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彭广荣 《党政论坛》2008,(15):64-64
何谓“大局”?任仲平先生曾指出:“凡是涉及全局的事,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涉及国家命运前途的事,就是大局”那么,作为一名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大局观呢?在我看来,首先,他必须以国家和群众的整体利益为追求.而不能以牺牲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来满足地方、部门和个人的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2.
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抓落实、求实效,是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目前却有少数干部工作沉不下心、干事沉不下身、落实沉不下力,对情况不明不白、看问题不深不透、做事情不痛不痒,热衷于“应付”工作、“应付”组织、“应付”群众,被群众唤作“应付式干部”。  相似文献   

3.
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而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的实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不折不扣地遵循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能力是首先和必须的。为此,有学者把群众工作能力称为领导干部的“第一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定西市委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扎实部署,精心组织,充分动员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表率、党员立足本职争优秀,较好地实现了开展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衔接、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应在尊重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疏导群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四要”和“四不要”。  相似文献   

6.
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脚跟站不稳、板凳坐不住、遇事左右摆,被群众唤作“钟摆干部”。  相似文献   

7.
一个伟人说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往的革命工作中 ,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群众的榜样。所谓“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干部”。就是这句话的注释。今天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榜样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我们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群众 ,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支持和参加改革”。作为基层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 ,这凝聚力、吸引力从何而来?当然 ,首先来自干部心中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8.
最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就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温家宝总理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的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陈龙筛、吴锦祥(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争先创优少不了一个“争”字。但争先进与争先进荣誉不是一回事。有些人专注于先进荣誉,沽名钓誉,功夫在外,甚至将荣誉称号看成敲门砖和垫脚石。尤其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也加入与群众“争先进”的行列,引起群众反感。有些地方主管部门对评选先进中领导干部的比例也做了限制,但现在不少企业向上推荐先进时明显倾斜于领导干部,致使先进中领导干部的比例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位省会城市的主要领导在谈到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时说,身为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既怀崇敬之心,又抱歉疚之情”。闻听此言,笔者感慨颇深,忍不住要再唠叨几句。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10日出版的《文汇报》刊载陈永弟撰写的文章。文章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群众工作能力是一项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能力”。首先,从党的自身建设看,脱离人民群众是最大危险。要保证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必须加强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以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重视提升自己的群众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变质。权力的滥用与权力的膨胀是产生腐败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权力与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观点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点;三是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就是权力死亡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不仅代表一种职务,也意味着一种责任。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利用人民赋予…  相似文献   

14.
刘英团 《党政论坛》2010,(13):64-64
提倡领导干部下基层,那么,究竟下到哪一级才是真正的下基层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基层”的解释是:各种组织中最低的一层,它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因此只有下到与群众联系最直接的那一层,才是真正的下基层,否则,下基层就是不到位。  相似文献   

1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能否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也是是否讲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我认为,领导干部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应从两方面做起:一是要淡化长官意识,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二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一点在当前尤为重要。在具体工作中,应把握以下三点: 联系群众,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现实利益问题相结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群众观点,带着对人民…  相似文献   

16.
时下,全国省、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工作正在陆续展开,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开始了新一轮的新老交替。如何科学考评干部?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引入民意调查和实绩分析的方法,进一步落实广大群众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评价领导干部既看“政德”、“政才”、“政绩”,又看“政声”。这种重视群众口碑的做法令人叫好!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一书中说,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此言可谓精辟独到,发人深思。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官样子”不怎么的,“官架子”倒不小。他们在走上了领导岗位后,往往就把自己看得很高,自认为做官就是高人一等,满足于坐在办公室或会议室里发号施令,不愿深入基层察民情、问民意,信奉“做官就要有官样儿”,习惯于摆官架、打官腔、耍官威,对下属颐指气使、独断专行,对群众盛气凌人、冷若冰霜。  相似文献   

19.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2,(4):F0003-F0003
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破解民生难题,推进科学发展,陇南市委组织部创新工作理念,在全市大力推行“民情柔性服务”,以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领导干部、支部和贫困群众及农村、社区等相互独立单元联成一体,以民情信息收集处理信息中心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覆盖全市、完整有机的民情柔性服务系统,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应变能力,努力实现服务群众动态最优、效率最高、柔性最大。  相似文献   

20.
公仆就要仆从于人民,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解决“四风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回归“公仆”本色。怎么做到公仆本色的回归,让群众满意呢?我们不断强化“百姓至上”理念,践行群众路线,制定实施了系列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措施,创新开展了公开征集、交办“群众最不满意十件事”等活动,实行工作由“群众提出、群众交办、群众监督、群众评判”制度,初步形成了群众批评监督党委、政府工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