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2,(6):1
去年10月下旬,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形成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全面开展社会  相似文献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将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贯彻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一、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把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抓好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对于全面推动“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对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全面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底,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加强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纲要》深刻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方针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即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6.
一、“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补充和加强在“依法治国”的原则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选择和政治价值基准以后,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还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社会主义伦理与道德建设。围绕着“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许多人士,从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和重大举措,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教育而言,《纲要》的实施,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纲要》的影响下,思想政治课将以她独特的教育魅力,闪烁出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去年9月,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系统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很好地反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与实践》2002,(2):23-25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基本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自觉的发展时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纲要》,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纲要》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江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主要内容是:《纲要》共八个部分、40条,8000多字。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一个牢固树立”、“一个大力提倡”,即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方针原则方…  相似文献   

12.
李菊萍 《前进》2004,(11):38-39
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当前,要继续宣传贯彻中央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机关的表率作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经常化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示范、表率和龙头作用。机关干部的特殊构成、特殊身份和特殊任务,决定了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履行《纲要》的特殊意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有关细则的贯彻落实,关键在各…  相似文献   

1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文件,对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结合兴化市的实际,我们对如何从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迫切要求。《纲要》颁布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纲要》为指导,切实加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各级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5.
人事部党组书记、部长张学忠在2月27日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时指出: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具体体现。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新时期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和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6.
在“依法治国”的原则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选择和政治价值基准以后,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社会主义伦理与道德建设,使得“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德法并举是两者本身的客观要求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法律的威慑力、强制力、明晰性是道德规范的必要补充。首先,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非强制性的、主要靠行为者的良心促使其自觉遵守的社会规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企业的贯彻落实,中国职工政研会、中国企业史研究中心和西苑出版社,近日在京联合召开了由全国各地企业党政领导和政工干部近100人参加的“贯彻《纲要》,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董振域 《前沿》2003,(7):29-32
本文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以法制作保证、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重大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伟锋 《观察与思考》2002,(1):36-37,39
<正> 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  相似文献   

20.
扎实开展 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要求,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面向新世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纲领。近年来,我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较好体现了公民道德建设以人为本、重在落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