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作家的“乡愁”是一个历史的产物,不单纯是一个情感的问题,也不是个人的情感,而是民族的行为的结果,是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连这座都市所具备的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特殊性,决定着研究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价值所在,看似平凡的个人化的日本作家的“乡愁”和“大连记忆”,其实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情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折射出残酷血腥的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罪恶。  相似文献   

2.
一、东北区域文化的地位、作用:东北区域文化地位重要,中外专家、学者均有共识东北区域文化是东北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反映,近现代东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既具普遍性,又具特殊性,例如东北先受俄国帝国主义侵略,后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九·一八”以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东北社会殖民地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3.
范硕 《瞭望》1993,(28)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侵略我国东北之后,又制造了华北事变,日益加紧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整个中国面临着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始终站在抗日救国的前列。党中央、红一方面军及其所在的陕甘苏区,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红军立足的陕北根据地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土地瘠薄,粮食短缺,供应困难,又处在国民党  相似文献   

4.
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政策转变经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恩印 《理论导刊》2003,(12):46-47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尤其是政治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忽略了对经济原因的研究和分析。纵观抗战前这段历史,“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日侵略一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由妥协退让逐步转向抗日,这一转变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原因是促成国民党政策转变的最基本的动因。一、日本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经济利益日本帝国主义从1935年开始,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侵略的同时更加紧了经济侵略。在工业方面,自…  相似文献   

5.
王凯捷 《求知》2014,(3):57-58
<正>69年前,天津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完全彻底的胜利。一、中国共产党是天津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史上,天津是最早投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地区之一。从19世纪末开始,天津人民就投入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到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就曾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地区曾沦为殖民地)。在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和半封建制度。虽然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并没占主要地位。中国近代史表明: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条绝路。这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广大海区,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8万余公里。这样广阔的海洋,对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可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万里海域成了帝国主义炮舰入侵的通道。因此,建立一支足以保卫国家独立主权的人民海军,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张海艳 《学理论》2014,(5):161-162
抵制日货在旧中国是爱国行动,在中国政治、经济落后的情况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的一种无奈的斗争方式。近年来,面对日本就历史问题出现的倒退现象,我们广大青年学生也采取这一形式对日本提出抗议。但毕竟时代背景不一样,面向21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盲目抵制日货行为将阻碍中日两国和平发展,甚至影响到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而且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形势下,盲目的抵制日货还会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中,大连市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直到上世纪末,它还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鲜为人知的小渔村。今日的大连,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沿海中心城市,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口岸和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濒临黄海、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发达。它是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进出口咽喉与门户,也是联结亚洲、欧洲、美洲理想的海陆联运枢纽。闻名中外的大连港位于三面环山的大连湾里,港口外有大、小三山岛作天然屏障,港阔水深,风平浪静,终年不淤不冻,是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经过不断改造扩  相似文献   

10.
刘伟  柴红梅 《学理论》2012,(12):138-139
大连中国人的文学创作活动,是诞生在殖民地深受五四新文化洗礼的产物,和日本作家的文学创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记录和见证了日本殖民时期现代性、殖民性相互交错的言语都市大连的影像与本质。  相似文献   

11.
去年国庆前夕,我在北京西郊访问了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老人黄霖同志。这位年逾八旬、满头皓发的老战士,谈起了宋庆龄同志半个世纪前主持召开的上海反战大会。他以浓重的四川乡音说:“那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法西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会。” 他说,一九三三年九月三十日举行的这次会议,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有着国际影响的远东反战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关头,以与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决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我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族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解放运动的飞跃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特证。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民族问题就由局部的和国内的问题变成了一般的和国际的问题,变成了附属国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解脱帝国主义桎梏的世界问题”。二十年代初,列宁就指出:“殖民地国家的劳动群众、殖民地国家的农民,虽然现在他们还很落后,但他们一定在世界革命的下阶段中起非常巨大的革命作用”,历史实践证实了列宁的科学予见,民族解放运动已成为当代摧毀帝国主义制度的一支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这个历史的新阶段已化为现实。亚、非、拉等各地民族解放斗争蓬勃发  相似文献   

14.
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凯歌声中,被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了五十年的台湾,终于在一九四五年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在近百年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也是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不可更改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15.
纵观整个国际社会民主运动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主要有两种错误思潮,即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一个从右的方面背叛马克思主义,一个则从“左”的方面加以否定。但是,长时期来,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我们只看到右的背叛,看不到“左”的危害,只重视列宁同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的斗争,却无视列宁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论战。这是极其片面的。可以肯定地说,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回避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批判,是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的。  相似文献   

16.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它不仅对甘、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而英、美等垂诞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变成由日本独占的殖民地,并在经济特征上表现出殖民地经济的特性,以大豆为主体的东北农业生产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大豆生产出现全面危机。我们除了深入揭露和批判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大豆业所造成的严重摧残外,也应该总结出这一时期东北大豆种植业区域化日益加强以及大豆加工技术近代化这两大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8.
赵朗 《侨园》2013,(6):78-78
<正>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皇俄国手中攫取的中国旅大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的种种特权,开始在东北地区从事鸦片贩卖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加强和推广这一政策,建立了推行鸦片侵略政策的专门机构,在东北地区公开种植罂粟,并建立鸦片制造厂,从事贩卖活动。日本对东北实施的鸦片政策,不仅实现了其"以毒养战"的侵略目的,而且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削弱了中国人民反抗意志,对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毒害极其深重。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日本侵华实施的鸦片战争的罪行。日本在东北的贩毒活动由来已久。不过最初只是秘密地、分散地、小范围内进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从沙皇俄国的手中攫取了东北的旅大地区(日本称为"关东州")以及南满铁路沿线的种种特权,为了巩固与扩展其既得的"权益",进一步占领全东北。1906年建立了统治机构"关东洲都督府"(1919年改称关东厅),开始在旅大地区、"满铁"及其所属沿线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日益贫弱和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中国文明伟大复兴要解决两个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前一个任务归结为反帝反封建,后一个任务归结为实现现代化。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文明复兴的主题因而也构成了近代以来我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激怒韩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汉城大学教授协议会谈5月21日致函联合国总部说,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不仅不反省战争罪行,反而美化战争”。日本政府对历史教科书中把日本侵略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说成是“进出”、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解放战争”等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是日本政府“企图在21世纪向其国民进行侵略思想和政策的教育”。因此,日本“不能成为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负责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