工会,54万余会员。大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党...  相似文献   

10.
产业工会是中国工会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总工会成立80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加强。一、民主革命时期产业工会的发展中国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和发展起来的,1920年11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产业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1922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强调按产业原则建立工会组织。在当时已经出现的中国海员工会联合会、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汉口人力车夫总会等行业工会的基础上,开始组建产业工会。到1925年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时,已经组建了全国铁路总工…  相似文献   

11.
提升对工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丰富工会工作内容,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夯实工会组织基础,激发工会工作活力,是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一、提升认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重要作用各级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工会组织建设,要通过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发展壮大会员队伍,制定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工会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以工会组织建设基础理论为指导,努力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活力,把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落到实处。二、丰富工会工作内容。提升工会工作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从1983年开始的中国工会"职工之家"建设活动,至今已走过了20个年头.工会建家活动能够延续20年而不衰,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工会组织发展方式和中国工会运动发展形式的正确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会组织建家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工会组织的长远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向德荣 《工友》2006,(7):34-36
三、建国前后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一)党中央和六次劳大关于工厂企业化、管理民主化的指示和决议。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我们党进一步总结了企业民主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厂务会议”出现的新偏向和其他解放区民主管理企业的经验,普遍采取了工厂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会组织发展的道路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与工会组织荣辱与共的领导关系、工会组织的发展道路的轨迹是和革命与建设的大局、社会历史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00,(1):33-33
《工会法》明文规定,工会组织是我国一级独立的法人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加快工会组织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加强工会组织工作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国建立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是国务院布置的一项任务。组织机构代码是...  相似文献   

16.
一工会组织建设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规律性。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工会组织建设也具有它的规律性。诸如:工会组织建设的规律、组织机构设置的规律、发展工会会员的规律、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建设的规律、工会组织的内部活动规律、工会工作方式方法的规律,等等。既然工会的组织建设有若干规律,那么我们能否认识呢?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  相似文献   

17.
邹林 《时代风采》2009,(21):30-31
近日曲靖市总工会确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六好”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夯实乡镇(街道)工会工作基础;以贯彻落实“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为契机。全力推进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稳步发展;大力加强企业工会建设。推进全市企业工会工作新发展;加强机关工会工作。增强机关工会工作活力;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工会组建力度及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医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工会理论,最早萌发于苏区、根据地、解放区的工运方针和政策之中,尤其是解放战争后期“六次劳大”通过的决议精神和方针、政策,不仅为新中国工会理论的创建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成为其开拓的起点。而后,在中国工人阶级取得政权的四十多年中,新的工会理论又经过长期艰难的探索,最后终于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容体系、逻辑结构和风格。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李立三同志诞辰100 周年。李立三是新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他在建国初期主持全总工作期间, 对新中国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工人阶级的翻身解放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 他对工会理论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运》2013,(12):60-60
山东省青州市总工会来稿介绍了该市女职工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情况。青州市总工会积极实践项目化的女职工关爱工作新模式,重点实施了女职工“六化”规范化建设项目。一是抓组织建设同步化。将女职工组织建设纳入工会组织建设整体规划,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均实现设有专职或兼职工会女职工工作干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