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从经验法则的概念入手,厘清了经验法则的起源和限定,进而讨论了经验法则的具体类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经验法则的三种功能:"启发性"功能;"认识性"功能;以及"证明性"功能,并就如何运用经验法则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孙维萍 《证据科学》2009,17(2):162-173
本文从经验法则的概念入手,厘清了经验法则的起源和限定,进而讨论了经验法则的具体类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经验法则的三种功能:"启发性"功能;"认识性"功能;以及"证明性"功能,并就如何运用经验法则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3.
经验法则之于法官认定事实意义重大。然而自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正式明确经验法则的法律地位以来,十余年的司法实践并没有使它成为坚实的“法言法语”印入法官脑海,反而陷入诸多适用困境,适用数量严重偏低,适用质量十分欠佳,修辞意义大于论证作用,华而不实的现象较为突出。如此情状既有法官素质的羁绊等主观原因,也有经验法则的掣肘和司法环境的阻滞等客观原因。为使法官远离事实认定的“自动售货机”,在微观层面,需要重构三类适用模式———指引模式、论证模式、中介模式,重塑“反思平衡”的思维方法;在中观层面,需要引入民主机制增强交流,完善程序控制加强规范,推进经验法则的案例化、类型化与体系化;在宏观层面,需要大力提升法官素养,使之兼备法律人“出世”和普通人“入世”的品格,还需构建宽容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理性、负责、温和的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4.
经验法则及其诉讼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海 《证据科学》2008,16(4):418-431
经验法则是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所获得的有关事物性质、状态及事物间联系的知识,它是在特定时空范围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现象;诉讼认识中运用经验法则获得对案件的认识,既反映了一般经验知识在认识中的普遍作用,也体现出诉讼认识的任务和目的的特殊要求;经验法则的诉讼功能与诉讼证据制度和诉讼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在大陆法系诉讼认识中,它既是认识案件事实和法律解释的依据和推理的前提,也是制约法官心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所谓经验法则,是指人们从生活经验中归纳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或属.陛状态的法则或知识。”在国外,学者们基于其不确定性的内涵,又将其归纳为如下一种认识:即经验法则“是一个来源于一般性确定性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一般性法则”。经验法则虽然是人们认识事物不可或缺的一种知识,它的确客观存在,但是它本身并不像规律、定理等“法则”具有精确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6.
经验法则是司法证明中的一项基础性法则,大陆法系司法证明理论对其进行了概括论述,其理论形态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抽象性。英美国家的司法证明学者在“涵括”概念下也具体探讨了经验法则相关的内容,与大陆法系学者对经验法则的概括论述有所区别,英美学者在阐述“涵括”理论时,更注重其在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评断以及具体司法推论过程中的方法论和工具作用,为我们研究经验法则的内容、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7.
经验法则是指人们从生活经验中归纳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或属性状态的法则或知识。经验法则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具有证据评价、事实推定以及法律解释的功能。由于受法官主观水平的影响,加之经验法则适用制度的不完善,经验法则在司法审判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从确立法律规范、完善质疑和上诉程序、明确经验法则标准、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及保障当事人证明权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经验法则的适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贞明 《证据科学》2011,19(2):175-182
经验法则是指人们从生活经验中归纳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或属性状态的法则或知识.经验法则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具有证据评价、事实推定以及法律解释的功能.由于受法官主观水平的影响,加之经验法则适用制度的不完善,经验法则在司法审判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从确立法律规范、完善质疑和上诉程序、明确经验法则标准、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9.
经验法则作为约束法官自由心证的一种客观存在的不成文法则逐渐受到司法实务界与学术界的重视。但如何准确适用经验法则,特别是在涉及专业问题的新型案件中准确适用经验法则认定案件事实,仍然是民事诉讼学者探讨的课题。本文从经验法则的概念入手,对经验法则的分类进行探讨,在明确经验法则分为一般经验法则与特殊经验法则的前提下,对民事诉讼中如何运用特殊经验法则认定案件事实进行了论证,并对我国审判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运用特殊经验法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毕玉谦 《证据科学》2011,19(2):133-143
在审判实务上,无论是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还是选择适用法律,均离不开经验法则.经验法则在盖然性上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法官对待证事实形成心证的状态,也影响着法官对于证据的自由评价.在认定案件事实上,经验法则与相关证据在功能作用上既相互关联,又互为区别.法官自应有一个对经验法则进行发现、认知、选择、判断和采纳的过程,并应密切关注其妥...  相似文献   

11.
Law schools attempting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a more global practice are generally advised to tailor a law curriculum to their individual resources. When offering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some law school programmes have pedagogical advantages arising out of a mixed legal heritage, such as McGill Faculty of Law’s transsystemic approach. What does the transsystemic approach entail, and can aspects of the transsystemic approach, which is grounded in Québec’s bijural and bilingual context, be practised at national-focus law schools? In order to consider this question, the author observed classroom dynamics in first year transsystemic courses. The McGill experience cannot be imported, but its pedagogy offers key lessons for common law national-focus law schools, including the need to make alternative visions of law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12.
欧美金融隐私保护法律制度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建珊 《法学论坛》2007,22(5):77-82
欧美金融隐私权保护由于不同隐私保护体系而显得区别很大.欧盟综合性的保护方式为金融隐私权提供了较高的保护水平,但是实践中各国适用并不一致.美国单独立法的方式使得其金融隐私保护错综复杂,市场力量、行业自律也在保护金融隐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金融隐私立法应参照欧美法律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王雄飞 《河北法学》2008,26(6):181-187
首先研究推定的各种涵义,提出推定的基础是经验法则。然后集中分析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概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事实推定的实质是推理或推论;法律推定源于事实推定又高于事实推定,是在事实推定的基础上渗入了法律价值和政策需要,从而将事实推定的单纯经验逻辑上升为法律逻辑;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具有泾渭分明的区别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推定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电子商务法评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美国各地及企业集团的利益之争 ,是美国目前电子商务立法分歧的重要原因 ,而立法的统一化 ,则是其电子商务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通过联邦立法 ,还是走统一州法的道路。在借鉴美国电子商务法的经验方面加州的技术中立原则和尤他州的政府干预方法 ,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修改与完善《农业法》若干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河  李军波 《河北法学》2007,25(2):23-28
基于现阶段国家保护、支持农业的理念及产业政策的确立和现行<农业法>指导思想、体例结构与重要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与并结合我国国情,分别对现行<农业法>中的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村金融、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法律制度的完善或重构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西方前近代社会历史中城市法制度的独特性质及其后来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认为从西欧社会城市法制度的经验看 ,市场、城市和法律三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其中城市法使市场和城市具有了一体性的内在关系并同时使城市成为自治实体 ,这正是使市场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关键。同时城市法制度的最终发展又走向极端 ,从而又成为统一市场形成的障碍 ,进而由民族国家取代城市而统一市场 ,城市法的使命终结了 ,近代法开始兴起。  相似文献   

17.
侵权责任法是借鉴外国侵权行为法和总结我国经验的新成果,是民法通则创立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立法模式的延续和发展。将来侵权责任法会成为民法典的独立的一编,现在需要协调侵权责任法与民法其他部分特别是民法通则及物权法的关系。侵权责任法从债法分离出来以后,与债法还有一定联系。侵权责任法将传统民法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变革为多种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其归责原则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物权法第三章规定的物权的保护方式有些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责任方式重合,应当将物权法第三章的有关规定理解为引致规范,适用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关于空间权的性质与立法体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祥健 《中国法学》2002,(5):102-108
以立体方式利用土地 ,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普遍趋势。由此 ,空间权制度得以在各国法律上相继建立。我国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 ,应借鉴各国的立法例 ,对空间权制度作出规定。本文认为 ,空间权并不是一项单独的用益物权 ,而是对一定空间上所设定的各种空间权利类型的抽象概括 ,其具体性质如何 ,依其设立目的的不同而定。为此 ,应将其置入与其设立目的相同的用益物权章节中一并规定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raws from his own experience as a doctor in describing the issues the uninsured patient population faces. Pointing out that neither the U.S. Constitution nor case law provides a positive right to health car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parameters of federal health care funding and ultimately concludes that universal health care cannot be fully achieved in the 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