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风窗》1997,(3)
一分知识一分收入“我有知识,怎么就找不到钱?”只要接触拥有高学历的群体,不难听到这样的抱怨。知识不能转换为金钱,于是,人们就把矛盾集中在社会分配不公平、机会不均等、整个社会不重视知识分子等客观原因上。实际上,一分知识,至少会有一分的收入,每一个知识  相似文献   

2.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这是罗大佑的《童年》,他老人家生于五十年代,能有如此浪漫的童年,可比我这70后精彩多了.我记得当初我考上重点初中时,我听同学说我所在的小学学校要奖一块电子表.我美滋滋地打电话回家报喜,母亲立刻将这一讯息广泛发送. 后来没奖手表,只是奖了一支钢笔.假期我回家时,却发现整个街坊的人都知道我得“电子表”了,无论我走在哪儿,大叔大婶大爷大妈小侄小妹只要见到我,都要跑来看“电子表”,在80年代,那时候电子表还是稀罕物.搞的我自己都跟“金人”儿似的.但问的人多了,我就烦了.一回家,我就向母亲抱怨.  相似文献   

3.
谁都喜欢别人说自己很有“人情味”,谁都不喜欢与没有“人情味”的人在一起。我闭上眼睛就能数出我的朋友里谁级“人情味”、谁没有”人情味”,谁的“人情味”浓一些,谁的不那么浓……逢年过节,妈妈说“谁谁谁”要来,我便有些坐立不安,因为我知道这意味着我要出来陪从、聊天,甚至陪客人去游山玩水,同他们合影一番……因此我对家里来的客人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有些害怕。是我骄傲瞧不起客人吗?不。说真的,客人来了我能与他们相处得很好,我能根据他(或她)的职业爱好与兴趣特点海阔天空地谈。我能做得一手漂亮的饭菜,让客人心满意足。兴致来了,我还能同客人一起跳几段迪斯科,如果客人会跳的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板”、“美女”成了一种流行称呼,以至于有人戏言:“遍地都是老板,满街都是美女”。那天,一个快递公司的小伙子给我送来一个包裹,我刚打开门,小伙子就热情地打招呼:“老板!你的快递。”弄得我有些不知所措,答应他不好,不答应他也不好。  相似文献   

5.
初见袁立,是在一个清朗的上午,这位上海富大胶带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带着一种平易近人的风度接受笔者的采访,听着这位“爱心大使”缓缓地讲述一些故事,听着袁总平静地叙述自己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一件件壮举,笔者心灵很平静。当听到袁总谈起与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建立了“青少年教育阳光基地”又称“阳光基地”时,笔者不由眼睛一亮。而当得知这“阳光基地”是为了一些失足的孩子所设,是为罪错孩子培养劳动技能的一个“家园”时,笔者不由脱口而出,“阳光老总”。初听此言,袁总有点愕然,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企业经营者,一名平凡的社会公民。但这位给了贫困孩子以关心、给了失足孩子以温暖的老总确实太适合“阳光老总”这个称号了,是他,给了不少孩子以阳光、以希望。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1995,(5)
周蓓,22岁,广州某房地产公司文员你问我当白领丽人的感觉?没有,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算白领。我心目中的白领标准,从个人收入来说.起码要在1500元以上,这样,才有可能买几样自己心仪的化妆品和漂亮衣服呀!问我目前的收入?总之,出门上街只能挤公共汽车,不敢扬手“打的”。说到底,我来这个大都市的时间才只有一年。我是去年4月离开湖南怀化来到广州工作的,早就听说这里物质生活较发达,文化生活也很丰富,很想来开开眼界,一来就舍不得离开了。能成为这个现代都市上班族的一份子,我  相似文献   

7.
“警察来了!”有一回我去参加作家们的聚会,听到有人这样开玩笑道。我说:“就算我是警察,可你们不是小偷啊!”我这个角色很特殊,是不是? 在一个满桌满地都是报纸、杂志的房间里,59岁的李汗就自己的特殊身份呵呵笑着。他的职务是: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说我是“警察”,那是因为全省公开出版的数百种报纸、杂志,都得归我们这里管理。如何管理?我提出了一个八字方针:“引导、监督、调节、服务。”这八个字里,我认为服务是基础,这就不能满足于当当“警察”或是“消防队员”,因此,我更乐意当好一个合格的“引水员”。引水员并不比船长高明,但他熟悉自己这一带水域,可以顺利  相似文献   

8.
“炒更”一词,越来越多地挂在人们的嘴上,涌上人们的心头。它是广州方言,约等于普通话的“捞外快”。但从字面上如何解释?笔者曾请教过几位名家,都似乎语焉不详。有人说,“炒”就是象炒菜一样翻来翻去,活动频繁;“更”则是三更半夜之更,引申为夜里活动。《新华词典》列了“外快”条目:“指正常收入以外的收入(多指来源不正当的)。”用它来解释“炒更”也许符合人们的观点。不过“捞外快”不一定是在夜里活动;“正常收入以外的收入”.“来源”未必都“不正当”。自然,有些是不正当的,如在上班时间干私活,以至违法乱纪等等,对这些人  相似文献   

9.
田磊 《南风窗》2014,(26):107-108
每到各类年终总结,狄更斯那句话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身处的中国,一边繁荣昌盛,一边矛盾重重。很多人在抱怨和批判种种难以忍受的社会问题,却也有更多人热情洋溢地投入到创造财富、拥抱新生活的大潮中去。  相似文献   

10.
叶竹盛 《南风窗》2014,(6):10-10
<正>近年来中国的医患冲突愈演愈烈。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各有各的抱怨—病人抱怨看病难、医院乱、收费高、态度差;医生则抱怨工作累、病人多、收入少、保障差。双方都满腹委屈,出路到底在哪里?职业社会学的创始人弗雷德森揭示了医患冲突的根源。他认为所有职业的从业者与普通人之间都存在难以避免的潜在冲突。医生诊治病人实质上是将医学的普遍规则适用于个体病人,病人被看作医学规则适用的对象。但对于病人来说,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健康与否也是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8)
正最近,"财经舆论场"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国家应该给企业"减负",才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对此,我举双手赞同,并觉得这个"舆论场"开始充满正能量。但我马上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一些在职的部级干部、企业家和专家,纷纷开始向现行《劳动合同法》"开炮"。他们的观点是,给企业"减负"首先要修改《劳动合同法》,因为它"片面地"保护劳动者权益,增加企业人工成本,实体企业很痛苦。对此,我感到费解。"最低工资"和"长期合同"是《劳动合同法》最受争议的两个问题,实际上,它们对企业的"伤害",早已被批评者过分放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  相似文献   

12.
张裕坤 《工会博览》2008,(20):45-45
我退休前.是厂里的工会主席。那时哪位职工家里死了人,我都要代表厂里前去吊唁:哪位小青年失恋了要寻短见.我也要亲赴现场.苦口婆心地把对方劝得起死回生了才行。时间一长.我就养成了“爱管闲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抱怨头头容不得异见,这样的人是很多的。 容不得异见,在某些人看来不算侵害自由,只是“作风不民主”。不民主,与“人民共和国”之精神相悖,照说也是很大的问题。但往往搞起“自我批评”来,一些人笑嘻嘻地说自己“在具有开拓精神的同时作风不够民主”,脸上是一点红颜色都不带的。盖民主只是“作风”而非制度,与“魄力”、“开拓精神”一比,究竟是小节,只要事情办成,不要说“作风”差一些,便是“霸王硬上弓”又如何? 然而,在“民主评议”的当口(这是专门“发扬民主”的时辰),“作风”也显得有些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的很多事情,你必须表现得态度坚决!就拿和中国朋友在餐馆吃饭来说,结账时你必须上演一场“争着付账”的游戏:“我付吧。”“不,我来付!”“不,还是我来吧。”“不,不,这次由我来付!”“一定得我来付!”“必须我来!!!”……双方就这样争执不休,直到有一方“被迫地”、“很不情愿地”放弃。这就像做戏似的,但为了表示礼貌,每次面对这种情况时,你还得“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15.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16.
“按劳付酬”。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老话。只要上班,就可以照拿工资,照领奖金不误。而甚少人去研究这些劳动的有效性如何。它的有效率占多少,无效劳动又占多少,甚或反效劳动(即破坏别人劳动成果,影响别人有效劳动的发挥)又是多少。看来,按劳付酬应该是按有效的劳动量付酬。而且,这种酬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平  相似文献   

17.
邢娜 《法制博览》2023,(27):28-30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高度重视的焦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向深入迈进。在当代中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围绕劳动关系这一轴心,直面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各种问题与挑战,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法典化实践,能够为我国进一步法治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了实现我国劳动领域相关立法的系统化,编纂“劳动法典”亦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而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将许多新型劳动业态关系排除在外,且已有的部分法律规范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拟以新型劳动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下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规制短板,为“劳动法典”编纂中关于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提供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8.
在华光杯每月经济讲坛上,一位负责同志发表了如下见解: 商品是由两个因素组成的。一个是它的使用价值,一个是它的交换价值,不参加流通和交换的产品只是产品,不是商品。商品就是要买过来卖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过去说长途贩运是投机倒把,说商品买卖是倒买倒卖,不加分析地批倒买倒卖,我看就是批商品经济,是不正常的。至于现在出现的“官倒”现象,大家都很气愤.市委常委开会研究严加处理,我也主张对这种现象给予处  相似文献   

19.
当市长,得处理很多很多复杂的矛盾,譬如“批条子”。我是一九八三年到广州工作的,上任之初,办公桌上竟堆放了不少纸条。老同事、老朋友、老关系……都找我“批条子”,希望我解决喝牛奶难的问题。当时,广州市总共有奶牛七千多头,上市的牛奶每天仅有六万瓶。你说照顾谁喝好啊?!我忙着解释,小孩、老人、病号……都得优先照顾的,其他的就让一让吧。我怎么“批条子”?没有,从来没有批过一张。我想,要解决喝牛奶难的问题,靠“批条子”是不行的,非把牛奶产量提上去不可,关键是,市里的牛奶生产要统一起来。过去由于牛奶紧张,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20.
王晖 《工会博览》2006,(22):15-17
他,原本是反贪局特侦队长,曾经被评为“优秀检察官”,婚外与女医生缠绵。后来因违规担保,被停薪停职追还贷款;他,失去工作的同时,也失去了情爱。他抱怨社会不公,抱怨世态炎凉,更抱怨昔日的情人绝情不义。面对移情别恋的女医生携款失踪,他最终将自己曾经深受的女医生掐死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