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汉祥 《党课》2013,(15):126-127
自从我在基层从事党务工作并接触《党课》后,就一直被这份杂志的先进理念、活泼风格、精彩内容所深深吸引,因而很早就成了《党课》的忠实读者。因为杂志经常来、及时看,时间一长,家中看过的《党课》越积越多。妻子觉得旧杂志放在家中既占地方又碍手碍脚,于是每隔一年或两年就把这些旧杂志当废品卖掉。  相似文献   

2.
彭荣才 《党课》2006,(11):94-95
编辑同志: 实话实说,我每年订阅近30种报刊,但我选择好报刊有几个评判标准:一是报刊要好看,要有吸引力;二是要实用,对工作、学习、生活有指导价值;三是要能受益,有所启发、启示。《党课》就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之一,总的感觉她的确是“读起来有味、拿起来有用、放下来有感”的好刊物。每当收到《党课》时,除了认真拜读外,我多数都是收集保存着,它成了我工作和生活中的“第四餐”;我们公司的网页、板报和橱窗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选自《党课》上面的,职工们普遍反映看得有趣,读起来有味。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虽然远在江苏,但我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杂志社的变化及发展。所以说,我一直是把杂志桂当成“家”,热爱这个“家”的痴情未改,一种做主人的感觉油然而生。值此《党课》扩版之际,我怀着“敬心、爱心、贴心”的诚意,说上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3.
杨汉祥 《党课》2009,(10):125-125
1.个人自费订阅《党课》好处多 我听说有的单位在组织订阅下年度公用报刊时,会动员党员、干部自费订阅《党课》等党报党刊。有部分同志不太情愿,认为党刊订阅没有必要个人掏腰包。其实,据笔者的体会,个人自费订阅《党课》好处多多。  相似文献   

4.
张芳 《党课》2013,(10):124-125
初次接触这本杂志,应该是在2012年的11月。那天我去物业办公室取报纸,发现他们桌上放了一本《党课》,马上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心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呢?  相似文献   

5.
阮兴元 《党课》2013,(11):125-126
一份小小的《党课》杂志,让我喜爱和钟情了16个年头。她犹如一位风姿绰约而又品位高尚的女孩,让我一见钟情;又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让我感激信赖。 我与《党课》结缘于1996年,那年我刚刚进入乡党政办工作。初出茅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文件材料看多了,实在让我觉得枯燥难耐。一天,组织委员桌上一本散发着书香味的《党课》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拿起来翻了翻,没想到这一翻,竞没舍得再放下。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我看《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党课的好教材作为企业党务工作者,我们常常为党课教育而犯愁,主要原因是,目前适合我们需要的党课教材太少。《共产党员》杂志专门开设的“系列党课”专栏,以“新观念、新作为、新形象”为主题,及时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这个栏目,坚持与时俱进,问题抓得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共产党员》的确是我们基层党务干部上好党课的好教材。2006年我们已订了30份《共产党员》杂志,供基层党支部学习使用。我们觉得“系列党课”实用性强,希望长期…  相似文献   

7.
严黎 《党课》2012,(5):128-128
《党课》编辑部:我是一名非在职党支部书记,社区每月都会发给一本《党课》。我曾多次摘录《党课》上精彩内容,推荐给《支部一页通报》(我们自己编辑的内部资料)。  相似文献   

8.
初识《奋斗》杂志,是在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时,它引导着我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路线方针政策;深识《奋斗》杂志,是在我做党务工作讲授党课之时,它向我诠释着党建工作相关知识的深刻内涵。不同时期,从学习充电到能力提升,《奋斗》杂志为我传授了经验、拓展了思路,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8):126-127
每当手捧《党课》拜读时,心中部有无限感慨,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党课》栏目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多彩,“党情”“国情”“修身”“读史”“艺术吧”“五色长廊”等应有尽有,赏心悦目,特别是“卷首”语百看不厌,耐人寻味,真可谓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1):1-1
朋友,当你翻开这本新年第一期《党课》,感谢你,正在与我们分享她20岁生日的喜悦。当我拿起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20年前《党课》创刊时的情景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17):113-116
【求助记录】我的父亲是名党务工作者,经常把《党课》带回家阅读,于是我也有机会接触这本刊物,对其中的“三T公司”很感兴趣。现在我正准备出国留学,因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留学期间必须打工才能完成学业,现请“三T公司”就如何选择留学国家、在国外如何勤工俭学等相关问题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12.
王魁麟 《党课》2013,(5):127-128
我是在街道工委理论讲师团中首次接触到《党课》杂志的,至今已有四年多了。记得第一次拿到这本“小书”的时候,就像是与久别的老友重逢一样,感到格外亲切,爱不释手。刊中字里行间传递出的党建理论,使我受益匪浅。通篇的精彩论述,更是为我们给社区党员讲党课,提供了极其丰富翔实的党建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2):128-128
读者朋友们,2013年为纪念《党课》创刊20周年而举办的“我与《党课》”征文活动在大家的热心参与下圆满结束了。一年的活动中,编辑部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征文百余封,其中有故事、有赞美、有鼓励,也有鞭策和建议,但共同之处是,都饱含了对《党课》的无限深情。所以,每一封征文,都让我们感动,都让我们振奋,  相似文献   

14.
何林 《党课参考》2020,(7):124-125
时光如梭,岁月如水。捧着时间的沙漏,慨叹岁月流逝。蓦然回首,发现和《党课参考》已经结缘多年。回望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真可谓百般滋味尽皆涌上心头。依稀记得,第一次知晓《党课参考》时,我还是入党积极分子。当时我正在读大二,老师拿来一本《党课参考》给我们上党课。课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本刊物,让大家去图书馆借阅。也正是那时,我结识了《党课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1):111-113
电话记录:是《党课》杂志的“三T公司”吗?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也是个基层党务工作者。今打电话是想求助一件事,我有个10岁的儿子叫晓晓,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一般。  相似文献   

16.
正欣闻《共产党员》杂志创刊70周年,我发自心底地祝贺,愿《共产党员》杂志越办越好!我常被感动,尤其是在做某件好事的过程中,在成功帮扶困难群众后,在看到大家幸福快乐笑容的一瞬间,还有就是在阅读《共产党员》刊登的许多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时。我小时候,媒体不像现在这么多,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共产党员》杂志,那是我父亲经常阅读的杂志,也是他的"最爱",因为能成为共产党员并阅读党报党刊,足以让他骄傲一生。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7.
赵一荻 《党课参考》2020,(8):125-125
自201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党课参考》一直陪伴着我。工作之余,我了解方针政策、获取党务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渠道大多源于《党课参考》。可以说,《党课参考》与我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在过去的2019年中,《党课参考》先后推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特辑》《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特辑》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党课等,为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会勋 《党课》2006,(6):56-57
据调查,现在不少党支部进行党课教育时仍沿用过去“你讲我听”的单一方式,授课内容也多以报纸、杂志上刊登的重要文章为主。如此呆板、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但党员厌倦,实际教育效果也不好。因此,笔者以为,党课教育很有必要创新。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8,(5)
作为一名曾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人,我更关注《江淮》杂志有关党建、党务方面的内容。每年,我们基层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其中,为党员讲党课是每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项任务往往落在我们这些从事党务工作的人身上。之前,准备党课教材成为一项任务量极大的工作,尤其要让基层党员肯听、爱听,更是难上加难。但有了《江淮》杂志"基层党课"这一栏目,我们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第10期《共产党员》杂志刊登的一篇短文介绍了这样一件事:作者在县机关工作时,他的父亲与“法轮功”沾上了边。他知道了这件事后,马上就为父亲订阅了《共产党员》杂志。从那以后,他父亲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时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还把杂志上刊登的有些文章推荐给别人阅读。当国家依法取缔邪教“法轮功”的消息发布后,他的父亲在恍然大悟之余感动地说:“要不是《共产党员》杂志帮我明辨是非,说不定我也会上李洪志的当。我要动员我那几个老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订阅《共产党员》杂志,好好学习,以免以后上当受骗。” 看了这篇文章,我很高兴,我们的党刊为发展党的事业,为维护国家利益,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做了有盖的工作。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像《共产党员》这样有较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内涵,在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看广泛影响的刊物,它的读者不能只局限在党内,而应当努力扩大党外读者群,使这些代表先进文化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