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陶副县长帮我们筹资修桥、建设拦河坝、搞危房改造和屯内道路硬化,出谋划策引导村民发展养蚕、种果等产业,农民大幅增收,如今大部分农户建了楼房,买了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重楼村中村屯65岁的村民莫龙烟如是说。莫龙烟口中的陶副县长,叫陶传友,是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干部。2010年5月,中央组织部与财政部选派他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从今天开始,我就是环江人了。"在环江  相似文献   

2.
罗宝益 《当代广西》2012,(13):54-54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力开展"阳光惠农"工作,以各种公开、公示、透明运作的方式,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创新载体以点带面去年9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大才乡为试点,以"十五个一"为载体,  相似文献   

3.
“漂亮,真漂亮!”所有走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平治屯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平治屯位于省道205线环江至德胜二级公路旁,是进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第一屯”,有环江“南大门”之称。  相似文献   

4.
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坚持夯实基础"学"、抓住关键"做"、学做结合"促",使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开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分类施策"学"筑牢思想基础"微信平台在线学习真方便,可以在家里或者田间地头随时随地学习。"6月3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毛苗瑶党支部书记韦金荣边看微信边说。  相似文献   

5.
正苍茫的远山、起伏的峰丛、弯弯的山道、稀落的山居,构成了美丽却又偏僻落后的山区图案。在桂西北大石山区的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东南部,初次听到"可爱村",让人会心一笑。然而,以前的可爱村并不可爱,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和群众缺粮缺钱的极端困境,让人感叹:"可爱村啊,你太不可爱了!"  相似文献   

6.
正"把最能‘打仗’的人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把123个县直单位负责人放到143个定点帮扶联系村担任"大村长",啃掉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批硬骨头,为整县高质量脱贫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基础和坚强的组织保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百祥村洞王屯的11户村民约50人,祖辈都是从邻村卫星屯搬迁而来,因此两村此前一直往来甚密。然而,12年前,由于600余亩的林地纠纷,此前一直交好的两屯群众,忽然剑拔弩张,关系逐渐恶化。近年来,两屯的脱贫摘帽工作遭遇"肠梗阻"——因为纠纷,洞王屯道路硬化项目无法落实,两屯公益林补助款迟迟不能发放。  相似文献   

7.
正陈双村位于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是个多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全村集居汉、壮、毛南、苗、瑶、水、布依等11个民族,共有905户3280人(其中移民396户1720人),27个自然屯中有19个是移民屯。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陈双村各族群众积极发展甘蔗、水稻、桑蚕、水果等主导产业,村子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模范村,谱写了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2020年5月上旬,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整族脱贫作了重要指示。环江脱贫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的精神提振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环江把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紧密结合,整合各种资源,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战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7,(21):F0002-F0002,1
莽莽苍苍的云贵高原南麓,孕育着一片4572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这便是全国惟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自治县,辖6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148个行政村,总人口40.3万人,唇住有毛南、壮、汉、苗、瑶等13个民族,其中毛南族人口5.89万人,占总人口的14.62%。  相似文献   

10.
正"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走进这个掩映在群山、河流、稻田、花海之中的毛南族发祥地——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目光首先被文化长廊里《十谢党恩》的歌词吸引,让人不禁想要去追寻歌词背后的故事。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在  相似文献   

11.
韦明芳 《当代广西》2007,(15):55-5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始探索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环江县的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迄今该县除安置本县贫困群众外,还接受了都安、东兰、大化三县(自治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近6万人,成为广西最大的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县,其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七一”前夕,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党委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一殊荣,是自治区党委对大才乡党委创新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1959──1960年环江县灾情和党所采取的救灾措施李邦本1959年冬至1960年春,环江县(现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发生了一场因严重缺粮造成病饿死人的灾难,本文仅就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灾情及党所采取的救灾措施作些阐述,旨在以史为鉴。一、灾惰发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正春风得意迁新居,欢天喜地过大年。春节期间,在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毛南家园二区安置点4栋403号房,谭杨记一家刚刚搬入新居,家门口春联红彤彤喜气洋洋,锅里腊肉热气腾腾,他的女婿在厨房忙里忙外,外孙女在宽敞的客厅中雀跃,一家人和帮忙的亲戚正围在火锅旁吃团圆饭,大家有说有笑。"今年在城里过年真是大不一样!"谭杨记抿一口酒乐呵呵地说,他不时抬头环顾一下宽敞明亮的新居,感觉十分满意。谭杨记原来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  相似文献   

15.
正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习近平"嫂子好,忙着做饭呢。味道可真香咧!"1月15日18时许,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达科村沙黑屯村民邹安技正在做饭,驻村工作队员梁文汉和邹芳棉一进屋便打趣道。看到梁文汉和邹芳棉进屋,邹安技热情  相似文献   

16.
让山遇见海     
莫景春 《当代广西》2023,(19):62-63
<正>山高险,海远遥。深藏在九万大山里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群山环伺、莽莽苍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门就能见到山,走的是山路,爬的是山坡,耕的是山地,唱的是山歌,喝的是山泉……山上瓜果飘香。山里的空气温润,清新宜人,远离污染。长出的沃柑、金橘、柚子清甜可口。金秋时节,漫山遍野全是果子,沉甸甸地坠于枝头。路过的人都可以随手摘下几个,尽情品尝那令人赞不绝口的甘甜。  相似文献   

17.
地处云贵高原九万大山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国务院1986年确定的全国重点扶贫县之一。毛南族是人口在十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的直接领导与重视下,这个在深山中既无沿海优势又无沿边条件的少数民族扶贫县,多年来海外联谊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为人称道。连任两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的黄春兰,带领部领导班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统战干部和广大统战成员一道,精诚团结。筚路蓝缕,在看来因地处深山而难于有所作为的海外联谊工作中,深情投入,以情感人,喜获不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正再接再厉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韦睿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当代广西》在第12期推出《毛南族,脱贫啦!》专题,深刻反映毛南山乡群众勤劳奋斗、脱贫奔小康的奋斗征程和辉煌成就。读了系列文章,笔者作为环江人,为这些年毛南山乡的发展巨变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9.
罗宝益 《传承》2012,(9):35-35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以推行"阳光惠农"工作为载体,对如何抓好强农惠农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选好载体,以点带面,着眼于四个"进一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20.
卢伟益 《当代广西》2012,(14):47-47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人们都在传颂着一个感人的故事:环江公安局驯乐派出所民警七年如一El,不问断义务扶持弱智残疾特困户陈干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