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8,(3):47-47
购买须知——商品有限价每户每类不超过2台根据对农村市场的调查,彩电、电冰箱、手机是农村普及家电的入门产品,是农民最想买也最先买的,电网、信号网等消费条件在大部分农村已经具备。在农村普及彩电和手机,不但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政策、获取市场信息、学习生产技术,促进增收。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实际调查的资料,分析广东省南海市采取以加速农村信息化建设带动产业更新、经济发展的“超越式”思路对青年成长与团工作变革的影响,提出新的对策建议。“超越式”发展体现在农村信息产业兴起、高新科技产业兴旺、传统行业的新项目出现、传统项目的新技术应用等,使得农村青年的成长环境、背景发生很大变化。农村团组织为“超越式”发展作贡献的建议主要有:农村团建多样化,为增强基层活力作探索;配合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农村青年素质转变;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发挥青年积极性与潜能;开展义工服务,稳定人心与稳定社会;将农村团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考核系列。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9,(4):F0002-F0002
农村要发展,信息少不了。目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正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完善民主管理、培养新型农民、填补数字鸿沟都离不开通信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互动     
《农村青年》2006,(8):63-63
我是一个农家妇女,也是《农村青年》的一名老读者。我很喜欢这本杂志。结婚前我爱看,成家后我还是看。它道出了我们农村人的心声。它为我们农村人想点子、出路子、传技术。前些年俺村很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均耕地又少,农闲时节一到,村里人便无事可做。后来《农村青年》让俺脑子开了窍,长了见识。俺带头养起了牛羊。头一年挣了1000元。村里人看俺挣了钱,也都跟着养起牛羊来。现如今俺村家家是牛羊满圈,人人有活千,也不出门打工了。俺感谢《农村青年》办得好,给俺村指了一条致富路。可是俺还想求编辑一件事,请帮俺在贵刊上登个广告,好让俺村的牛羊尽快找到销路,卖个好价钱。谢谢!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8,(4):64-64
读者朋友:您好!2008年的杂志与您见面了。本着真诚为读者服务,为广大农村青年服务的精神,编辑部一直在努力追求与探索,力争将最实用、最精彩的内容奉献给读者。今年的《农村青年》杂志您是否感到满意,您还有哪些建议和要求,请及时地告诉我们,帮助我们共同把这本杂志办得更具特色。凡填写调查表的读者,都将成为“忠实读者俱乐部”成员,享受发稿和信息提供等多方服务。同时,我们将从中抽取100名幸运读者,赠送印有“农村青年”字样的文化衫一件。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6,(1):50-51
2004年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实施新职业定期发布制度,当时共有330多个国家职业标准。当年,劳动部分两批发布了19个新职业。2005年,又分三批发布31个新职业。总计共分五批发布了50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是根据大量职业活动信息资料的统计整理,经过专家评审和对社会公示最终确定的,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的需求发展方向。在2005年新发布的31个新职业中,有一些需要专门的文化知识背景,不一定适合于大多数农村青年,但也有一些对文化教育程度要求不高,当前劳动力市场又十分需要的新职业,也许会成为农村青年不错的职业选择。这里,我们特别选择了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3批31个新职业中比较适合农村青年的部分职业进行专门介绍,供在新年里准备外出打工大干一场的读者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备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然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面向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本着带农民致富、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多年来不懈追求。以一种全新的方案较好地解决信息到户这一关键问题。为实现我国农村“信息村村通,户户通”。促进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6,(11):64-64
在2006年《农村青年》杂志宣传发行工作中,各地团组织紧密配合,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对共青团北京市昌平区委、共青团天津市蓟县县委等66个团委进行表彰。受表彰的团委,积极协助办刊,发刊,用刊,为促进《农村青年》的办刊工作,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推动农村团的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受表彰的团组织再接再厉,做好2007年《农村青年》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同时也希望各级农村团组织加大《农村青年》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力度,共同促进《农村青年》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农村来又回到农村去 1979年,吴艳出生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的一个贫穷农村家庭,农村的贫穷与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她的童年生活充满苦涩与忧伤。为了心中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李保 《农村青年》2014,(10):56-58
近日,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截至2013年底,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量为163.26万个,可见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日渐壮大,其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凸显出来。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缺失后对子女成长的可能影响问题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分析,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家庭、学校和社会3个系统要有机整合和互补,尽可能使因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为农村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农村青年》2010,(2):44-45
全国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于2010年1月15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安排和进一步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2010年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总的原则和思路是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青年思想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媒介素养赋予人们信息社会的生存之道,且关乎全民素质的提高。在媒介素养教育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之时,身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双重边缘群体——农民工,也急需开启媒介素养教育之门,藉此找到信息社会的路标,有效利用大众媒介,推动自身继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胡晨 《农村青年》2007,(7):43-43
与《农村青年》初相识时,我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在农村这块广博的土地上走过了8个春秋。回头看看与《农村青年》相伴走过的路,我觉得,与《农村青年》的相识真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邂逅,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幸运。  相似文献   

15.
新乡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市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把全市农村初步建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村新社区,实现全市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集中精力做好占大多数的农村青年工作是团唐山市委多年来努力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化。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南。明荣知耻,摆脱愚昧,走向文明,实现富裕是新中国农村几代人梦寐以求美好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青年既是建设实践和教育活动的接受者,同时又是最终的受益者。目前唐山正在开展的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团市委深受启发,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实现我市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达到参与建设和实践育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7.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3,(4):1-2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表示,我国半数以上老年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将在农村地区提前出现。陈传书建议,要创造条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能动作用,尽量不让老年人脱离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理想的养老布局是,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06,(2):38-38
农村青年离开家乡进城打工是时代的大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离开家乡的人,脑筋活络一点,选准机遇在农村开家小店也能发财。有这样一些行业可供参考:第一,开一家旧家具店。目前,城里人将一些过时的旧家具以低价卖掉,而这些旧家具在农村却不过时,出售也非常抢手。如果把在城里收购的旧家具运回农村出售,生意肯定红火。第二,开一家流动修理店。如今农村的VCD、彩电、冰箱、洗衣机以及各种农机具如果坏了。往往耍跑很远的路送到城镇修理部去修理,实在不方便。若办一个流动修理店,有一部小型的人货两用车,带上维修工具和零部件上门服务,肯定会大受欢迎。第三.开一家乡村风味饭店。  相似文献   

19.
乡村学校是乡村的文化中心,是一个村庄的未来所在。留住乡村学校,就能留住农村教育的根、农村现代化的希望,就能留住乡村文化的灵魂。遗憾的是,近年来,一些学校和农民的“疏离感”在加剧。最具杀伤力的,就是在全国进行“撤点并校”。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农村小学数量减少52.1%,初中数量下降26.19%。在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创刊三十周年,我爱了它十七年。为什么还有十三年没有爱上,是因为我没有接触它。没有接触,就没有相识。没有相识,就没有相知。如果每年的报刊订阅目录,能见到《农村青年》这样一句广告词:如果你是农村青年,或者你曾经有过农村青年的经历,你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精神的抚慰,获得精神的重生……我敢断定,它的订阅量一定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