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旭明 《中国减灾》2011,(7X):34-35
<正>我素对人的死亡不以为然,无论他是多么伟大,还是多么渺小,也无论他与我的亲疏。因为人的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一个自然规律,我挺烦现在人把生、把自己看得特重,好像没有自己地球就怎么着了似的。有些人宁愿瘫在床上喘着余气,也不去思考生命的质量。在我哀悼过的不多的人中,有与我只有一面之交的中央电视台制片人陈虻,与我素  相似文献   

2.
权力来自哪里?权力来自于人民。 一个领导者,无论他多么聪明、多么智慧,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他同样难以成就事业,甚至会走向人民期待的反面。 回顾我们党80年的备斗历程,只有与人  相似文献   

3.
<正>五年前,汶川8.0级特大地震重创巴蜀大地;时隔五年后,芦山7.0级强烈地震再次袭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正在为伟大复兴之梦而奋力前行的中华民族,用坚强和团结、不屈和坚韧、科学和智慧,又一次书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再一次见证了一个国家举国携手、握指成拳的力量。灾难考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抗灾能力。从汶川到芦山,一次次应急救援,一次次面临考验,一次次经验升华,充分证明了中国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面的体制优势,展现了正在趋于成熟的救灾机制。生命至上,救人第一。从汶川到芦山,一次次生命的大营救无不体现出"中国式"抗震救灾的根本理念,即对生命的坚守和崇尚,无论何时何地、条件多么艰苦,这一理念从未动摇,让我们在悲怆中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纯洁的象征,人们往往只看到它温柔的一面,于是,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感叹:“瞧,水一样的女孩。”很少有人注意到水还有另一种品质,它的坚韧。它的执着。凭着这种品质,于无声无息之间便已水滴石穿。仔细想想,岂止是石头,无论多么坚硬的金属在水的面前都是脆弱的,都难以抵御水一次次柔和但却执着的冲击。拥有这样品质的人往往能够成就大事,下面要说的就是我曾遇到过的一群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文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相似文献   

6.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的确,自古至今,人类的过往就是一部与如影随形的灾难不断抗争的历史.而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预防和处置各类灾害事件,一直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无论多么幸运,总是难免有这样和那样的缺憾,而对于躯体残缺的残疾人来说,这种缺憾是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而伴随着他们度过人生的。被称为"三铁公主"的刘玉坤是中国第一代残疾人运动员,曾在田径场上拼搏了十几年,洒下了汗水和泪水,留下了金牌与胜利。退役后的刘玉坤又一次牵手残疾人体育——她被选中为残奥会火炬手——这一刻将成为她体育生涯辉煌的顶点。  相似文献   

8.
人生态度可以有很多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最近读到台湾吴玲瑶的一篇文章,说到了生命的色彩。文章中说,生命如一盒巧克力糖,每块糖里包着什么,在没吃之前都不知道;生命如一面镜子,对着它皱眉,它回我们以皱眉,对着它微笑,它回我们以微笑;生命犹如单行道,没有回头的机会;生命如铜钱,每个人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但一个铜板只能用一次;生命象画布,全靠自己泼墨涂洒;生命象拼图,别把其中小块块掉了,或是大块块的地方弄乱了;生命如花篮,需要花装扮……人生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人生的内容是什么?概括起来说,就是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当我感觉前途渺茫、悲观失望甚至想放弃的时候,一所新的学校给我带来了希望……”“既然我们在这里已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我们就有信心在未来收获沉甸甸的果实。生命如歌,青春似火……”一个多么别开生面、感人心魄的演讲会!台下静静的,老师和同学的眼睛湿润了,这是200多名残疾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唱响的一曲强劲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0.
今天有了科学技术的慧眼金睛就可以看穿宇宙星空的大小就可以探测原子基因的疑团但是我们却依然无法计算出一个人生命的能量也无法知道一位科学家的心灵究竟会有多么辽阔的空间于是我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想起了邓稼先二十八年整整二十八年他隐姓埋名把生命的种子播进了大西北浩瀚的沙漠播进了辽阔的青海高原与风沙同行与冰雪做伴他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强盛的根基他用科学登攀的足迹叩响了荒原边陲的每一座高山这里看不见故乡的花溪石径听不到妻儿的殷殷呼唤在他面前摇曳的永远是如豆的灯光如血的夕阳漫漫的黄沙袅袅…  相似文献   

11.
很高兴在这样一个热情如火的五月天里与大家相见。坦率地说,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站在这里,在此时此刻,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方,是一个我无法阅读的秘密世界的文化矿藏。我曾经看见我的盲人朋友在纸张上飞快地刻录下他的文字,我伸出手,试着触摸那些神秘的凸点……有很多次,走在人行路的盲道上,我试着闭上眼睛,感受从脚底传来的波纹——我想,一个人需要拥有多么神奇的触觉,才能在指尖上建立起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人生四若     
鲁人 《今日浙江》2006,(5):53-53
人生若茶。在沧海人世中,无论你是名人还是平常人,都要融入这个纷繁的社会,都要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之中沉沉浮浮,才能弥漫出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茶叶因为开水的多次冲沏才释放出它本身的清香,同样,人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难和坎坷后,才能彻悟生命实质,变得豁达。人生的诀窍,就是你有多大的脚,就穿多大的鞋;你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一个人只有如茶般处在清淡幽香中,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才可以将世间万物视如过眼云烟,惟事业为己任,一生不做“名”与“利”的奴隶,对事业诚诚恳恳,对人坦坦荡荡,大风大浪中心如止水,惊涛骇浪中胸有成竹,一切…  相似文献   

13.
林清玄 《今日广西》2007,(12):61-61
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因为在水上写字,无论多么费力.那字都不能永恒,甚至是不能成形的。  相似文献   

14.
三言两语     
作为市长,我只是个符号而已,希望各位代表们帮忙,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提建议,群策群力,我们才能把政府工作做好。——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海淀团团会上王岐山诚恳地说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无论有多么困难、多么复杂,教育部门都要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坚持做下去,并一定要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5.
热情悟语     
《时代潮》2001,(2)
如果把热情比作一缕阳光,冷漠就是天空低垂的乌云。阳光使生命舒展,乌云使心情黯然。人人都渴望暖阳,但并非人人都愿意播洒热情。若要温暖他人,必须心里先有阳光。内心冷漠者,无论外表佯裴多么热情,也根本释放不出温度。  相似文献   

16.
都市看房人     
海波 《今日广西》2008,(9):42-42
房子是人安身立命的所在。购房,是现代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而一场接一场的房交会无异于房产盛宴,作为购房者,无论你时间多么紧,都应该去房交会上凑个热闹。  相似文献   

17.
<正>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的确,自古至今,人类的过往就是一部与如影随形的灾难不断抗争的历史。而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预防和处置各类灾害事件,一直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自然灾害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的应对能力,也考验着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防患宜先,防救并重"的防灾减灾救灾思想古已有之:"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  相似文献   

18.
新解﹃矛盾﹄说警察於可训中国有个“自相矛盾”的成语,这则成语故事尽人皆知。人们历来认为那个围观的人向卖矛又卖盾的人提的问题充满智慧。是的,你说你的矛无论多么坚固的盾都可以刺穿,又说你的盾无论多么锋利的矛都刺不穿,那么,就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好了。倘若刺不...  相似文献   

19.
生命畅想曲     
生命是什么? 有人说,生命是一棵高大的树,当太阳照射我们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它都跟随着我们,为我们遮太阳;当风刮向我们这里太阳;当风刮向我们这里的时候,它为我们遮风;当雨来临的时候,它帮我们避雨。有人说,生命是一栋房子,如果你不好好地珍惜它,而去糟蹋它,就算这栋房子再绚丽多彩,到时候也会变成一片废墟,成为人的脚下石。还有人说,生命是一面旗帜,无时无刻不飘荡在蔚蓝的天空。 生命是什么? 生命应该像浪花,有涨潮时的绚丽与精彩,退潮时留下的痕迹与杂乱;生命应该像号角,有吹起时的嘹亮与不吹时的落寞;生命有时还像钢琴,有弹奏时的激…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有一次生命,千百年来无数的生命出生、故去,或者普普通通,或者光彩照人,或者悄无声息,或者惊天动地。对于当代人来说,我们又怎样认识自己的生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