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上海》2014,(5):4-4
陈钢是一代“歌仙”陈歌辛之子,早年师从父亲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又师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60的盲人王方福,20年来义务在乡村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五名农家子弟步入上海、武汉音乐学院殿堂,21人考入艺校或剧团,130人掌握了音乐基本知识,并能用琵琶、二胡演奏近百首曲子。因此,三方福被当人誉为江城“阿炳”。1935年出生于湖南衡阳的王方福童年十分不幸,三岁丧父,五岁被其母弃之于一家孤儿院里,八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双目失明。新中国成立后,13岁的王方福被送到上海盲校学音乐。经过五年的努力,他掌握了钢琴、手风琴、琵琶、二胡等多种演奏技能,毕业后被分配在武汉盲校工作。“文革”…  相似文献   

3.
北京盲校孩子们朗朗的古诗颂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任方明充满深情的诗朗诵《爱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大提琴家朱亦兵悠扬的琴声次第回响在初春的国家大剧院。3月13日,"爱之声"盲人有声读物古典诗词专辑在北京首发。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志军,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李伟洪,残疾学生和志愿者代表,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出席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4.
南美洲的阿根廷盲人加夫列尔·贝尔戈纳,从小双目失明,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但在他母亲的爱心呵护和坚决支持下,从9岁开始就为当一名杰出的乐队指挥而付出艰辛的努力。他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盲人指挥家。他的杰出事迹被载人在伦敦出版的《世界音乐大词典》中。1998年,也就是贝尔戈纳在阿根廷国家音乐学院毕业后的第  相似文献   

5.
家喻户晓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自诞生之日起,犹如插上了一双翅膀,飞进了人们的心灵,飞遍了神州大地,飞向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一曲《梁祝》,也让人们记住了曲作者之一的陈钢,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陈钢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歌仙”陈歌辛。早年,陈钢就师从父亲和匈矛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又师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相似文献   

6.
孙媛媛 《小康》2023,(9):70-72
<正>国民音乐教育不是为了造就更多音乐家,而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田艺苗是青年作曲家、作曲技术理论博士、作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是国内古典音乐课程的首席IP,多年来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普及与推广。从2016年起至今,田艺苗在喜马拉雅平台开设线上音乐讲座《穿T恤听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很难吗?》《名曲密码》,专辑播放量逾4700万次,收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培养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盲人音乐家.至于旅费和相关费用,我会赞助,我觉得他很有潜力.”坐在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照片的客厅里,这位慈善界的知名人士毛葆庆,这位以推动视障者之音乐教育及就业发展为宗旨的视障音乐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兴致勃勃地与我分享一个盲人学生的故事. 张晏晟,台湾实践大学三年级学生,从小就在基金会里接受免费的钢琴学习辅导,曾经参加肖邦基金会的大赛,拿到过特别奖,在钢琴演奏上具有深厚功力.毛葆庆说,他看了一个19岁拿到世界大奖的日本盲人辻井伸行的钢琴表演,突然眼前一亮,感觉基金会多年来辅导的孩子中,也可以出现大赛金奖得主.  相似文献   

8.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新疆盲人中医推拿函授大专班的24名学员也收获了他们用4年的心血培育出的硕果——红彤彤的大专毕业证书。 乌鲁木齐盲校是新疆唯一一所盲人特教学校,最高的学历只有中专,从这所学校毕业的盲生都渴望能有机会继续深造。盲校最了解盲人的心声,为发展盲人  相似文献   

9.
冯实 《中国残疾人》2009,(10):42-45
有一首歌叫《宁夏》,歌中唱道:在我心里面,宁静的夏天,让我摸到你那温暖的脸……恰巧就在2009年宁静的夏天,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和盲人协会组织了一次500台中国现行盲文学习机的受赠活动,捐赠方是中国现行盲文学习机发明机构——河北光明盲人文化研究会、河北阜成复明电子有限公司。从此,宁夏6.9万盲人足不出户,在家也能上盲校、学盲文,这个宁静的夏天,笑容绽放在盲人朋友温暖的脸上。  相似文献   

10.
1月31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教育科学出版社协办的"2007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在京颁奖,宁夏爱德残疾人职业学校校长、盲人教师王结名  相似文献   

11.
人物     
《台声》2015,(11)
<正>马水龙:情系宝岛乐声陨落5月2日,台湾知名作曲家、前台北艺术大学校长马水龙因肝癌病逝,享年76岁。1939年,马水龙出生于台湾基隆。19岁凭自修考入艺专音乐科(今台湾艺术大学)主修作曲,毕业后历任岛内多所中学音乐教师。1972年获奖学金赴德国学习3年,回台后历任东吴大学音乐学系副教授、艺专音乐科教授。1986年,其以学者身份赴美进修,并于纽约林肯中心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成为首位在美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绝响——阿炳和他的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建中 《传承》2008,(19):32-35
生命需要回味,一位瞎子的一生会是什么状态?阿炳这位盲人,何以成了20世纪响彻世界的音乐家?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广为传诵的《二泉映月》是如何诞生的?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的教授、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与研究部的另一位教授、无锡的音乐家曹安和,带着香港一位同行刚刚赠给的一台钢丝录音机匆匆地赶到了无锡。他们一是要采访无锡的一种道教音乐,叫十番锣鼓;另一个就是寻找瞎子阿炳。为什么呢?当时新的社会制度刚刚建立,由于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全球速递     
美国:传奇爵士盲人音乐家沃德·马斯顿对老唱片情有独钟 先天失明的沃德从4岁开始学习钢琴,在盲人学校接受了音乐教育,后来又学习了管风琴。也许是因为失明的原因,他对声音特别敏感,同时对古老的唱片特别感兴趣。  相似文献   

14.
香港特区政府直属的香港电台电视部一行几人从港专程赴晋拍摄“中国人、中国心”电视专题片,此片是特区政府定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片该片的编导将反映的主题,聚焦在盲人高志鹏——一个从黄河边、吕梁大山走出来的盲童,历经坎坷、坚韧不拔,成长为一名盲校音乐教师的身上。在这次拍摄过程中,高志鹏凭着超人的毅力和悟性走进片中,从培养他的盲校到养育他的黄河边小山村,从万家寨的引黄工程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造古城一路风情一路歌,汗水泪水洗征尘在火热的万家寨弓1黄工地,志鹏非常投入地边歌边舞,不慎摔到,具骨断裂,鲜血直流…  相似文献   

15.
徐白仑先生原是北京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1971年失明后,在学习盲文的过程中,与盲校的教师和盲孩子结下深厚友情。在康克清女士支持下创办了《中国盲童文学》,为盲孩子提供精神食粮。1987年他从国家教委得知全国盲童入学率仅为2.7%,这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太大了。从此,他将自己后半生的精力完全投入盲童教育中,他立志要努力让每一名失明儿童都能生活得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师     
在那多雪的冬天,燕山余脉被一片白雪覆盖着,每个星期一的清晨,最早踏雪而来的总是他;在那些绵绵细雨的秋季,每个周末离开学校最晚的还是他;任何年级的一个学生只要说一句话,他就能叫出其名字。山坡的小路,他不用手杖就可以熟悉地走过每一个转弯,因为这条路他已经走了30年。他是张家口盲校的优秀教师、盲人赵志成。  相似文献   

17.
赵辉 《台声》2010,(3):50-53
<正> 温岚,台湾省新竹县尖石乡人,是高、少数民族泰雅名拥爱·哈永。1997年,参加"超级新人王歌唱比赛"的她,以独特的唱腔,受到知名综艺主持人吴宗宪的注意。1999年,她与吴宗宪合唱的歌曲《屋顶》,成为两岸KTV点唱排行榜的第一名,也成为男女对唱的经典之作,温岚也由此踏上演艺之路。从2000年开始,温岚先后推出《第六感》、《有点野》、《蓝色雨》、《热浪》、《Dancing Queen》等唱片,"情歌动人、快歌动感"也一度成为她音乐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25年前,当人们沉浸在童话交响诗《咕咚来了》所描绘的美妙世界里,深深地被当年这部唯一选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音乐作品所感动的时候,也许没太留意它的创作者——一位颇具音乐天赋、充满激情、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今天,无论是在音乐会上演奏国内外名家钢琴曲,还是指挥各种题材的交响乐,无论是精彩的讲座使台下座无虚席,还是渊博和蔼的点评令参赛歌手和观众折服……他,滕矢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了。滕矢初自幼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钢琴,后又学习作曲及指挥。在…  相似文献   

19.
<正>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的歌手李琛,因幼时患病留下残疾,从此只能依靠双拐行走。1999年,他凭借一曲《窗外》迅速走红,成为继台湾歌手郑智化后又一个闻名全国的残疾人歌手。2012年,他发行新唱片《我爱的人没有嫁给我》。事业成功的他热衷于慈善事业,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近日,记者对李琛进行了专访,带大家一起走近这位"与众不同"的歌手。  相似文献   

20.
从小胖墩到运动员 患有先天性无虹膜症的祁顺从7岁上学开始,就在南京市盲人学校学习,小学、初中到中专,盲校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他没想到,若干年之后,自己会走上体育这条路.祁顺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小胖墩儿,学习成绩还算优秀,但体育课却是个大难题,初一的体育成绩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出于争胜好强,也为了能够评上三好生,从那次体育不及格后,祁顺开始锻炼身体,他每天提前到校,在操场独自一个人跑步,从1圈到2圈,以后固定到每天4公里,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没有一天落下,哪怕遇到下雨天下雪天,也爬楼梯锻炼.一年后,祁顺的运动天赋在近乎刻板的日程表里慢慢显露出来,仅仅一年,南京盲校的学生就没有一个人能跑过他了,包括校田径队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