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语文学得如何,习作可以作为衡.重要尺度.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长期困扰教师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害怕作文.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肯定地说:"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而且是相当数量的学生视写为畏途,有害怕心理,视作文为难事,为不易攻克的堡垒,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2.
王锐军 《各界》2009,18(10)
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考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作文教学改革的老问题,虽然几十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有待突破.笔者认为,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小学作文训练必须要"四化",即小学作文训练要童话化、生活化、个性化、网络化.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应当研究以下的新训练.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也是教育竞争的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这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语文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水平和写作技能,拓展知识面、培养口才能力、增强应变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探究合作最好的途径。如何在第二课堂中兼顾"个体差异"培养全体学生的这些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而不是让第二课堂成为小部分学生的专利;如何关注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状态,是本文探讨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调动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身为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启发和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作文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没有必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的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这是每个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课题,本人结合自己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分数的优劣.而作文教学难搞,这又是语文老师的共识.两周一次的作文模式,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汪翠荣 《学理论》2012,(14):259-26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体优化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课外阅读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要培养阅读兴趣,让兴趣成为好老师。其次要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再次要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有收获感、成就感。最后要养成阅读习惯,让习惯成为好伙伴。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农村高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多处在家庭和学校之中,生活空间狭小,生活内容单调,很少去感受自然、了解社会.所以写的作文无病呻吟,空洞无物.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实际概况,扩大学生生活面和阅读面,重视积累,挖掘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岳峻峰 《各界》2008,17(10)
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怎样才能让广大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呢?我认为: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赵威 《学理论》2013,(5):218-219
初中语文是学生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掌握了基础知识,而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下,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受到限制,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它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同时把枯燥的文本形式变得鲜活和生动,强化了学生语言体验和思想感受,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传递知识方面的作用,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乌田晓 《学理论》2014,(3):240-241
鉴于现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出现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现象,"诗性化"教育的概念由此提出,它专注于学生对课文中诗意的理解,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性化性格。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这种教育理念是我们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必须要重视的。也正因为如此,诗性化的教育对语文教师也有严格的要求——既要有一颗感性的心,又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同时,诗性化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注重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素养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各门类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我们在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需要被广泛应用的工具。因此,从小学就打下语文的良好基础,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与建议三方面入手,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简要论述,供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J大调练习曲     
语文作为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工具,练习是最有效的方法,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堂讲授是不够的.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与未来世界的复杂性.为了培养具有善于思考,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的新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加强练的时间,大力提高练的效率,要 "精练"、 "乐练"、"巧练",减轻学生负担,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鑫 《各界》2008,(10)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小学那样注重知识,而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阶段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初步获得语文学习的综合能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新要求.针对高中语文素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有计划、大量地阅读语文读物,培养学生积累和梳理语文知识的能力,将地方文化和资源融入语文教学中,充分凸显语文的实践性,从而提高新课改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一项艰苦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摸索,需要探讨。语文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凸现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直面生活的真情,不断激发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个人自信心,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我们的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