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非法索债犯罪的刑法适用及立法思考方龙华,徐林红近年来,因经济和债务纠纷引起的非法索债即拘人扣物、诉诸暴力逼索债务的现象急剧上升,涉及的刑事案件也随之增多。拘人扣物索债已对公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必须予以严...  相似文献   

2.
关于绑架、拘禁索债型犯罪定性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绑架债务人并进行非法扣押、拘禁的方式进行索债,社会危害性大。作者试图以债务性质为视角对此类犯罪的定性及举证责任作详细论述。对绑架、拘禁索债型犯罪处理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3.
杨成然 《江淮法治》2011,(14):33-33
不久前,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公诉了一起持枪索债案件,一审法院经开庭审理,依法判决侍某犯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判处拘役4个月。  相似文献   

4.
一、实践中几个比较模糊的行为的界定 (一)关于为索债而扣押、拘禁他人的 《刑法》第238条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处理。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法释(2000)19号]中规定,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新《刑法》和司法解释对此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司法机关也要严格按照该规定对行为人定罪量刑。实践中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5.
一、实践中几个比较模糊的行为的界定 (一)关于为索债而扣押、拘禁他人的《刑法》第238条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处理。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法释(2000)19号】中规定,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新《刑法》和司法解释对此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司法机关也要严格按照该规定对行为人定罪量刑。实践中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6.
钱晓峰 《经济与法》2001,(10):30-31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经济交往的增多,而随之出现的欠债问题也日益突出,“讨债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然而,一些债主由于法制意识淡薄等方面的原因,不是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而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非法途径索债,其结果不仅钱要不回来,而且往往还会导致自身触犯法律,有理变成无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债权债务纠纷大量出现,许多地方相继出现了靠扣押、拘禁债务人及其有关人员来收取债务的情况。对这种情况,我国《刑法》第238条第三款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规定(即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刑法虽对这类情况明确规定为非法拘禁罪,但现实生活中犯罪情况复杂多样,《刑法》239条规定的绑架罪与索债型非法拘禁罪在犯罪手段上非常相似,两罪的法定刑区别又极大,因此正确区分两罪对实现司法公正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个案的分析,以期能够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认定中一些问题进行理清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2002年,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卷入了与女海归姚曼的巨额"借款"纠纷。姚曼自称曾是蒋大为经纪人,蒋大为"借"了她90万元拖着不还,有蒋大为手书的借条为证,并以此将蒋告上法庭"索债"。而蒋大为则称借条系姚曼非法胁迫他所写,向警方指控姚曼敲诈勒索。案情久拖不决,姚曼上蒋大为家门"逼债",闹到辖区派出所,  相似文献   

9.
地下钱庄犯罪的界定地下钱庄是民间对从事地下非法金融业务一类组织的俗称,是地下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地下钱庄从事的主要非法金融业务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借贷拆借、非法高利转贷、非法买卖外汇以及非法典当等。根据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  相似文献   

10.
黄丽勤 《法学》2012,(4):140-146
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类型和犯罪手段不同,不在于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债务关系。绑架罪的行为人具有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目的,非法拘禁罪的行为人则不具有该种目的。凡是以杀害、伤害被绑架者相威胁,向第三人提出索债要求的,无论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合法或非法的债务关系,无论索取的数额是否超过债务数额,都构成绑架罪;反之,应视情形认定为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或者抢劫罪等犯罪。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认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这种规定给理论和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惑,索债型非法拘禁行为在本质上属于绑架行为,立法机关应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将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纳入绑架罪的范畴,同时对绑架罪的量刑幅度进行修改,以解决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的困惑,真正体现罪行相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12.
“人质型”非法拘禁犯罪的成因与惩治对策黎美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各种经济合同、债务纠纷也与日俱增,以扣押“人质”为手段索债追款,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人质型”非法拘禁犯罪成为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处“侵权”罪案中的“热门”案件。一、“人质型...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创办的上海债事信托服务公司从去年6月成立以来进行了代理索债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委托人的委托。近一年来的索债工作中,我们感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运动与资金的转移有一个过程,它不可能都同时实现,因而存在一定的债权债务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当前我国处于新旧体制转变时期,调节经济的机制不完善,法制建设与法制观念存在薄弱环节,加上经济的调整,抽紧了银根,没有实现的债权债务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中“非法行医”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非法行医行为急剧增多 ,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也不断增加 ,而司法活动中对涉及非法行医的案件的处理中常因对“非法行医”行为确认上产生医疗事故、非法行医、民事伤害等分歧 ,导致案件定性困难 ,直接影响案件审理。本文主要就非法行医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与确认等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马进 《法制与社会》2014,(12):109-110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愈演愈烈,形式和手段层不不穷,蒙蔽人民大众,严重损害了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危及国家的金融运营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了国家和政府的声誉和利益。为了保护人们群众的利益,维护国家金融经济的正常运行,确保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需提高对非法集资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完善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并加大非法集资的力度,以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重点阐述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并就此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希望对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实践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如欠账者不还,可通过正当的途径或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但是,如为索债,干有损他人之事,也会变有理为犯罪,不但索债不成,反而因触犯法律受到惩罚。江西省万载县农民龙伟,就因索债非法拘禁他人近日被涡阳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案情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王某在其租住的房间内,以"六合彩"、"扎金花"、打麻将等方式开设赌场吸引他人参与赌博,张某在其开设的赌场内放高利贷,专门向参赌人员提供赌资,约定1000元每天利息为100元,每月利息为500元,其中张某为李某、刘某等20多名不特定的赌博人员发放高利贷贷款,提供赌资累计达63万元,获取高额利息达23.9万元,在索债过程中,对部分借款人有威胁性的语言和非法扣押他  相似文献   

18.
舒玲华  徐惠 《证据科学》2001,8(3):141-143
近年来,非法行医行为急剧增多,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也不断增加,而司法活动中对涉及非法行医的案件的处理中常因对“非法行医”行为确诊上产生医疗事故、非法行医、民事伤害等分歧,导致案件定性困难,直接影响案件审理。本文主要就非法行医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与确认等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莫然 《时代法学》2013,11(3):43-48
此次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革成为重中之重,作为其子规则之一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更获得万众瞩目之殊荣,遗憾的是修改后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始终未能为司法实践中对非法口供的认证活动提供规范和引导,致使实践中法官判断非法口供的活动缺乏最重要的技术性支持而难以确保其统一性和确定性。因此,必须为非法口供的认证活动设置相应的认证标准.指导法官正确认定非法获取口供行为的范围,进而综合衡量非法行为对被追诉人权利侵害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做出是否排除非法口供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一近几年出现的违法索债现象,不但没有讨回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吞下了亲手酿制的苦酒。笔者仅摘几例,闻者足戒。案例一:扣人索债。山西省太原市某水产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