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辉 《实践》2009,(11):52-53
早在2002年,通辽市委市政府就把“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创建文化大市”确定为促进通辽市全面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目前.科尔沁文化大市建设在诸多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不仅拥有了一支从事科尔沁文化建设的职工队伍,而且还拥有一支关心、支持、热爱、钟情于科尔沁文化建设并潜心研究的专家、学者队伍,成立了科尔沁文化专家委员会和科尔沁文化研究院;推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精心打造了一批科尔沁文化精品项目:科尔沁品牌意识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2.
王明义 《实践》2004,(8):41-42
科尔沁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她以独特的风格、气派和魅力展示在世人面前.2002年初,通辽市按照自治区创建“民族文化大区“的要求,适时提出了“弘扬科尔沁文化、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逐步创建科尔沁文化大市“的宏伟目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近年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体要求,不断加大对文化的领导和投入力度,制定出台并深入实施了《通辽市2007-2010年科尔沁文化大市建设发展纲要》,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打造艺术精品,积极传承和弘扬科尔沁历史文化。通辽市素有歌的海  相似文献   

4.
戈夫 《实践》2008,(6):41-41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近年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体要求,不断加大对文化的领导和投入力度,制定出台并深入实施了《通辽市2007-2010年科尔沁文化大市建设发展纲要》,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打造艺术精品,积极传承和弘扬科尔沁历史文化。通辽市素有"歌的海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学习、大讨论的春风吹向科尔沁大地的时候,中共通辽市委一班人便敏锐地发现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把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带领全市75万人民快速发展经济的“金钥匙”。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学习、大讨论使通辽人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大解放,观念得到了一次大更新。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通辽市曾多次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沿海发达地区的开放意识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让通辽人大开眼界,看到了自身的差距。然而,在对待加快发展的问题上,许多人思想不解放,认识上存在种种误区,有的人认…  相似文献   

6.
通辽,一座有着悠久文明积淀的城市,一座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的新兴城市。1999年,通辽市完成撤盟设市,开始了由农业大盟向经济强市,由农业文明向都市文明的历史性大跨越。在实现这一历史性大跨越的过程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以会促创”,“虚功实做”,通辽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以城带乡”比翼飞 通辽市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城镇与农村差异比较大。通  相似文献   

7.
那顺孟和 《实践》2007,(8):22-23
作为自治区的人口大市、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农牧业资源富集地区、与辽吉两省的毗邻地区,自治区党委对通辽的发展提出了两个期望:一是在自治区农牧业资源富集地区探索出一条推进工业化的新路子;二是鼓励通辽在自治区东部盟市中率先发展。通辽市抓住机遇,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通辽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扬文化之帆、行经济之舟,坚持精品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助力脱贫攻坚、倡导文明新风,激发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走进敖包相会的地方,增强了地区发展新动能。科尔沁,意为"带弓箭者"。作为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一曲《敖包相会》让科尔沁草原美名远播。近年来,通辽市大力推进科尔  相似文献   

9.
通辽市发展经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辽火车站是全国十大编组站之一,每天从六个方向进出客货列车刀余对。公路四通八达,三条国道在此交汇。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中型客机。东北电网主力发电厂通辽发电总厂装机容量80万千瓦,为通辽市提供充足的能源。市内有4所高等院校,8所中专学校,40多个科研机构,为发展经济提供了雄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反骄破满,自加压力,争创一流,在各条战线上创造出了一项又一项光辉的业…  相似文献   

10.
从前,谈起通辽市的经济,人们总用“农业大,工业弱,财政穷”来概括,工业弱,是“八五”时期通辽市工业的真实写照。“八五”结束的 1995年,全市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 21 65亿元。工业弱,成为制约通辽市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九五”期间,通辽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破“工业弱”的瓶颈,做大做强工业。他们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企业体制创新、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凤凰涅 式的洗礼,通辽市的工业实现了强筋壮骨,驶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全市工业连续四年超过自治区平均增长速度,保持了 2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0年,…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领域,其国际市场已经形成。然而,中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在对外贸易长期顺差的同时,文化产品却是严重的入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普遍存在着“小、散、弱、差”的特征,如果不改组为大型集团化企业,不仅无法参与国际竞争。连现有的国内市场也会被挤掉。为此,必须加快发展西部文化产业。通辽市有着丰富的科尔沁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底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董新国 《实践》2007,(8):44-45
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科尔沁右翼中旗,为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出“依托资源优势.建设科尔沁文化大旗”的目标,以多种载体展示文化特色,培育文化品牌,努力使全旗文化建设走在全盟乃至全区的前列。  相似文献   

13.
哲里木盟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蒙古族民歌、“安代舞”、蒙古族说唱艺术“乌里格尔”享誉国内外,素有“歌海”、“舞乡”、“曲艺摇篮”的美称,在这块民族艺术的沃土上,曾诞生过著名的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也曾是革命音乐家麦新战斗过并献身的地方。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全盟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这里的文化艺术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逐步繁荣发展的辉煌历程,文化艺术事业出现了历史性的繁荣和发展。早在1946年春天哲盟第一次解放时,通辽、开鲁等地…  相似文献   

14.
杨宝珅 《实践》2006,(7):40-41
通辽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市为总的要求,紧紧围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中心,依托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打品牌、抓精品、促管理,全市的文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重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通辽市科尔沁区是一片富庶而迷人的热土。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面积3212平方公里,居住着蒙、汉、回、朝、满等16个民族,人口80万,其中城区人口40万。全区辖19个镇(苏木),4个农牧场,10个街道办事处,有8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它是通辽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国14个大型枢纽站之一的通辽火车站,每天从六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大中城市。新扩建的通辽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公路四通八达,三条国道在此交汇,已形成连接京津、华北、东北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公路运输网络。如今的科尔沁区已成为内蒙古东部重要工业基地,形成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乳业、酿造、化工、纺织、轻工、食品为支柱的,门类齐全、工艺先进的地方工业体系。我区的粮食产量多年稳定  相似文献   

16.
杨宝珅 《实践》2009,(5):41-41
通辽市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是著名的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版画之乡和中国马王之乡,也是蒙古四胡艺术之乡、马头琴艺术之乡和科尔沁叙事民歌之乡,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摇篮"的美誉。近年来,通辽市各项文化事业呈现出繁荣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7,(10):F0004-F0004
科尔沁区耸立在美丽富饶的科尔沁大草原。位于日新月异的环渤海经济圈,处于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扼华北、东北之咽喉,联京津冀、黑吉辽之枢纽。素有“七省通衢”之美誉。是通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行政区域面积为2821平方公里,辖10个镇(苏木)、5个国有农牧场。11个街道,居住着蒙、汉、满、回、朝等民族的74万草原儿女。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荣成市委、市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着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创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构筑“千里海疆文化长廊”为抓手,将方方面面的工作用文化统揽起来,形成一个浓厚的大文化氛围,从而推动两个文明建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 )抓载体,坚持把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定位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坚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作文章,做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协调,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12)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通辽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组织全员化学习、全覆盖宣讲、全方位宣传,全面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11月25日,通辽市委召开五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通辽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见》,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9,(10)
<正>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常住人口由1949年的174.8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313.3万人,是全区第二人口大市,其中蒙古族人口155.9万人,也是我国蒙古族人口第一大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核心区域,是科尔沁文化的摇篮。这里是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清代孝庄文皇后、近代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故里,是人民音乐家、《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同志革命战斗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