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法论的成熟程度是判断学科独立性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公共行政学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规范的、严谨的方法论的匮乏.美国内布纳斯加大学杰伊·D.怀特教授和密苏里大学盖·B.亚当斯教授所主编的<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一书,从方法论构建的角度对如何实现公共行政的知识增长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为我们了解公共行政研究的现状,建立研究的恰当方式、质量标准和认识论基础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依据.该书作为探讨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论的集大成之作,对我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方法改进和质量提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直至当前的和谐社会之诉求,现代化始终是萦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公共行政现代化是其应然维度之一.现代化从"器物"到"政制"直至社会精神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这一结构性的深化历程,更昭示了公共精神正是公共行政现代化须臾不可"缺场"的价值向度.实际上,从公共行政自身发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双重维度去探究和反思公共行政的现代化现象,我们也发现公共精神不断地从边缘向中心位移,从"遮蔽"状态走向"解蔽".其中,公共行政现代化所涵摄的民主理念、公正理念、契约精神、公共服务精神以及和谐、科学的发展理念等公共精神既是公共行政现代化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骨核与价值引擎.一种多元宽容、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社会公共生活能够得以形成和延续必须以发育良好的公共精神为其基本精神质料和社会价值支撑.我们需要从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开新传统公共精神资源,大力培育公民社会、拓展公共治理的实践参与,加强公共意识教育、提升公共理性水平等几个方面努力来促进公共精神的化育与养成.  相似文献   

3.
发现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学术研究的归宿,而研究就贯穿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公共行政学研究必须关注真问题与假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原始问题与衍生问题、国际问题与本土化问题。问题研究,对于促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认为,提升公共行政学问题研究的质量,从根本上还取决于它有没有真正一流水准的行政学者,取决于行政学者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否。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的关系:一是公共行政学问题研究与价值判断的关系,二是公共行政学问题研究与理论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共行政学得以恢复与重建,并逐渐确立了其应有的学科地位,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院校公共行政学科学院化,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专业性学术组织蓬勃发展,创办了一批专业学术期刊,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范式不断转换,研究方法不断改进,话语体系不断构建等。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共精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没有形成完备的本土化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结构性失衡、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等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过,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要立足现实,及时回应和满足社会变革的需要,创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话语体系和本土化的公共行政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从整体性的视角对公共行政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根据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将公共行政学功能性地划分为管理、政治与法律三大途径;强调对公共行政中的三种途径的有效整合;提出了美国公共行政未来的走向.该书在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即三途径的功能性划分与政治体制的结构性划分在对应性方面存在着逻辑矛盾;三途径的多元主义倾向容易使其陷入相对主义境地;三途径划分本身存在缺陷;没有真正实现三途径价值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6.
苏曦凌 《行政论坛》2011,18(2):58-62
行政决策非理性维度研究的思想背景包括理性观的进化、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公共行政学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学术价值集中体现为这一研究是对行政决策的理性维度研究的重要补充。综览现有研究成果,需要在人性假设、致思取向、研究思路等方面予以改进。建立在对其思想背景、学术价值、理论基础的分析、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行政决策非理性维度研究框架的构想,主要包括:行政政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逻辑起点,行政政策的非理性研究的理论假说,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基本内容,等。  相似文献   

7.
公共行政伦理的历史演进与时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公共行政伦理学在美国兴起的学术背景,回顾了公共行政伦理研究的历程,强调了当代中国加强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认真思考和探讨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道路,是公共行政学研究者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对2001~2013年间发表于国内八本学术期刊上的4659篇公共行政学论文进行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作者的特点、研究对象、研究资助、研究分布、研究重要性、研究目的性、有无理论检验、研究方法、因果关系等方面。在评估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当前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与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差异。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定位于"中层理论"的研究,关注公共价值,重视技术理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重点研究现实问题,重视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行政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行政的道德责任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长期以来,人们仅仅看到了公共行政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但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公共行政的道德职能问题,而是把道德的问题归结为社会成员个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中去.实际上,公共行政的道德责任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公共行政其他职能得以充分实现的前提.公共行政道德责任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和提供交换正义,公共行政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将会促进公共行政全面的道德化.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共行政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其方法论在整个公共行政研究中还处于薄弱地位.改进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培养研究个体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形成反思自觉;采用合作式、开放式的研究,形成研究合力;采用多元化的、交叉式的研究视角.遵循科学的研究规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视实证研究;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解决研究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