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当前中日关系与一战时的德英关系进行类比,诬蔑和攻击中国。那么,一战最为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呢?一战后,法、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先是为瓜分打败德国的胜利果实不惜牺牲其他对德作战的主权国家的利益;继而不仅没有限制,反而扶植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导致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当前的极右势力在美国的纵容下酷似一战后法、英、美国扶植战败后的德国,肆意挑战二战后的胜利成果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这不仅让全世界引起警惕,美国对此也应三思。  相似文献   

2.
英、法、德是欧洲联盟内三个举足轻重的大国。长期以来,法德一直是欧洲联合的“火车头”,推动着欧洲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英国则总是扮演“反对党”的角色,其影响不容忽视。舆论普遍认为,英、法、德三国的态度对欧盟目前举行的旨在审议和修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政府间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会议结果将主要取决于三国之间的妥协程度。 一、德英态度针锋相对 围绕着修改《马约》这一问题,欧盟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其中德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德国总理科尔曾不点名地批评英国这条船速最慢的船不应阻碍整个船队前进。而英国则公开表示对统一后的德国不放心。前不久发生的“牛肉战”使得两国关系更趋紧张。有人认为,目前德英关系已降到了二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为了修缮两国之间的关系,科尔于1996年4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帝国主义代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地位,成为資本主义世界的唯一的强国。它的野心不仅是重新分割世界而是要独霸世界,在全世界建立一个空前未有的大帝国。它除了对英、法、德、日、意等国原来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实行侵略、兼并或企图控制以外,还力图将西欧各国和日本本土变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和剝削对象,并加紧准备进攻社会主义阵营。因此,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领头羊”角色和起“发动机”作用的欧盟核心国家,法国和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1月22日正值《法德合作条约》(又称《爱丽舍宫条约》)签署40周年,以此为契机,法德关系明显提升,取得令人瞩目的实质性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英国布莱尔政府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德国新政府也频频向英国招手,法国对法德“轴心”“老化”焦虑不安。法德英三角关系如何演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试就此作一分析。一、在欧盟加速一体化之际,英国趋利避害,加速向欧洲大陆靠拢,开始全面调整对欧...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的拉美面临着以下4种战略选择。一、实现贸易多样化这一战略选择,是指或多或少地按照华盛顿共识,实施单方面的经济自由化计划,降低贸易壁垒,寻求更为广泛的贸易伙伴。在拉美,最有能力实施这一战略的国家是智利。到1991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智利最大的贸易伙伴。智利还与欧盟(尤其是德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在1994年12月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智利被正式邀请参加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谈判。通过与欧洲、日本和美国发展贸易关系,智利没有受到任何一个贸易伙伴的牵制。其他拉美国家很想实施智…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以来,两德走向统一的步伐快得惊人。积极主张统一的比德基督教民主联盟在今年3月18日大选中获胜,标志着两德的统一进程已“不可逆转”。当前,两德政府正在催马扬鞭,争取早日实现统一;作为二次大战战胜国的苏、美、英、法从它们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各自的战略考虑出发,也都卷入了德国统一的进程。有关各方围绕怎样统一和统一成怎样的德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公开  相似文献   

8.
拉美与西欧的关系有悠久的历史。拉美大部分地区在摆脱西、葡殖民统治以后,又成为英、法、德等西欧列强角逐的场所。1823年的《门罗宣言》正是美国为了抵制欧洲势力对拉美的渗透而发表的。然而,当时的美国还不是西欧的对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欧在拉美的经济和政治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大危机前  相似文献   

9.
美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与扶植、顺从与崛起的周期性交替写就美日之间的国家关系史。今后仍将是,日本积极充当美国称霸世界的马前卒,并谋求实现与美国争锋的大国梦想;美国一方面扶植日本为自己的霸权战略服务,另一方面时刻警惕日本挑战自己的霸主地位。总的趋势是,美日关系将向平等合作方向发展,日本实力上升,扩张野心膨胀。  相似文献   

10.
2017年5月,美国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公司出版著名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的专著《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①(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艾利森在书中详细阐述“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分析中美关系走向,该书一经出版即引起美国政商学界广泛关注,迅速登上全美畅销书排行榜.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经济是在美国的扶植之下恢复和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在贸易和经常收支方面对日逆差的增大,日美经济摩擦逐渐激化,导致今年5月11日克林顿和细川会谈的破裂。本文在对日美经济摩擦的发展过程、成因、特点及发展前景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日美经济关系的发展是摩擦和协调相交织的过程,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日美利益的一致性仍然是决定日美经济关系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12.
纵观二战胜利后,不惟美、英、苏、法等大国纷纷获得各种形式的赔偿,即如一些亚洲受到日本蹂躏的小国如菲律宾等也得到日本的赔偿。以苏联为例,不仅从日本割去北方四岛,获得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将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而成为苏联附庸;出兵中国六天,却大肆疯狂盗运东北巨额物资设备。  相似文献   

13.
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加紧复活日本軍国主义,同时在西方加紧复活西德軍国主义。曾經两度把大部分人类投入战爭血泊的德国軍国主义,不到十五年,在美国的全力扶植下,又在西德复活了。不久以前,美国占領軍和西德国防軍一起,在美国将軍的指揮下,悍然联合举行了以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为假想敌人的原子战爭大演習。这种情况,严重地威胁着欧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这里也証明美国的政策是“假和平、真备战”。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英国2010年《战略防务与安全评估报告》提出削减国防开支,缩小海军规模。卡梅伦政府的国防新战略尽管有削弱英海上力量之嫌,但并未放弃英追求海洋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而是突出了借助外力捍卫英海洋大国地位的新思路。这一战略充分体现了英国现实主义决策模式、节约力量的战略传统以及紧随潮流的质量建军思想。未来,英国将继续走精兵之路,借助美国和欧盟这两大战略支撑点彰显英国的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为遏制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苏联自1933年起便通过“东方公约”、莫斯科谈判试图同英法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但未获成功。此后,为避免提前卷入战争,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又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二战期间,苏联通过与英美结盟,保障了自身战后在波兰、德国和远东的利益。苏联的外交政策目标明确,在二战的动乱年代,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关系领域,对外援助是外交政策的工具,服务于援助国的国家利益。二战后,随着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外援助在国际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即利用对外援助争夺、扶植、拉拢其他国家,以壮大各自阵营实力。欧盟前身欧共体的对外援助始于1957年同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即ACP地区)签署的两个《温雅得协定》和五个《洛美协定》,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29日美国公布了新版《国家反恐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发布的首份反恐战略,既是对其执政以来反恐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美国反恐的指导性框架文件。这一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十年反恐战争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反恐的定位、框架和方式等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果,但其局限性依然存在,对今后美国反恐成效的影响还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唱“国歌” 李鸿章的家乡安徽合肥是倒七戏流行中心。庐剧原来叫倒七戏,有近200年的历史,李鸿章自幼爱听并能哼唱几句。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他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出访俄、德、比、法、英、美、加等国。在德国参加德皇威廉二世的欢庆大典时,德皇要求各国使  相似文献   

19.
中华兵圣孙子及他的《孙子兵法》不仅载入炎黄青史,驰誉海外,而且已成为人类共同瑰宝。它的影响泽及世界古今,泽及政治、经济、文化,例如美国对伊战争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阿富汗战争中中情局官员汉克,将“不战而屈人之兵”奉为法宝,以间谍战、金钱战获得大胜。就连当年德皇威廉在战败后,读到《孙子兵法》也曾扼腕而叹:早读此书,何至于战败?其实,孙子兵法不仅应用于军事,当今世上日本等国将孙子兵法应用于商业的成就早已举世共睹。尽管孙子在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从未有过纪念他、宣传他、研讨他的节日。首届中国广饶·孙子国…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同日本积极发展关系,谋求改变欧美日三角关系中欧美关系和日美关系相对密切,而欧日关系相对淡薄的状况。这一趋向对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战后初期,西欧国家和日本都处于经济重建和恢复时期,依赖美国的支援,西德和日本还受到美国的直接控制,欧日之间的相互联系很弱。到了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后,欧日之间才逐步加强了经贸联系,形成了“以双边经济交往为主、政治联系为辅”的局面。近两年来,西欧国家和日本都调整了外交政策,加强了彼此的关系。1991年7月《欧共体—日本联合宣言》的签订,标志着欧日关系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