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27)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现代大学的灵魂。而文化自觉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理应是现代大学文化进行反思的新视角和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走向。新时期建设大学文化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体现在对大学文化历史地位的清醒认识、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甄别能力的有效提升和文化使命的勇于担当四个方面。用文化自觉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并以此不断强化大学人的人文素养是大学实现双赢目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凝聚了民族团结共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以中国梦凝聚思想共识,文化自觉是基础,文化自信是关键,文化自强是根本。培养文化自觉,在中国梦的航程中明确方向文化自觉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知、规律遵循和责任担当,体现为一种内在的自我发现和外在的向往追求。社会的发展,首先是文化  相似文献   

3.
武小靖 《学理论》2013,(15):3-4,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概念出发,论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在分析了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0)
文化自觉是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要树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陈颖 《学理论》2015,(5):259-260
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文化崛起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要求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大学生文化自觉缺失的原因在于其对中国历史了解不足,缺乏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不高。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方法如下:主动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5)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是国家战略,转型发展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文化自觉。从文化自觉的视角说明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更新理念,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1)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科学文化也日益繁荣,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虽然科学文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但其仍游离在以人文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之外,发展程度较低且存在一定的误区。鉴于此种状况,明确两种文化的发展趋势、发展途径如下:打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元结构;改革教育模式,文理并重;发展综合学科、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时代命题,应辩证地分析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繁荣的关系,揭示文化自觉的价值隐喻,从民族复兴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文化自觉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的驱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觉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提出来的。文化自觉从基本词义上看,所表达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文化方面的自觉程度。从历史来看,文化自觉经历了个体文化自觉、群体文化自觉和人类文化自觉三个发展阶段,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身也表征着人类文化自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追求的文化,其深刻内涵必须在当代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环境问题构成了生态文化生成的重要动力。从内容上看,生态文化不但是传统文化继承和扬弃的结果,更是在人文文化引导下科学文化的纵深发展,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互相监督、共同构建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中,逐步培育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梳理几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发现,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突出表现在多个方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坚决巩固主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线上的基本经验;批判继承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大胆吸收是中国共产党对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创新发展当代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充分学习借鉴、继承发扬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立足于、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公报中有三个方面的表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府层面提出的文化建设,是大文化背景下主流文化的构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强国之梦的必要路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建设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文化;文化强国不是少数特定文化人的特殊任务,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义务,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具有全局的意义。鉴于此,公安院校人文课程应以高度的自觉意识担负起文化建设的重任,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为学校文化精神建设及公安文化建设铺垫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邱连波 《民主》2012,(5):17-1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也是文化发展的目的与旨归。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其所肩负的文化使命的高度自觉。以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以文化的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发展质量的指标,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以人为本"视阈下的文化强国建设,要提升文化自觉,推动文化自立,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上的自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谐文化要求从文化的战略高度审视和谐社会,要求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要求一元主导与多元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青年文化创造力衰微的现象十分突显:青年文化理想缺乏,文化批判能力不足,文化自觉意识不强.必须通过培养文化创造力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即用崇高的文化理想激发青年的文化创造力,用自觉的文化批判实现文化创造力的发展,用高度的文化自觉保障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破解现代文明发展困境的时代主题。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不仅影响了各自的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比翼齐飞”,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经立芳 《求知》2013,(8):42-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广泛最便捷的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处理好文化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