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勇 《求实》1992,(11)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一大发展,对我国14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必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科学的结论我党提出建立市场经济及其体制有着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依据。在理论方面:①邓小平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最早的倡导者。他在1979年就说过:“市场经济就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要做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学理论系列党课之八一彪一、充分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不仅是我...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对过去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伟大贡献。他把市场经济第一次真正地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轨道,在我国最早、最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对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一大发明创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突出贡献。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专利,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这种观点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否定。现在又产生另一种极端的观点,对“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国家宏观调控”提出异议,即主张在市场经济的前面去掉社会主义。这种观点同样是错误和有害的。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关系上,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是二者分离的观点,二是二者结合统一的观点。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从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既是理论上的一个新问题,又是一个前人没有实践过的现实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论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应引起人们注意。 一、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1、正确处理书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命题,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它跟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一贯观点相左。在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命题后,我们必须正视与之俱来的“实践理性”与“书本理性”的矛盾。回避矛盾不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江泽民总书记的贡献之一,就是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始终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不断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商品货币关系消亡,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工厂,市场就没有发生作用的余地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消亡论,几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没有突破,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变成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世界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目前,世界上大体有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长处,比如“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等等,但它不搞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认为有两个不可分的领域;一个是带来效率的市场,另一个是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产生了这样的认今搞市场经济就不能讲精神文明,讲精神文明就无法搞市场经济。从理论上弄清这一观点的是非曲直,无疑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一、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刚刚建立,不可避免地存在体制不完善、发育不充分的客观因素,也由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法制不健全,宏观调控不足等因素,给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是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贪图享乐思…  相似文献   

9.
搞市场经济不等于搞私有化周新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一直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上。但是,理论界在讨论中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不大赞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主张搞私有化。进一步深化改革是...  相似文献   

10.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五大继续深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使中国的发展同世纪之交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相融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的创造。一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曾经历过一个市场调节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短暂阶段,这就是全面实行新民主主义《共同纲领》的时期。当时国家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结构内部的基本关系是各种经济成…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结合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对十五大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问题,应当着重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一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战勇 《求实》1992,(12)
市场经济理论从提出到形成,历时13年,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时说:“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一次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拉开了朝着市场经济方向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序幕。第二阶段(曲折发展):对邓小平谈话首先作出反应的是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1980年9月,它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 ,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贡献在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 ,解决了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 ,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工人阶级在我国既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常识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1995年12月25日在甘肃视察时指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写进《宪法》的。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现在,我们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必须坚定不移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这是根本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早在党的十四大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六年多的实践,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然而综观世界上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市场经济模式和他们建立市场经济的经验,以及我国新旧体制转换当中出现的问题,当前亟需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因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完备的法制经济。首先,法律是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来看,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邓波 《求实》1999,(11)
作为一个重要的部门法,经济法的客观存在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但是在经济法的理论研究领域,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乃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法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作些探讨,冀有益于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发展。一、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意义一九九三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加强经济立法”载入了我国的根本大…  相似文献   

17.
岳阳市君山区是成立不到三年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在建设新区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总书出在十工大报告中提出的“一定要以我国改革I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要求,运用邓小平改革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来构建新区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仅有力地推进了新区筹建的顺利进行,而已为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理顺区场关系搞币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人们提出了共产党员还要不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这个问题。当前,有些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发财致富,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发财致富的体制,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行不通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自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以来,今年在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再次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历经十三年改革的探索和总结国内外经验,我们党对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在理论上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性必然选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发展轨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战略性的重大突破与飞跃,开始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这一巨大变化,必然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已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研究以下四点;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新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一场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的机制,按照价值规律的调节,产生高度的激励能力,推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