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5,(4):30
干旱是我国影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干旱是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主要是在高气压长期控制下形成的.高气压常占据很大的空间,故干旱往往波及广大地区,即所谓"干旱一大片".季风反常,是造成我国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业干旱的成因、指标、时空分布和防旱抗旱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干旱的成因、指标、时空分布和防旱抗旱对策冯定原,邱新法(南京气象学院)农业干旱系指农业生产季节内因长期无雨,造成大气干旱、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无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截至目前,尽管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作过大量研究,但...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业洪涝灾害成因及减灾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涝灾害是甘肃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突发性和急剧涨落的特点.在短时内往往淹没大片土地,冲毁良田、村庄和城镇,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时形成毁灭性的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笼罩范围和灾害损失相对我国东南部要小,但由于该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大,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洪涝与干旱一起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气象灾害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准确识别这三种主粮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灾害情况和受灾程度,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能力意义重大。一、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现状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接影响而造成危害的各种气象灾害。农情调度将气象灾害分为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和风雹灾害等。  相似文献   

5.
谢卫国 《中国减灾》1998,8(1):39-42
湖南省农业灾害状况和减灾对策谢卫国(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湖南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省,深入研究有效的减灾措施,对于减轻灾害损失,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尽快跨入农业强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湖南农业自然灾害状况湖南年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并发干旱、洪涝、冰雹、山...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除现代活火山活动外,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低温冷冻、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阿荣旗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2003年是特大干旱绝收年;2004年又是干旱、洪涝、风雹、病虫、鼠害多种灾害并发的欠收年,仅春荒期间灾民缺粮人口就达到12.34万人,占全旗农业人口总数的47.8%,被民政部列为重点监控地区.这对于一个财政收入80%靠农业的旗来说,其春季灾民救助工作难度很大、但这个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千方百计进行抗灾自救,并取得了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频次高、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另外,气象条件的变化还常常引发许多次生灾害。资料统计表明,在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60%以上。从1991年全国自然灾害核定的情况来看,由于暴雨洪涝、干旱以及台风、雷暴和冰雹、冷冻害等造成的损失最大。这些灾害都是因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保护人民,振兴中华,不断提  相似文献   

9.
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北方的很多省区旱灾十分严重,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很多事实已经充分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和增强自然灾害的危害,这一点至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事实说明,自然环境本身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出现一些变异,这是正常现象.假如人类采取的措施得当,就能应对自如,并不会成为灾害,或者即使成灾,危害程度也能限制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相反,如果人类采取的措施不得当,就会加重灾害的损失程度.比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多及相对集中,生态环境恶化及高风险区的开发等,都会增加灾害的程度.如前几年,湖南洪涝灾害损失增大很快,而暴雨和洪水并没有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湖泊淤积和围湖造田,农业生产及活动区域向湖区发展等原因造成的.我国北方近几年的干旱情况又怎样呢?根据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看,我国北方的许多地方,年降水量总的趋势的确有一些减少.但是,减少的数量是有限的,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在多年平均值的上下波动.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感到这几年特别干旱呢?而且干旱的形势似乎还十分严峻?这大概是由于自然和人文等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0,(8):13-13
福建气候、地形和水系复杂,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属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暴雨、高温、台风、雷电等气象灾害频发,并引发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1.
宁夏“种草养畜”的减灾模式,对于研究干旱地区的减灾工作,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充分认识在我国干旱地区开展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发生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类灾害,即洪涝、干旱和地震。需要指出的是,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干旱在给农作物带来损失,影响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问题更加突出,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研究我国广大旱灾区的减灾和救灾问题,保障旱区人民…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和南方一些地区频频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灾害尤为突出,农业损失十分严重,甚至使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重新陷入贫困.虽然各级政府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广泛的补偿和救济,但限于财力,不可能对所有损失都给予充分补偿.因此,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制度,解决严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这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因其位置、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一年四季多发气象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大雪、干旱和酷暑、冷夏、浓雾和冰雹等,其中台风、暴雨和暴雪给日本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电力以及农业等带来的影响最为严重。饱受气象灾害之苦的日本人非常重视气象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正日趋尖锐。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干旱缺水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干旱灾害的特征及其影响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发生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大旱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我国的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持续性特…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政报》2007,(8):25-2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  相似文献   

16.
王秀山 《中国减灾》1994,4(4):44-44
1994年第二季度自然灾害概述1994年第二季度,异常天气较多,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风雹、冷冻、台风、地震等灾害均有发生。其中以干旱、洪涝和风雹危害最重。各类灾害共造成2000万人受灾,死亡2088人,伤3.8万人,被洪水围困598万人,紧急转...  相似文献   

17.
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仍然是21世纪中国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为100多亿美元;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水利三大灾害的主要矛盾已经转移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方面。新世纪的中国水利将由工程型水利转变为资源型水利,将水利的战略重点逐步转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岳。  相似文献   

18.
我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是指因干旱、大风(沙尘暴)、寒潮、暴雨(雪)、冰雹、霜(冰)冻、高温、低温、雷电、大雾、干热风、连阴雨等造成的灾害。为防御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相似文献   

19.
1.灾情概况 2月份,我国相继遭受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其中,西南大部、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秋冬连旱,西北、西南、华北中南部、黄淮及江淮北部发生大范围雨雪灾害,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此外,云南、西藏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多灾易灾省份.近年来,浙江省先后遭受了洪涝、干旱、风雹、台风、滑坡泥石流、地震、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年均因灾成灾人口1322.4万人次,农作物成灾面积54.7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7亿元.尤其2004年"云娜"台风、2006年"桑美"台风、2007年"罗莎"台风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灾害,浙江省民政系统积极探索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灾害应急体系,较好保障了灾民基本生活,促进了灾区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