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管剑  饶水林 《学习月刊》2012,(20):60-61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温家宝总理曾告诫领导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去年,习近平同志在与中央党校学员座谈时强调,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今年春季在中央党校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既是共产党人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履责、提高执政能力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为何敢于担当、为谁敢于担当、为什么不敢担当、如何善于担当、怎样为担当者担当等问题。为何敢于担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具有勇于担当的觉悟、善于担当的水平和敢于担当的能力。"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  相似文献   

4.
正"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岗位当成战位,让责任融入血脉,以坚定的大局观念、深厚的理论素养、较高的能力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务实的工作作风,担当起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改善民生的重任。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担其责。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敢于担当,尽职尽责。无论是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4,(8)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强化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意识。愿担当,就是能自愿担责,有所作为。在现实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秉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是不做事。有的甚至借口深  相似文献   

6.
干部任用     
《党课》2012,(7):4-4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大力倡导担当精神,努力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7.
<正>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实现治国理政目标的最有效执行力,是人民群众实现心中所盼所愿的最直接依靠,承担着推进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重担。而能否挑起这副重担,把党和国家交付的任务,群众的期盼实现好、完成好,还要看领导干部是否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知责、担责、履责,不仅关乎个人工作态度,更关乎能否坚持讲政治、提高政治执行力,关乎党和人民的事业兴衰成败。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知责担责履责体现在行动中、落实在岗位上,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9.
民族要强盛,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没有担当不行。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习近平同志讲:“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并带头示范、以上率下。敢于担当作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明确要求,是领导干部职责所系、从政准则和成事之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赋予领导干部的一个历史"大担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担当既是时  相似文献   

11.
黄明哲 《党课》2013,(12):60-62
担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格力量,是一种不辱使命的英雄气概。 勇于担当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一种基本素养。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身为党员干部,就要不逃避、不畏缩、不折腾,勇于承诺、敢于承担。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  相似文献   

12.
<正>京剧《徐九经当官记》深揭封建社会官场百态,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当官不为其害更甚,为求自保,不愿担当,不敢担责,误党误国。正本清源,《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担当,体现的是一种比金子贵重的政治品格。没有担当就没有忠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不担当,半点忠诚也没有”。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讲到"敢于担当",把敢于担当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组织部门必须聚焦敢于担当,聚力培养造就一支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队伍,助推改革发展稳定不断取得新成效。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担当的意识本领。强烈的  相似文献   

14.
<正>"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标准之一。"敢于担当",就是"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作为领导干部,"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是党性要求,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共产党的"官",要造福于民就得讲奉献,就得有担当精神。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成事之基。党员干部要把"敢于担当"作为一种习惯,作为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5.
习总书记在《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一文中强调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强化担当意识,以实际行动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重任。  相似文献   

16.
权力就是责任,有责就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事业心责任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知责担责履责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人生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有轻有重、有人有己、有大有小,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理念长留天地。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领导干部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尤其需要具有担当精神。那么,领导干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为官不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与此相联系,"担当"一词频繁出现在领导人的讲话和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之中。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官有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党组织要成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党员干部的坚强后盾,建立相关的机制和制度是关键。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是主流,"逍遥官""太平官""滑头  相似文献   

19.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为官一任就要守责一方,为官一时就要尽责一世,领导干部要以“为官避事”为耻,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做到守职有责、守职尽责。  相似文献   

20.
张研 《党课》2013,(16):66-67
“为官避事平生耻”,这是一句古话,其意大致是为官从政应在其位谋其政,以敷衍塞责、怕事躲事为耻。如果把“官”当做一种职业,把“事”理解为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这句话对于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也是适用的。作为党的事业的中坚,领导干部应当具有勇于任事、敢于担责而不一味避事、无所作为的意识和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