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金砖国家合作第二个十年开启之际,中国正式接任2017年金砖国家主席国,中国"金砖年"拉开帷幕。十年风雨同行,金砖国家合作的各方面都在进步成长,其中,智库合作成为金砖国家合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砖智库合作必将为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新兴经济体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樊勇明 《国际展望》2014,(4):100-116
全球治理格局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发达国家逐渐摆脱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经济增长停滞态势,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似乎正丧失世界经济增长领跑者的地位,不得不转向致力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发达国家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由此而发生巨大变化,从过去的容忍或有限的欢迎,转变为如今的排斥和抵制,"金砖失色论"大行其道,金砖国家合作参与全球治理的空间受到明显的挤压。但金砖国家合作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金砖国家不仅在区域合作中展现了新的魅力,而且在国际政治中加强了政策协调和相互支持,为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今后的金砖国家合作将沿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着力推动相互间务实合作两个维度展开,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积极谋求经济增长、纠正相互间贸易不平衡;主动参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朝"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标迈进;发挥金砖国家智库理事会引领议题的作用,凝聚合作共识,筹组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开展人文大交流,培养金砖合作人才。  相似文献   

3.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将于9月在中国厦门召开,这意味着金砖合作机制(BRICS)即将开启其"第二个十年"。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思考金砖合作的未来。主要谈及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金砖合作的国际制度化、加强金砖合作的内部团结、金砖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关系等,并提出三大政策建议:金砖国家厦门峰会应该聚焦世界秩序议题;金砖合作应该从全球和平的高度努力成为拟议中的21世纪全球协调的国际制度之一;中国正在实践的"一带一路"应该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得到多边协调。  相似文献   

4.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努力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对话与协作,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平等协商与有效合作仍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关键变量,不仅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主要力量,还事关发展中国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诉求,更涉及新兴市场国家自身发展优势的延续。与此相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既是推动金砖国家强化合作的动力,同时也从经济增速、市场规制、要素配置、治理能力和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其合作构成新的挑战。对金砖国家合作而言,推动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渐进式变革"和对全球金融体系的"补位式改革",是现阶段金砖国家合作的必需也是其战略特点。着眼未来,金砖国家的有效合作取决于经济实力、利益纽带、机制建设和行动能力四个因素。其中,经济实力和利益纽带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内核,机制建设和行动能力是金砖合作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5.
金砖国家是中国提倡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话语权和规范制定权力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合作起源的外生功能因素包括系统外部环境、国际体系权力结构和国际制度环境,外生规范因素有重复合作的报偿文化、完善公正国际规范的意愿;内生功能因素为行为体数目、互补性和国内政治,内生规范因素则是同质性的认知和内生共识。金砖国家对保持报偿结构的判断和对未来影响的认知是将上述影响变量联系起来的两组机制。金砖国家的合作起源于其政治经济崛起的背景和国际制度的非中性,金砖国家间政治和经济相互依存逐渐增长,国际地位和利益追求的共识超越了国家间同质性差异,进而产生联盟组织的信任,推动金砖国家组织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0月15—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将在印度果阿举行。自2006年金砖国家首次外长会晤至今,历经十载耕耘,金砖国家机制从无到有,已发展成横跨亚、欧、非、美四大洲,覆盖经济、金融、文化等多领域的新兴经济体合作的重要平台,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框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既  相似文献   

7.
人文交流与合作在金砖国家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深化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必然要求。但与其他领域的合作相比,人文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金砖国家合作的短板,人文交流机制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应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智库的智力支持作用,推动合作机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有效发挥政府与民间机制的联动效应,并在一些重点领域打造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示范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金砖国家合作成立新的开发银行,到底有哪些发展创新?本文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的主体身份,金砖国家从世界银行的"毕业生"成为新开发银行的出资人和股东,为南南合作提供更多且更具创新性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资源;二是新的治理原则,强调平等共治的新原则,改变国际发展合作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平等合作格局;三是新的发展角色,在国际发展合作体系中,新开发银行既扮演合作补充者的角色,也扮演竞争和变革者的角色;四是新的合作纽带,以共同发展使命取代价值观基础作为合作的纽带,更加注重发展的实效。对于新开发银行而言,未来将面临一系列重要任务和挑战,如发展融资创新和财务可持续性,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凸显金砖特色,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金砖国家和更好惠及发展中国家,等等。新开发银行未来更多的创新将取决于其治理模式是否能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并且实现创新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卢静 《国际展望》2013,(6):102-116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催生金砖合作机制。但随着危机延续,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合作精神和政治氛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主要大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出现明显分化,世界经济正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尽管如此,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正进一步彰显金砖机制的影响力,尤其是金砖国家第五次峰会关于成立金砖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决定,将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文认为,在后危机时期金砖国家的合作战略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正确定位金砖机制;第二,建立对话协商的软约束机制;第三,完善“以合作求发展、以发展促合作”的包容性合作机制;第四,推动金砖合作的网络化机制建设,实现金砖国家产业演进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也需要借助金砖平台,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探索南南合作的新模式,强化金砖国家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作用,同时在金砖合作中积极倡导坚持求同存异、平等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金砖+"合作模式是对全球治理机制建设的创新贡献。机制互动和机制关联理论通过聚焦"机制+",为探讨"金砖+"合作模式提供了有用的分析视角。"金砖+"合作模式注重拓宽地域范围,坚持灵活渐进,秉持发展优先原则。中国推进"金砖+"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通过"机制+跨区域成员国"的实践路径,密切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夯实了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使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机制。因此,对"金砖+"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制度改革、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推进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战略对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1.
徐秀军 《当代世界》2016,(11):34-37
正金砖国家经济增速的总体放缓使其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步伐随之放缓。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已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如何在挑战中寻找合作机遇和增长点将成为金砖国家面前的一项长期课题。2016年正值金砖国家合作十周年。十年来,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架构。2016年10月,以"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为主题的金  相似文献   

12.
卢静 《当代世界》2018,(8):18-21
经济合作一直是金砖合作的首要和重点领域,并已成为金砖合作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从金砖经济合作的实践进程看,其合作动力主要来自发展共识与优势互补、外部机遇与主动作为、制度构建与创新演进、集体行动与务实成效。新形势下推进金砖经济合作需适时调整身份定位、构建均衡协调的制度网络、提升集体行动力。  相似文献   

13.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创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领域逐渐拓展,逐步形成了政治安全、经济贸易、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合作架构。其中,人文交流作为金砖国家合作发展的铺路石,有助于增进金砖国家民间交往和理解,促进金砖国家间民心相通,为国家间良性互动提供有力支撑。目前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成效显著,已实现了交流机制化和行为体多元化,项目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但同时面临基础薄弱、差异明显、机制建设滞后、参与主体和资源不足等挑战。展望未来,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可通过塑造共识、建设机制、扩大参与,发挥"金砖+"人文交流平台作用等路径促进民心相通,进一步夯实金砖国家各领域合作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四月三亚,海风和畅,金砖国家领导人聚首于此,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共商发展合作大计,开始了金砖国家新的扬帆启航;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探究金砖国家的未来发展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十年前,当"金砖四国"还是高盛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提出的引导市场投资的虚拟概念时,有人提出疑问:"要让这四块金砖粘在一起需要多少吨灰浆?"  相似文献   

15.
<正>在金砖合作机制的建设中,最根本的挑战来自于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状况与相互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在厦门峰会之后,金砖合作的经济领域又进一步拓宽,金砖合作机制更加制度化,但同时保持了灵活性,更有利于治理角色的发挥,金砖机制的光明前景可期。金砖合作机制追求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与中国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诉求具有一致性。金砖合作机制提升了自身的国际话语权也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基于中国在金砖合作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自身增强国际话语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砖合作机制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南非的主要战略考虑和利益诉求是利用该机制追求自身国家利益、实现"非洲议程"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转型。在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国际局势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南非并未因"金砖褪色论"而改变对"金砖合作机制"的战略定位。展望未来,南非依然是金砖合作机制的坚定支持者,也是全球治理转型的积极推动者。  相似文献   

17.
<正>金砖国家合作十年来经受住了内、外部的挑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全球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系统分析了金砖国家2006年以来对全球经济贡献、经济发展情况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金砖合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相关精神,推动经济金融合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将在中国厦门举行。此次峰会将对金砖合作十年的成果进行评估,并对金砖机制第二个金色十年未来的发展愿景做出规划。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对其参与金砖机制的成果进行评估以及探讨其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战略考量、政策调整以及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格局遭遇系统性震荡,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叠加发酵,热点、难点问题交替升温。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加强政治安全合作既是金砖机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经济合作的内生要求,也是金砖国家重构公平合理国际新秩序、主张国际新安全观、维护国际安全格局的现实需要。全球治理体系因解构与建构而导致失序和失衡,金砖政治安全合作的内外挑战前所未有。为应对各种挑战,金砖国家政治安全合作需要妥善处理内部的利益纠葛,不断创新思维、设立新平台,助推金砖机制建设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0.
金砖国家合作的宗旨、精神和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砖国家合作的宗旨与精神一、金砖国家自身合作的特点金砖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当代国际力量对比的量变和质变进程,顺应了当代国际潮流的趋势,推动着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金砖国家正成为当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