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6年9月,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驻地陕南丹凤县封地沟,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已是夜深人静,唯有李先念司令员住的那间灰瓦屋及其对面的茅屋里还透出一线淡淡的亮光。他的随从参谋肖健章正在茅屋里签收一份中央急电。电文大意是:李先念、任质斌等同志速来延安组成新的中原局,以便指挥在外线作战的部队。 从陕南赴延安,走直线也有800多里,其中敌占区就有500多里。而且这一带敌人控制非常严密,处处布防,到处设卡,想走过去是很难的。为了保证李先念平安抵达延安,豫鄂陕边区党委书记汪锋找了许多同志研究,设想了绕道走山…  相似文献   

2.
赵凌云 《党史纵横》2000,(4):F003-F003
流岭是秦岭的支脉,是丹江以南丹凤县境的最高峰。1946年9月19日,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在这里向中央发出24日豫鄂陕边区党委正式成立的电报。9月19日这天,李先念为刚到中原局的汪锋召开军区机关军人大会,欢迎他历经艰险到达封池沟。会上,李先念和任质斌讲了话。汪锋讲了陕南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中原军和陕南游击队井肩战斗、建立根据地,配合陕甘宁边区,南北夹击胡宗南的重要战略意义。会后,李先念又召集汪锋、任原斌、文建武与见德芳研究了召开边区党委成立大会的有关事宜。正当他们开会之际,毛泽东从延安发来汪锋到达中原局后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净军坐山观斗与八路军战地总结当我军完全控制这条山沟后,师指挥所从东山头搬到老爷庙,对战斗作了简要的总结。接着按原定计划,命令部队向东跑池一带的R军进攻。下午3点,部队忍着饥渴,精神百倍地又向东跑池的敌人开始冲击。东跑池一带的敌人,原是国民党军的出击目标。按原定计划,国民党平型关正面守军应和右翼八路军同时出击。但在八路军歼击峡谷公路上敌人的时候,国民党守军根本没有出击。东跑池的敌人不仅未被消灭,相反该放竞集中力量支援公路上新到的21旅团后续辎重部队,企图为被围之日军解围,给八路军歼灭公路上的敌人,增…  相似文献   

4.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调动30万军队围攻我中原军区5万多人的部队。为了保存实力,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实行了分路突围。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的北路军左翼部队,在司令员李先念的率领下,经过了抢渡唐河、白河,强渡丹江,血战南化塘等战斗后,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粉碎了蒋介石刘峙部企图于荆紫关以南全歼我北路军主力的阴谋,得以继续西进。7月21日,部队到达陕南商南县梁家坟南侧的椴树桠时,又突然遭到国民党胡宗南部整编第九十师第六十一旅的阻击。  相似文献   

5.
1936年12月初,我从红四方面军九军军部调往李先念任政委的三十军军部做译电员。这时,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国民党部队四面围追堵截,三十军处境极为危险。我们只有1台发报机,2名译电员,1名勤务员,日夜跟随军部前进。12月12日下午,部队正在激战。我兴奋地译出陕北党中央发来的关于“西安事变”的急电,电报没有全部译完,我便向在一边看作战地图的李先念政委大喊:“政委,老蒋抓起来了……”话音未落,敌人的一排炮弹落在门口。听到炮弹的呼啸声,我和另一名译电员、勤务员同时扑向电台。那时我们与党中央的一切联系都靠…  相似文献   

6.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对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举进攻,李先念司令员指挥部队英勇突围,率领主力一部向西作战略转移,7月下旬到达陕南,与刘庚、龚德芳率领的游击队在洛南县胜利会师,开始了在陕南创建根据地的艰苦历程.9月底,李先念奉命回延安,征途中,数次历险,他却以革命家的胆略和智慧,力挫敌人,最终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7.
1950年1月16日,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蒙自机场,歼灭了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大部后,驻在开远、建水、石员一带的敌第八军犹如漏网之鱼,急急忙忙前元江方向逃窜。陈康司令员命令部队跟踪追击、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他具体规定:逃过红河一线的第二十六军残部,由四野的两个兄弟师负责追歼;第三十七师和第三十八师协同在石屏、元江、墨江一带截击的卢汉起义部队和云南边纵部队追歼八军于元江东岸。猛烈的追击战又展开了。部队沿着铁路、公路和小路,昼夜不停,紧紧抓住敌人的主力不放。战士n梆很清楚,我KJ现在正和敌人赛…  相似文献   

8.
赵晓泮 《党史博览》2005,(12):42-44
抗战时期,在湖北、河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战斗着英勇的新四军五师。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就是曾担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至今许多老同志还习惯地称呼他为“李师长”。对这支部队的起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刘少奇、朱理治、郑位三、陈少敏等,但作为李先念的得力助手,为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卓著功勋的是时任该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任质斌。李先念在晚年时几次提出,要写一篇文章,把任质斌对新四军五师和中原军区的历史贡献反映出来,并要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李先念的这个心愿,道出了他们两人之间志同道合…  相似文献   

9.
一代战将洪学智与爱妻张文一共生了八个儿女,其中三男五女。这些孩子的出生与成长见证了革命历史的进程。其中,1939年.在战争中为了不拖累部队。怕被敌人发现,带领部队转移的洪学智夫妇紧急之下把长女洪醒华仓促送给当地老乡家先寄养着。直到1951年,他们终于把女儿找了回来。  相似文献   

10.
赵凌云 《党史文汇》2000,(10):38-40
一渡丹江 突出重围194 6年 6月底 ,蒋介石经过充分准备之后 ,认为可以在 3个月至 6个月的时间内消灭全部人民解放军 ,便于 6月 2 6日向我中原解放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妄图在 7月 1日前 4 8小时内消灭中原我军 ,并以此为起点 ,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我中原解放军主力按党中央事先批准的计划 ,以秘密、神速、巧妙的行动 ,分东、西、北三路同时突围。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和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震等率中原军区主力为北路 ,向西突围 ,突过平汉铁路线 ,直指丹江边。南京国民党政府得到我中原部队突围的消息已是6月 3 0日夜晚。…  相似文献   

11.
1938年10月,日寇占领武汉,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1938年底,李先念带领160多人的游击大队回到了大别山。几年后,一个拥有130万人口和9万平方公里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鄂、豫、皖、湘、赣5省的土地上崛起。这支部队之所以能够在孤悬敌后的险恶环境中,在日伪、顽军双方的严重夹击下发展壮大,与李先念正确掌握和运用党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既要坚持行军,又要鼓舞战士们奋勇向前。他们凭借喉咙和乐器,给将士们带来欢乐和力量,歌声撒满长征路,这就是长征中的宣传队。他们的辛苦工作,为长征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史料中却极少看到对他们的记述,这是令人遗感的。毛泽东说:“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军队”。我们应该永远纪念长征中的这支特殊部队。  相似文献   

13.
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重重包围,决定分兵南下,朱德率领一部分起义部队首先出发。起义失败后,部队处境极其险恶,敌人大军压境,而部队内部在组织和思想上都相当混乱。面对人心涣散、困难重重的现实,朱德对部队进行了三次整顿,又称“赣南三整”。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0月份,我在人民解放军第61军某团四连任副班长,当时部队在西北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又奉命向四川进军,当时敌胡宗南部队正向四川逃窜。敌人多数是机械化部队,走的是大道,而我军靠的是一双铁脚板,抄小道和敌人赛跑,要想赶在敌人前面消灭敌人,就必须翻越有名的秦岭和大小巴山。部队从陕西省周至县出发,开始几日还有羊肠小道,进入深山之后,根本就没有路,悬崖绝壁,大树缠天,山下还是深秋,而山上已遍地冰雪。有时六七天不见一户人家,饿了吃口干粮,渴了抓把白雪,困了就靠在树下过夜,多数通道被陡立的山峰阻…  相似文献   

15.
1928年9月,中共黄安县委接到情报:敌人开始搜捕共产党员和其家属。县委立即指示高桥区采取措施,疏散革命家属。但李先念的父母与妻子因故未来得及走脱。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11,(5):48-48
1928年9月,中共黄安县委接到情报:敌人开始搜捕共产党员和其家属。县委立即指示高桥区采取措施,疏散革命家属。但李先念的父母与妻子因故未来得及走脱。  相似文献   

17.
1941年9月24日,3500多名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狼牙山,企图消灭我八路军主力。为掩护游击支队、主力部队、党政机关和附近的老百姓共计4万余人转移,7连担任掩护任务。25日中午,完成任务撤离时,6班班长马宝玉挺身而出,要求带领4位战士留下来掩护全连撤离。利用地形,5位勇士奋勇还击,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为了使敌人摸不清部队撤走的方向,他们故意把敌人引向通往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上。  相似文献   

18.
赵凌云 《党史文汇》2000,(11):39-41
三渡丹江 智息风波蒋介石用尽气力要消灭中原解放军,先后动用程潜、刘峙、胡宗南31个旅围追堵截,中原解放军却胜利入陕,且要在这一战略要地建立根据地。于是蒋介石不得不将胡宗南围攻陕北的10个旅调往陕南加紧“围剿”。中原解放军与陕南游击队会师后,合编分散游击,使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又一次成为纸上谈兵的笑料。于是,敌人采取了更恶毒的一手,强化专治,实行暗杀,并对暗杀对象作了调查,下发了《共军中原匪首调查表》,从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到江汉军区警卫团参谋长李贵祥,共计34名。与此同时,胡宗南与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9.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了漫漫征途。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面临的艰难困苦,令常人无法想象:前方有未知的无人区、瘴气毒虫,后面有国民党军日夜的追缴、袭扰;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扫射,脚下是随时可能陷落其中的险滩、沼泽。伤病、饥饿、缺医少药……已经夺走了太多战士的生命,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仍然秉承着顽强的意志,迈着坚定的步伐,相互搀扶着前行。在长征队伍中,有一支部队承担着党中央"耳目"的角色,他们就是通讯部队。有了这支部队,党中央和毛主席就会更好、更及时、更准确地获知敌情,做出正确的指挥判断。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支部队成为敌人千方百计想要打击、俘获的目标。为了不让敌人的企图得逞,这支部队有了一个残酷的工作守则:"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多少战士用鲜血践行了誓言,以致于蒋介石都不得不为这支部队的品格折服。  相似文献   

20.
阿荣 《新湘评论》2002,(4):44-45
1929年3月,罗荣桓随红四军首次入闽。部队到达福建长汀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决定了分兵游击、发动群众的方针。与此同时,为了迷惑敌人,将部队番号作了改变。团改为纵队,营改为支队,连改为大队。罗荣桓所在的三十一团三营改为三纵队九支队,他仍担任九支队党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