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终评比,有的被评为第二,但“老二”们的心态各不相同。一曰沾沾自喜型:过去摆过“龙尾”,今天能当“老二”,行了!二曰安于现状型:老二是亚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三曰条件制约型:谁不想赶超老大呀?但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人家,就这样了!四曰遇难而退型:也曾鼓劲往前赶,但碰到挫折就泄气了。五曰奋进不止型:成绩再大,也只是个新的起点,目标永远在前方!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们胡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种种“根据”:一曰它是“相对真理”;二曰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三曰它须得“革新”;四曰它已经不是科学云云。时此,本文逐次批驳,指出: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并非“日用大全”的作用;“革新”马克思主义就意味着象伯恩斯坦等人一样去篡改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字子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迟之。”(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子路问孔子:“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身边,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道:“仲由问您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  相似文献   

4.
到基层走访,听到有人把某些同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象地概括为放“三炮”。一曰批评自己放“空炮”。其要义是将自我检讨的问题“通用化”。诸如“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差距”、“世界观改造不够主动”,等等。这些问题“你有我有全都有,大家都有不算丑”,这等看似“实”,实乃“空”的自我亮丑,可谓放“空炮”之精髓。二曰批评同事放“哑炮”。其要义是:能绕则绕,能脱就脱,谁也不批评,谁也不得罪。实在脱不了绕不开,就讲模棱话,提模糊“意见”。这等批评颇令人受用,可谓互相批评之最佳言辞。三曰批评领导放“礼炮”。其要义是:为满足顶头上司的…  相似文献   

5.
李勤 《瞭望》1993,(43)
何为“三乱”? 答曰: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一个“乱”字,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从1990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曾三令五申: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三乱”。但在一些省、市、乡、村,“三乱“风至今未见减弱;个别地方甚至有愈来愈“烈”之势。“三乱”如何刮风? 请看记者随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河北某市一家企业可算倒了大  相似文献   

6.
东汉清议名士的真正的精神领袖是郭泰(127—169)。只要引录两个人对他的品评,就可以概知当时士流对他倾倒的程度了: 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郭泰死)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后汉书》本传)  相似文献   

7.
齐人见田骈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离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  相似文献   

8.
倪先敏、王福霞的“江泽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一文指出,江泽民在总结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就怎样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形成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文章就以下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三、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阅微草堂笔记》有段讽“好访”的文字: 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偶愁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掌肃立,呼其徒具茶。徒遣应曰:“太守且(将)至,可引客权坐别室。”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公大骇曰:“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宁独老僧!”又问:“尔何以识我?”曰:  相似文献   

10.
距今二千六百余年前,齐桓公伐孤竹。春去冬归,景物剧变,迷失了路途。相国管仲谓齐桓公曰:“老马之智可用也”。齐桓公采纳了这一建议,“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来,人们便用“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比喻有丰富阅历和经验的人,能在工作中起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战争就离不开兵器。几个有名的战将中,张飞用丈八蛇矛,这没有问题;吕布用方天画戟,就要打问号了;关羽用重82斤别号“冷艳锯”的青龙偃月刀,舞台上和各地关帝庙中的关王刀那样的玩意,就完全是《三国演义》里的虚构了。 古代的长兵器有蟊矟,《艺文类聚》引《通俗文》曰:“矛丈八  相似文献   

12.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译文]子路去见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答道:“我爱好长剑。”孔子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以及参加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时,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讲话精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70多年的基本经验,深刻地指明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这不仅是对于当前继续深入开展县市“三讲”教育  相似文献   

14.
如何鉴别领导者真实的品德和才华 ,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主要方法就是听其言 ,察其行。对此 ,古人的论述颇多。择其大要简介如下 :“八征”。姜尚指出以“八征”即八种方法予以考察。“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 ,则贤、不肖别矣”(《六韬·龙韬·选将》)。其意为 :一是提出问题 ,看他回答得是否清楚、详细 ;二是详尽追问 ,看他的应变能力是否强 ;三是用计谋考察 ,看…  相似文献   

15.
鱼的考验     
有两则典故,对照来读,颇有意思。 据《太平广记·御史台记》记载:武(则天)禁屠杀颇切,吏人弊于蔬菜。(娄)师德为御史大夫,因使至于陕。厨人进肉,师德曰:“敕禁屠杀,何为有此?”厨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大解豺  相似文献   

16.
说“去囿”     
刘绍楹 《民主》2007,(3):47-47
《吕氏春秋·去囿》篇,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故事:“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哉?’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讲完故事,作者有针对性地发了一番议论:“人有所囿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凡人必去囿然后知。”道理很简单,也很明确:人一旦“有所囿”,必然黑白不分,是非不辨;而要做一个“有知”的人,就必须“去囿”。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认真总结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经验,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必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在总结已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探索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保证企业  相似文献   

18.
吴辉 《党政论坛》2004,(11):46-47
吴辉的“国外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与经验”一文,从执政党建设的维度分析了当今国外执政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些共同的问题,并总结了国外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9.
再说矛盾     
战国时有一艺人,某日于闹市行商,先持一矛曰:“此矛天下至锐,无坚不摧!” 又秉一盾曰:“此盾天下至坚,无能破者!”有好事者戏谑其言,问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如之何?” 其人语塞,大窘。众人鼓噪。一老者激愤,一旁大呼:“执彼之矛,披彼之盾,天下无敌矣!”路人蜂拥,矛、  相似文献   

20.
瞭望哨     
《瞭望》2003,(1)
如今有这样一种风气:一些地方或单位,在得知别处取得了某项工作经验和创新后,就打个电话索要一份文件或经验材料,并美其名曰“借鉴借鉴”、“学习学习”,然后以文件的形式克隆一份下发,或是复制一份“经验”材料在报刊发表。就这样,人家的工作经验和创新,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变成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