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 亚洲“四小龙”是最早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批发展中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进入80年代后,“四小龙”进入了对外投资的高速增长时期,其中1976—1989年,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了5.5倍,年平均增长率13.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台湾对外直接投资上升了62倍,每年平均以12.4倍的速度增长;同期内,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3.6倍,年均增长率达35.7%;而截止1989年底,香港在亚洲各地的累计投资也已超过260亿美元,占亚洲总外来投资的1/4—2/7;从1988年起,“四小龙”已取代美国成为东盟最大的外来投资者。“四小龙”仅用25年时间,就达到了西方国家用半个世纪才达到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对外投资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投资基本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直至70年代中.期起才逐步转向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但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对外投资一直是零星、少量的,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加上岛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的对外投资才引人注目地迅猛发展,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大陆处在同一经济发展阶段,近年来,东南亚各国纷纷调整其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利用台湾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1986年—1993年台商在东南亚投资的累计总额约为160亿美元,东南亚国家已成为台商的海外投资热点,成为我国大陆吸引台资的主要竞争者.  相似文献   

3.
台湾资本的大量外流是在1986年以后出现的。60年代起到70年代中期是台湾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时期;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台湾的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化与面向出口工业化的并行发展时期。这两个时期是台湾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岛内资本投资活跃,对外的直接资本投资只是极少量、极个别的;80年代上半期是台湾岛内产业技术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其产业技术升级虽然面临了一定的困难,工资水平、材料与中间产品成本也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但其资本外流的数量仍然有限。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资料,在1980—1985年的6年间,台湾的年平均资本外流仅在3至4千万美元的规模而已。1986年台湾的海外资本投资额也仅有6千万美元。1987年起台湾资本外流量便开始急剧增大。据台湾“经济部”所公布的资料,1987年台湾当局核准的对外直接资本投资总额为19.38亿美元、1988年为21.9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台湾随着经济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呈日益扩大的趋势。据官方统计截止1990年6月,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22.5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6.4%,这还不包括地下投资的数额。本文拟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其经济影响作一剖析.一、基本特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首先,投资地区以美国和东南亚为主。据统计,到1980年9月底,台湾对美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总额为3.2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5.9%,其中美国占60.4%。1988年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香港《远东经济评论》(1989年3月16日号)有这样的一段评论:“台湾企业与南朝鲜企业的对外投资虽然尚处于初出台阶段,但却已经开始对其本身的经济与东南亚各国(特别是泰国)的经济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台湾与南朝鲜的企业能够顺利经营其海外子公司对受资国今后10年的经济发展将会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台湾与南朝鲜已从资本输入地区转为资本输出地区了。近10年来(80年代)台湾与南朝鲜不仅上升为世界贸易的主要输出入地区,而且在金融上也迅速提高其作为资本输出地区的地位。”台湾与南胡鲜的对外投资虽然不断在迅速增大,但其实际状况却未必如人们所充分了解,而有关的理论分析就更是完全没有了。作者以建立新兴工业化经济理论作为科研方向,更有责任探讨台湾与南朝鲜的对外投资问题。由于有关台湾、南朝鲜的对外投资的资料很零  相似文献   

6.
台湾民营企业赴海外直接投资、建立跨国公司,大致始于1960年前后,但直至70年代才初具规模.进入80年代,台湾企业的跨国经营日趋活跃,特别是近些年来,其资本输出的规模呈直线上升之势,不仅领先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而且居各新兴工业经济(NIES)之首。估计截止1990年底,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为100—150亿美元,较当局统计的30亿美元高出数倍,在东亚地区名列第二,仅次于日本。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陆的外来直接资本投资当中,来自台湾的直接资本投资从投资金额看仅次于香港而居第二位.台湾资本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始于中国实行经济改革与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之后,因为只有这种政策转变,海外资本才始有可能到中国大陆进行投资.但是80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短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而我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早于大陆,早在上世纪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文章以刘易斯模型为基础理论,验证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然而,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台湾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台湾当局成功采取针对性政策,实现了台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通过对外投资延长了产品寿命,克服了通货膨胀,通过教育改革提高了人口素质,弥补了台湾劳动力的短缺,使台湾经济成功克服挑战,给祖国大陆经济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如今台湾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急速的变化。从经济方面看,1980年代后半期,包括新台币在内的东亚各种通货大幅度升值,因此造成台湾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至今仍在继续之中。几乎在同一时期里,台湾在政治方面也开始从权威主义体制向民主政治方向转移,逐步进入最后的阶段。尽管台湾岛内这种经济与政治的变化,以及受到其相互作用的波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经济活动与当局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本文想从  相似文献   

10.
从1985年起,台湾投资目标转移到东南亚,投资重点先后是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台资大量流往东南亚的原因、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初步剖析。一进入80年代,台湾经济实力日增,出口贸易迅速成长,累积了庞大的贸易盈余。但由于岛内投资环境日趋恶化,新台币大幅度升值,劳工严重短缺及工资迅速上升,尤其1989年1月1日起,美国取消了对台湾等亚洲“四小龙”的普惠制待遇,致使台湾出口产品竞争力明  相似文献   

11.
周群  杨志雄 《台声》2006,(2):45-45
2005年11月25日,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莹华在?间举办的第九届东亚经济论坛上直言,台湾将不得不面对明显的贸易壁垒,面临投资转移和贸易转移双重危机。而最大危机,将是投资转移,台湾不仅难以吸引外资,大批台商还会担忧在台湾投资承担?视性关税影响,而加速投资大陆或东南亚地区。据悉,上世纪80年代直至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前,东南亚一直是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自1996年起,受台湾政府限制两岸直接贸易等影响,同时大陆吸引力日显,台湾对外投资的一半投向了大陆。为消弭?轮东亚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台湾岛内企业加快…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战后台湾社会(指除了金门、马祖地区外的、所谓‘中华民国政府’有效统治的社会)最值得注目的变化是台湾的中国化(这里不是指特定的王朝,而是指作为文化圈的中国),而这种趋势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加速发展,到21世纪初将进入高潮”.提出这一看法,也许会被人认为我是一个怪人.因为最近有关台湾问题的论文都是一个基调,即台湾越来越“台湾化”.笔者提出这一看法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只不过是写了该写的事实.这里先说明一下,本文并不讨论台湾将走向统一还是独立,哪一种可能性大,或应该往哪一方向发展的问题,请不要误解.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海外投资与货币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文载于日本世界经济研究协会,《世界经济评论》1998年6月号。作者系日本神户大学国际经济合作学科博士后研究生。序言80年代上半期由于世界经济低增长、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等原因,世界的海外直接资本投资衰退,但80年代下半期则急速增大,直到现在。世界海外直接资本投资的90%以上是由先进国家进行的海外投资,但近年来作为海外直接资本投资的新的供应国、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在世界海外直接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也急速增大,其中台湾在近几年对外投资的急剧增长尤其引人注目。台湾的对外投资开始于1959年,但1987年以后…  相似文献   

14.
台湾对东南亚直接投资与“南向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台湾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近年 ,台湾对东南亚的投资战略以“南向政策”为主导 ,并进行了几次调整。台湾的三次“南向政策”的背景、动因和措施有其相似之处。近期来 ,台湾的第三次“南向政策”似乎有所收获 ,但其前景与第二次“南向政策”一样并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拓展,我国外向型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80年代,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为90年代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推进建立了一定的基础。90年代,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当前面临着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的国际政治和对外关系理论的研究中,比较重视对国际环境和对外政策本身的分析,但对于台湾对外关系的分析,仅就此进行探讨是远不够的.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地位,台湾并不具备一般国家所具有的条件,因而它的对外政策的调整与其政治体制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台湾政治体制的稳定又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两岸关系演变的制约,对外政策还必须与大陆政策取得协调,这是把握台湾对外政策发展的关键点之一.近五年来,台湾对外政策出现重大的调整,此一调整与台湾政治形势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关系.特别是在1991—1992年“宪政改革”前后,随着岛内政权体制完成“本土化”的进程,台湾当局在对外政策上推行独立的“国家”和“主权”意识也日益明显,并导致它在对外关系中公开提出“阶段性两个中国”的口号,台湾当局在对外政策上的这一变化,无疑将对两岸关系,特别是大陆对台湾当局的政策评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拟从当前台湾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和主要原因及其今后可能的走向,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为推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必须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理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50年代起,台湾财政收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63会计年度(以下称年度)以前,台湾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时期,财政十分困难,几乎年年赤字;从1964年度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数年度有财政结余;但1980年度以后,由于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台湾财政再度进入困难时期,财政赤字时有出现。本文主要分析80年代以来台湾财政收支的变化及其原因,并预测90年代的发展趋势。一、财政收支由“盈”转“亏”80年代以来,台湾财政收支的年增长率呈大幅缩小的趋势。1980年度,财政支出净额为3,453.96亿元(新台币,下同),较上年度增长35.6%,其后,增长速度大为下降。1981至  相似文献   

19.
一、近年来台湾对外资本投资的特点 (一)反映了“亚太时代”的特征首先从“亚太时代”的观点来探讨台湾(乃至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经济的发展时,台湾的对外投资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对外投资的急剧增长体现了“亚太时代”特征的最突出的一面。以往一谈到台湾经济,往往只注意到它在出口贸易方面的成绩,而对它们的对外投资则一直未给予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陈银娥 《理论月刊》2006,(5):187-18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成熟经济体的标志之一和增长路径之一。中国经济要向成熟经济体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外直接投资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在不断增长,对外直接投资也呈加速发展之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如何?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是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