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坚持“两手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是邓小平治国方法的生动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掌握两手抓的艺术,对于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手抓”反映了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要求 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基本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现代化,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然而人们对社会现代化的正确认识,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我们  相似文献   

2.
“拨乱反正”在邓小平的实践和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曾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将近7年,“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①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不仅是对这7年的概括,同时也是对新时期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概括。正是根据邓小平的概括,党史界把1978~1992年这一段历史,再分为以拨乱反正为主要内容和以全面改革为主要内容两个阶段。因此,从拨乱反正作为切入点,是符合历史的逻辑的,在内容上也是适当的。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被毛泽东称为“先进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②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是我国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中有不少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发展,也有不少重要的新概括、新提法和新观点.现初步整理如下,供学习时参考.一、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1、《报告》指出:本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是首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对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  相似文献   

4.
殷真 《前线》1994,(23)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第一次概括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指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历来就有的,邓小平同志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将这几方面内容概括为四项基本的思想政治原则,首先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的情况下,为了指导我们党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正确把握继续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次历史性巨大变迁,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进行政治创新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建立民主政体的探索,形成了“宪政”图式;毛泽东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形成了“人民民主”图式;而邓小平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形成了“改革与发展”图式。他们的政治创新是21世纪中国理论创新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中,像邓小平这样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经历过三落三起的人,为数并不多。1933年3月,在江西中央苏区担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被撤销了职务,这是他经历的政治上的第一次磨难。1933年6月下旬,在贺昌、李富春等人的推荐下,邓小平出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不久又担任总政机关报《红星》报的主编。1934年10月,邓小平参加了长征。遵义会议前夕,邓小平走出了第一次政治磨难的阴影,再次出任中央秘书长,参加了遵义会议。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被打倒,经历第二次磨难。当时,强加于他的莫须有罪名是“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  相似文献   

7.
突出制度因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体系,建构社会生活新的运行机制,实现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法治化,这是邓小平同志治国思想的显著特征。本文试就邓小平制度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初步的探讨。一、制度范畴的三个基本内涵邓小平同志在相当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着“制度”这一概念。通观《邓小平文选》三卷,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制度”大体上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根本制度”,即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直接反映社会形态性质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逐步形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鲜明:以实事求是为指针,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核心,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为依托。研究学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党、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一根本战略任务的重要措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生动、真实地记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精辟地总结和概括了全党、全国人民加快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1978年4月27日至6月6日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是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以后领导拨乱反正.特别是整顿军队的重要步骤。这次会议从1975年提出到1978年召开,历时3年半。其间,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经历了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历史转变.也贯穿了邓小平政治生涯的第三次“跌落”和复出。回顾36年前这次会议召开的前前后后,对今天学习领会习近平于2014年10月底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行民主政治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基础。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指出:“无论党内的监督和党外的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1957年,他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又指出:“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性,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关键是要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原则执…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青年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对待青年和青年问题上都有过一些真知灼见,其青年观的基本点是一致的:都非常重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大胆起用青年;正确概括了青年的个性特点;认为青年是需要培养教育的;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对毛泽东的青年观有所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实现了青年培养目标由“红”到“全面发展”,青年成才道路由“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产学研相结合”,青年的引导力量由“榜样引导”到“是非利害引导”这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20世纪世界政坛上举世瞩目的伟人之一,薄一波在为《邓小平的非常之路》一书中题字“困境中的伟人”,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邓小平的不平凡之路。他唯实不唯书,敢想敢说,敢闯敢干,面对困境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从不拘泥于前人的既有成果,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卓越的政治智慧。“文革”期间,中国不论在经济、政治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层次上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一)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上所怍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就精辟地把它概括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长期建设与改革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许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方面的重要观点,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促进了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对于提升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及战斗力有重要的作用。分析邓小平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内涵,明确其时代价值,探讨新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月,邓小平曾幽默地对别人讲: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可能很有资格获得奖牌。1987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见外国客人的谈话中,曾经讲道:“我是‘三落三起’。”的确,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像邓小平这样“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是极为罕见的。一位名叫乌利·弗朗茨的德国人也在《邓小平——中国式的政治传奇》中写道:邓小平“用非凡的能力,战胜了政治上的三起三落和无数阴谋诡计,并且每次都向他生命的目标更接近一步。在我们的世纪里.我在东方和西方都没有见过像邓小平那样,走过如此崎岖曲折的生活道路,却又卓有成就的政治家”。为使读者更深入,详细地了解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的经过及历史内幕,本刊从2003年第一期起,连载即将出版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薛庆超同志所著《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一书。  相似文献   

17.
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问世以来,尤其是1984年9月28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公布和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后,世界舆论交相赞誉,称它是“高瞻远瞩的设想”,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伟大构想”……显然,国外许多人士都已关注到“一国两制”所具有的世界政治意义.那么,应从何种角度去分析、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理论意义的最重要方面?笔者认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有着十分丰富而特定的内涵,它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说等诸多重要的学科.从根本上说,它是当今世界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政治蓝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国家学说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光辉运用和重大贡献.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前,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廓清了笼罩在社会主义上的种种错误和模糊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十多年后,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同时又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找到了根本的保证条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至少蕴含着三个层次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认为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点,在学术界、理论界广为流传。其实,这种观点是没有根据的。20年来,党的思想路线有规范性表述,“实事求是”乃是其简明称呼。  相似文献   

20.
“治国之道,唯在用人”。任何决策目标的实现,一切方针政策的施行,都必须依靠人的活动。因此,如何识别和使用人才,历来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那样:“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一、“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作为领导者,主要职责是什么?毛泽东曾将其精辟地概括为“出主意”和“用干部”。“出主意”就是对整个组织进行目标决策,而“用干部”则主要是将人才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做到知人善用,用其所长。那么,为什么“用干部”如此重要呢?邓小平则认为这主要在于“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