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曾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山临危授命,服从中央安排,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积极投入抗战洪流,为坚持华中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曾山(1899-1972),江西吉安人,1925年投身革命,解放后曾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书记,商业部首任部长及中央交通部部长、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等职,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与安徽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烽火中,曾山在皖南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协助项英领导地方党组织,战斗在抗日第一线,为这场民族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渡江战役期间,曾山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担负中国革命关键之役--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重任;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到皖北地区考察灾情,主持了中国大江大河首个治理工程--治理淮河工程,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1960年,曾山再次来到安徽,调研交通、邮电工作,并向中央推荐马鞍山钢铁公司一项革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曾山同志参与了新四军的组建工作,是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委员.皖南事变后,担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是在华中党内和新四军中都担任要职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我采访了曾山同志的三子曾庆洋少将.  相似文献   

4.
正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除主体纪念馆外,还有军部礼堂旧址和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曾山旧居等。在建筑风格上,除主体纪念馆为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外,其余均为当年民居式样的院落和茅草房。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盱眙黄花塘,直到抗战胜利,历时两年零八个月。这是新  相似文献   

5.
肖舟 《党史纵横》2005,(10):26-28
说到曾山,人们更愿意谈起他的儿子——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实,曾山本人在中共党史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他是中共第七至第九届中央委员,先后担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纺织工业部、商业部部长等职。1960年11月23日,担任国务院内务部长。曾山妻子邓六金(2003年去世)是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27位女红军战士之一,在淮海战役前夕创办华东保育院,妥善照顾百余名华东野战军高级干部子女与烈士后代。曾山共有子女7人。曾山本来已被确定担任更重…  相似文献   

6.
<正>皖南事变前半个月,东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曾山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执行中共中央东南局原有决定,率领东南局机关部分干部、党校教职员及皖南特委部分干部共150多人,经苏南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为党保存了一批重要力量。中央权衡暂弃皖南皖南事变前夕,即1940年11月,叶挺、曾山、饶漱石、袁国平、周子昆、傅秋涛等人经过讨论,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称:1945年“10月,在原华中(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组成华中分局,邓子恢任书记,曾山任副书记,受华东局领导。”然而,有可靠资料证明,华中分局成立时副书记应是谭震林,曾山时任华中分局组织部长。一、成立华中分局前后,华中局与中央的有关电文、通知都仅提到谭震林任华中分局副书记。在华中分局领导人选基本确定后,遵照中共中央建议,曾山作为原华中局负责人(华  相似文献   

8.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与国民党争夺东北,中共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和军队挺进东北.钟子云便是中共中央派向东北的第一批党政干部之一.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间,边区工会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调动边区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抗战,保障了边区抗战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曾山未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柳宏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①第684页上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为适应新的形势,调整和建立、健全了各大解放区党的领导机构。"10月,在原华中(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组成华中分局,邓子...  相似文献   

11.
曾山同志不仅是江西省苏维埃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而且与南昌有缘。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和江西省委书记、第一任南昌市委书记,在南昌协助项英、陈毅组建新四军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成绩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六次来南昌指导工作,为建设江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区的隆尧、宁晋、巨鹿等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消息传到北京后,按照中共中央的安排,时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的曾山同志,两次率中央慰问团到达邢台地震重灾区慰问灾区人民。时隔30多年,曾山同志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的品德,关心群众疾苦的风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操,灾区人民记忆犹新。像潺潺不息的滏阳河水,总在心中流淌;像冀南大地的桃李,总在记忆里飘香……  相似文献   

13.
魏然  鹿兮 《党史博览》2021,(10):34-40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共产党领导的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编入政府军序列.八路军浴血抗战,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4.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建德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一分重要。它作为联结华北与华中的战略枢纽和中转站,对于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5.
晓农  冯都 《党史纵横》2002,(10):18-20
"买"不起手表的大官 曾山一生没有买过手表,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 以曾山的地位,不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买一块手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1930年4月,红军攻克了赣西名城吉安,曾山被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省苏维埃政府在城内组织筹款,几天内筹集银洋五万多元,黄金十几斤.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新形势,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其使命是:代表中共中央协调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7.
曾山龙上行     
莲协 《党史文苑》2006,(10):12-17
江西省莲花县龙上村,湘赣边界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为新四军的地方--1937年11月下旬,奉命进山的陈毅在险遭误杀的情形下,找到了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湘赣边游击队,集中于龙上进行整训.翌年1月中下旬,中共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来到龙上,住了七天.在这七天中,曾山致力于游击队军政整训、改编出山,做了大量思想教育及统一战线工作.莲花县政协组织专人经过调查、访问,发现了曾山在龙上的鲜见而珍贵的史料,并整理成此文.  相似文献   

18.
革命回忆录《我与曾山》一书,叙述了曾山同志一次感人的病例:建国初期,曾山同志担任上海市副市长,负责城市接管和财经工作。有一天,工作中的他突然晕眩从楼梯上跌下。后来医生确诊时惊讶地发现:这位大上海副市长的"病",居然是营养不良引起!  相似文献   

19.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一面搞假和谈,一面伺机发动大规模内战.我们党为了保卫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中共中央决定,集中力量争取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为此,中共中央先后抽调了11万人的军队和2万名干部进入东北.  相似文献   

20.
晓农 《党史博采》2002,(9):36-38
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曾任共和国交通部长、内务部长的曾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在10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被人誉为"游击高手".创业艰难百战多,九死一生人犹在.曾山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多次陷入绝境.凭着超凡的智慧和忠勇,屡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