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间自有真情在唐盛国,胡善传在省建一公司综合厂,职工黄业保夫妇精心照顾病中的邻居老太太的事迹在群众中传为佳话。魏有珍老太太今年七十有五,家住合肥市蜀山镇,与黄业保夫妇是邻居。魏老太年轻时就守寡,唯一的女儿信佛出家。平日老太太种地、收割、洗衣都是黄业保...  相似文献   

2.
孟勤 《民主与法制》2011,(21):34-34
我的十几年的邻居老太太,是美国生美国长的爱尔兰裔后代,和蔼可亲,时常和我聊家常。老太太今年79岁,55岁退休,退休前在一公司做人事部专家,一生未婚。她在波士顿近郊有个一层三室两厕的别墅,约250平米。最近说起她的日常花费,觉得她的情况在这里可能有共性,就列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美国老人的每年基本花费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2001年6月2日晚,李某(女,26岁,初中文化)因与丈夫申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李提出:“不给钱就离婚。”申被迫到二楼不具备住宿条件处安歇,随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申某系上门女婿)。申不得不借宿邻居和其他村民家达半月之久。而那些让申某临时居住的邻居和村民也成为李某及其父亲的谩骂对象,邻里关系十分紧张。6月17日,申某见家内电饭锅里有少许米饭,盛出便吃,遭到妻子李某的辱骂。申拿上电饭锅到村委会述说,李某追上夺下电饭锅并殴打其头部数下。由于是在街道上公开殴打申某,不少村民见状进行劝阻,同时,…  相似文献   

4.
报载我国一代表团访问德国,我驻德机构为欢迎国内客人,在饭店设晚餐招待。代表团用餐时,邻桌有4位德国老太太也在用餐,她们每上一道菜服务员即分成4份,吃完了再上一道,一连几道菜都这样分吃完。代表团吃完饭将离开时,4个老太太走了过来,由于不懂德语,无法交流。后来一位老太太讲了英语,才有人听懂了她们的意思,说还有那么多菜未吃完,剩下的得吃光才能离开。我方成员向她们解释:饭菜已付钱,而且也吃饱了。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冈南居委会一个普通的居民大院里,居住着不同姓氏的五户人家。巧的是,这五户人家女主人名字最后都有个“英”宇。她们多年同住一个大院,祖孙三代人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年年被县、镇评为“五好家庭一标兵。40多年前,姜凤英随着迎亲的花轿来到这一并不宽敞的大院,成为这里最早的年轻玄主人。随后,和她差不多大的黄秀英、许正英、秦正英、孙凤英这四个姐妹,也相继来到院里,她们成为门对门、门挨门,朝夕相见的邻居。40多年来,这五户人家和和睦&,无论四户人家白天上街买菜或外出办事,从不关门上初,因为米外出…  相似文献   

6.
邻居维尔克斯太太是我祖母30多年的敌人。我不知道她们之间的“战争”开始的原因,我相信她们自己也不会记得战争是缘何而起了。  相似文献   

7.
龙钢 《今日上海》2008,(8):46-47
“民生工作是街道工作的重要方面,把老百姓关心的事办好了,我们的工作也就成功了。”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芦雷不无感触地说道。作为虹口区最“年轻”的街道之,又是以居住为主的街道,如何做好民生工作成为了街道领导一直牵挂在心的事,也是街道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凉城新村街道推出了一系列民生工作新举措,让老百姓不出小区就能办成各类社区事务。老百姓在感受到了街道在为他们实实在在办事的同时,也由衷地称赞街道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改变,坐等市民上门的现象已被下小区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困难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罗蔚 《公民导刊》2013,(9):27-27
<正>98岁的余云芳住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小湾社区,常年独居。她如果感冒头疼或是家里的电灯泡坏了,只要按响床头的爱心呼唤器,不到5分钟,邻居屈大芳就能赶来帮助。黄桷坪街道属传统老工业区、城乡结合区,下辖8个社区,住着不少空巢老人。自2006年起,街道就成立了爱心呼唤服务队,发动居民结对照顾邻居老  相似文献   

9.
予人玫瑰     
人生道路,你说有多艰难就有多艰难。 有平坦的时候,也有崎岖和坎坎坷坷。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正确地对之待之。当然,也少不了周围环境的配合和友人的支持。 记得读过这样一则发生在外国的小故事。 一个善良的老太太,眼看隔壁失恋的小伙子十分痛苦和悲伤,于是,每天都花十来个美元,请花店的小伙计送上一束火红的玫瑰花。这个小伙子在如期到来的鲜花中,得到了生的勇气,增添了爱的自信。终于有一天,他在找到自己的爱侣时,也晓得了天天坚持给他送花的是隔壁的邻居老太太,一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10.
吸毒女借钱不成打死七旬老太2001年3月12日10时许,一座住宅楼里。70多岁的王老太一个人在家里休息,忽然听到叫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熟人小白。小白是女儿的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奶奶,我没钱了,您老借我200块行吗?”“我女儿中午就回来,借钱你找她。”想起女儿曾经说过小白现在吸毒,老太太语气中就带出些斥责,“你甭找我借,我也没钱,你赶紧走吧。”“200块钱都不借,一点面儿都不给。”被老太太拒绝了的小白觉得很没有面子。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毒瘾也上来了。她看到屋里没有人,便起了抢劫念头。她先是将老太太摔倒在地,但没想到老…  相似文献   

11.
一好心男子将倒在路边的老太太扶起并送往医院,却被老太太及其家人认为是被他所伤。一场诉讼下来,男子被判赔付老太太医药费等4万多元,男子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冲动帮助别人了。”目前,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所引发的关注与讨论也愈发激烈。老人摔倒后,我们到底该不该扶?  相似文献   

12.
家庭主妇是新马华人妇女中的最大人群,她们的地位和生活状态也有很大不同,但作为女性、妻子和母亲。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共通的作用,即经济作用和教育孩子作用。同时,相对于她们的丈夫,主妇们无一例外处于从属的、次等的地住。这是传统性别观念规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有人称她们是“十品官”,有人称他们是“不久品的宜”,反正她们是全国最小的主任,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小媳妇变成了老太婆。其实,他们连“不入品的官儿”也不是,中国干部的“花名册”上根本没她们的名儿,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劳保制度、养老保险……一系列的条例与他们无关,一连串的福利与她们无缘。前30年,她们一分钱都不拿,尽的全是“义务”;后来有了一点报酬,每人每月15元、20元、30元不等,就看她那里的街道工厂有没有盈余。官儿小,钱儿少,责任却好大好大,事儿却好多好多,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芝麻大的小事,人命关…  相似文献   

14.
楼下风景     
写下这个题目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那天,我在厨房手忙脚乱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楼下的樱花树下两个人的背影.眼里居然涌出了泪。 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是楼下的住户.我时常能遇到她的女儿——一个30岁左右、双眼皮、大眼睛的妇女推她出来晒太阳.每当我要伸手帮忙的时候.她们总是笑着拒绝.原来这个比我纤弱得多的女人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搬着老人上下台阶.看到老人饱满的精神和笑着打招呼时露出的一排整齐的牙齿.我能感受到她的满足和幸福。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从事小时工的女性工人的状况鲜为人知,尽管她们就在人们的身边且如此之多.小时工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女性工人大多也是社会的劣势群体,承受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她们的关注程度不够.政府应立法建制保障女性小时工人的各种权益.  相似文献   

16.
姜秀花 《中国妇运》2014,(11):43-43
姜彩霞20余年义无反顾照顾瘫痪丈夫的故事,平凡而感人。说它平凡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并不稀奇;说它感人是因为它是一个缩影,映衬着中华民族崇尚的和合之美和乐生精神,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女性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勇担重任的精神品质。即便是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她们依然可以用爱和担当缔造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7.
日前有关部门进行的一项专门调查表明,21世纪的女性,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女性都充满了自信、勇气和挑战,她们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有新型的价值观念、家庭道德观念及行为方式。归纳起来,时尚女性几乎都有以下10大共同特征:经济独立新世纪的女性普遍会有自己的事业,即使嫁得“有钱郎”,也决不会放弃工作。她们言语犀利,拥有一份不菲的薪水;她们思维与行动敏捷,努力在事业和爱情中间求取平衡;她们独立自主,自尊自立,认为爱上谁就等于找到了长期饭票简直就是敲诈勒索,“傍大款”将遭到唾弃。她们有较强的理财能力,懂得怎样用钱更好…  相似文献   

18.
<正>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期望在城市中生活的更好。"我是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从农村迁到城市。乡下的家是在阡陌纵横的田间农村四合院里,跟邻居之间隔着一亩一亩的稻田。搬到城市之后,对于街道才开始有了认识。我们最早租的房子位于一条三面都是两层楼房的巷子里,这就是我最早认识的街道,每家每户都在家门前做着各种行当,有打铁的、有缝补衣裳被服的、有开家庭工厂做圣  相似文献   

19.
刘保罗 《黄埔》2007,(6):27-27
1919年,我出生于南京市一个平民家庭,兄弟姐妹六人,母亲帮人做缝补。有好心人看到我家因为没钱,孩子读不了书,非常同情,于是介绍我上了一个教会学堂。我半工半读,一边学习,一边包下四层楼的卫生打扫。没想到,就这样虽艰难但还平静的日子也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20.
他们是从业多年的资深保安工作者,坚守在保安岗位,为保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而在他们忙碌身影的背后,却有着妻子的无悔付出。她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保安嫂”。她们善解人意,用理解和包容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用深沉的爱支撑起整个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