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穹  于永宁 《法律科学》2009,27(6):123-130
高管薪酬机制既是资本市场辉煌的动力,也是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诱因。金融危机背景下“正面我赢,反面你输”的单向保护高管利益的扭曲薪酬机制面临反思。在薪酬机制从现金薪酬向股权薪酬过渡,股权薪酬与业绩脱钩,高管薪酬公平议价面临遭遇质疑之际,行政强制的限薪措施只是一种临时的激进措施,程序合理化与信息公开化为基石的公司治理是解决高管薪酬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金名子 《检察风云》2003,(24):12-14
记得2001年年报揭晓时,亏损15亿多的科龙电器曾以11名高管年薪2747万,1名最高者年薪750万,引得媒体一片哗然。是年,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就对国企负责人年薪做过一番调查,36家内地中央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党组)书记1999年平均年收入为6.1万元,最高的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高管们年收入人均21.3万元,最低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高管们人均年收入1.2万元,最高与最低相差18倍。然而,到了去年,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比2001年提高了2成,平均每位高管的年薪达到9.27万元,一批上市公司的高管们更是突破7位数的年薪。今年以来又有近100多…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兆宾 《时代法学》2011,9(2):66-70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看似合乎法律自由,其实质背离道德正义,且其背后隐藏着制度性漏洞带来的寻租危害,这种政策机遇下的非理性造富如果不加以严格法律规制,将严重背离证券市场法治精神。客观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套现行为规制的立法滞后和监管缺漏,从公司内部治理、保荐人持续督导、多元监管及可诉性的法律责任追究等多重视角强化对高管辞职套现行为的法律规制,将有利于营造一个多方共赢的创业板市场。  相似文献   

4.
佑晶 《政府法制》2009,(12):25-27
主持人:青梅 访客:彩色泡泡(大学生)、新起点(学者)、紫水晶(企业高管)、笑沧海(法律专业人士)、水立方(法官) 青梅:如果有人面对面地问你:“你怎么能证明你没死?”你十有八九会认为这人“有病”。我一个大活人就站在你面前,还需要证明吗?但是,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种制度,它规定说:你每年必须亲自跑到政府职能部门,向他们当面证明“你还活着”;或是将自己“右手摸着左耳朵”的照片交给他们验证你还没死;甚至要求他们到公证处公证自己还活着……  相似文献   

5.
杨关善 《法人》2014,(3):48-48
正对企业来说,赢了官司就是最好的结果吗?答案是未必。如果为了赢官司而使用了不合规的手段,那是得不偿失。所以,企业不能轻信外部律师打包票赢官司的言论,而应依赖自己的法律顾问团队做出科学决策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法律纠纷的解决非常重要。作为一个长期在中央企业工作的企业法律顾问,我觉得应该从纠纷解决、纠纷管理的角度来看商事纠纷解决问题。第一,纠纷解决如何做到合规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如何保证合规,而不是简单追求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你最后打赢了官司,但是你合规吗?如果不合规,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吗?有的领导或者非法律专业人员也可能会说"我也可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青梅 访客:彩色泡泡(大学生)、新起点(学者)、紫水晶(企业高管)、笑沧海(法律专业人士)、水立方(法官) 青梅:如果有人面对面地问你:"你怎么能证明你没死?"你十有八九会认为这人"有病".我一个大活人就站在你面前,还需要证明吗?但是,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种制度,它规定说:你每年必须亲自跑到政府职能部门,向他们当面证明"你还活着";或是将自己"右手摸着左耳朵"的照片交给他们验证你还没死;甚至要求他们到公证处公证自己还活着……听了这些,你一定会觉得很诧异吧.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在208家上市央企发布的2012年年报中,披露了192家央企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年薪,其中年薪超过200万元的有十多位。人们羡慕之余,也在质疑:作为国有企业的高管,他们是否应该获取如此高的收入?如何对其薪酬进行管理?高管收入高遭质疑有关统计显示,在目前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去年有41  相似文献   

8.
受公安部刑侦局的委托,对2005年全国公安岗位大练兵模拟犯罪现场勘查考试情况做以讲评。这次模拟犯罪现场勘查考试,总体看明显好于2004年,应该说是一个极大的飞跃。与2004年相比,有五个方面的明显增强:一是现场勘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在勘查中能够按照法律规范勘查的多了,违法违规进行勘查的少了;二是现场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6日,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集中打击赌博行动中联合督办的亿元网络赌球大案在北京宣判。网络赌球庄家王欣被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以赌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宣判后,神情黯然的王欣说:“赌球就像吸毒,陷进去就停不下来,赢了想多赢,输了想扳回来,玩得再好也就打个平手,根本赚不了钱,最终钱没挣着,还触犯了国家法律,给家庭造成了伤害,我劝大家不要沾它!”  相似文献   

10.
振华 《政府法制》2006,(11):29-30
据金融部门2005年年末的统计,浙江温州民间金融的规模大致有400亿元至420亿元。而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大概是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融资规模大于正规融资规模的28%。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缩影,显示了其对市场经济环境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专家呼吁国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制定和完善《民间金融法》和《反高利贷法》等,用法律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让地下资本合法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地下资本”与改革呼声2005年,央行的统计数字认为,目前民间融资规模是1万亿元,如果这1万亿元的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法律制定得少么?不少。法律落实得怎样?很不理想。不少人对中国的法治建设会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评价。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林莉红利用4年的时间,对“民告官”问题进行了调查。她在其中的问卷调查里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认为行政诉讼制度能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吗?结果,选择“能”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7.4%,还有8.8%的人答:“赢一阵子,输一辈子。”  相似文献   

12.
<正> 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想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里寻找理论根据。比如,有人引证伏尔泰的"我坚持反对你的观点,但我却誓死捍卫你说这句话的权利",用以论证绝对自由的观点。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自由可以不受法律的任何约束。大家知道,"自由只服从法律"这句名言,正是伏尔泰说的。因此,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究竟怎样看待法律与自由的相互关系,而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他们在这方面的观点,实有加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在美国当律师的朋友告诉我,在美国,只要有民告官的案子,律师们都蜂拥前往,争相代理。我问为什么?朋友回答因为这类官司不但标底一般都很大,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赢。一个普通的民众,只要有“比牙齿还要短”的理由,甚至这等理由在外人看来有耍赖的嫌疑,但他只要起诉,就一告一个准,一告一个赢。同样,如果一个公民把一个知名大公司告上法庭一哪怕他列举的事实再牵强附会,他也是赢多输少。看起来,我们所遵循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似乎在美国有点儿失效。那么美国的法官是不是葫芦僧在判葫芦案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想在美国成为法官,可不是简单地手举个法律文凭就能跨进法院的门槛。别说联邦法院的法官,得经过多少层层筛选,经过多少次国会议员口枪舌剑地辩论,即使想到州级法院的做法官,也要经过选民投票这个鬼门关。候选人裸体面对公众,道德上稍有瑕疵,行为上略有不端,他就会被无情淘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 2005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学术交流活跃.就研究成果而言,据有关报刊杂志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有关论文"索引"和<新华文摘>所辑报刊目录的统计,①2005年发表的有关中国法律史及中日、中西法律史比较的研究论文近四百篇,专著数十种.2005年的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大量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科研究的细化和向纵深的发展,近四百篇学术论文几乎涵盖了自三代至新中国数千年每一个历史阶段,并涉及到法律所关涉到的方方面面问题.比如,宏观地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内容与特点、中国古代法律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等等,应该指出的是,在宏观研究中,并不乏对一朝代或一王朝法律细致的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一诺律师事务所巾帼律师部负责人王翠云性格率直,说话的时候伴随着一些习惯性的手势,脸上的表情也极富感染力。坐在她的对面,听她讲话,你就能够感受到她在庄严的法庭上的雄辩风采。她对法律悟性之高,对现实社会和案例的深入剖析,足以说明她的思维之敏捷、逻辑之严密、哲理之深邃。在交谈中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法律问题,有条不紊。确实,她这个人能说,而且很会说。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律师,矢志法律是王翠云一生的追求。这6年的时间她承办了数百起案件,担任近20家中外企业法律顾问,凭借深厚的法…  相似文献   

16.
悦读吧     
《检察风云》2010,(16):68-68
七个怎么看 如果你开车从广州向西走,一路对比中你就知道了什么是"农村";如果你不幸在2000年之后毕业,不管你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你就有机会体验"就业难";如果你不是张悟本并且拿不出养生顾问费,你多半也会知道“看病难”;如果你是农民工或相当于农民工的某城漂,你的孩子会告诉你“上学难”;  相似文献   

17.
李郁 《政府法制》2007,(21):47-49
"你看,"一位有"商业调查"经营项目的公司负责人刘总把一份文件放在记者面前,"劳动部又一次承认债务追收或‘商账管理’是一项新型职业。"追债公司(或者追债行业)在我国出现至少20年了,可一直徘徊于法律边缘,就像一个"幽灵",法律一直不予承  相似文献   

18.
郭丹 《中国律师》2000,(5):54-55
要约收购(亦即“标购”)是境外证券市场兼并收购的最主要形式,是指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的一定比例时,如果进行收购,应当依法向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的意思表示而进行收购的一种方式。我国《证券法》第78条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该法涉及要约收购的条款达17条之多,且将要的收购放在上市公司收购方式之首,足见我国《证券法》对要的收购的重视,为要约收购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笔者仅就要约收购涉及到的几个法律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求对要约收购的实践有所助益。一、…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行政处分的性质对行政处分的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行政处分是一种纪律处分或政纪处分,因而把行政处分说成是纪律处分或政纪处分,也有的把纪律处分看作是行政处分;有的认为行政处分是一种不同于纪律处分或政纪处分的法律制裁形式。笔者同意后一种看法。在一个法制健全发达的国家,基于法律所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其内容的不同,全部法律规范有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之分,违反这些法律规范也相应承担各自的法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法律的儒家化,发端于西汉,经历数百年,到封建王朝鼎盛时期制定的唐律,据称"一本于礼",显然是儒家化的最终成果。不过,有些学者论及西汉以后的法制,称之为"外儒内法"或"形儒实法",对于法律儒家化而言,这显然又是一个悖论,既然法家之实得以保留,那么所谓的法律儒家化也只能说是徒有虚名而已。这种悖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法律儒家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