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刚 《廉政瞭望》2007,(9):60-60
他是那种连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可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花生、番薯提来了一袋又一袋,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  相似文献   

2.
有位同事,非常优秀,他给人深刻 的印象有三方面:一是不管大会小会、 不管会议内容多么枯燥乏味、不管会议 时间多长,他都聚精会神听讲,从不露 出不耐烦的神态;原来他在借此培养自 己的耐心。二是他在办公室搞文秘工 作,七八个人在一间办公室办公,整天 乱哄哄嘈杂得很,他居然能静下心来写 文章,且文章质量还很高,深得领导赞 赏;原来他在借此锻炼自己的定力。三 是办公室主任忌妒他的才华,处处给他 小鞋穿,他居然能忍下来;原来他在借 此测试自己的肚量……就是这样一个 人才,在单位准备提升他时,他竟然丢 掉铁饭碗,辞职到南方打工去了。  相似文献   

3.
海澜 《廉政瞭望》2007,(3):22-23
他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著名学者,在家里却是“女皇”妻子的臣仆。在妻子的淫威下,他一次次挪用公款给她炒股。他能深刻解剖别人的犯罪心理,对自己与妻子犯罪的心路历程却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4.
正"参加社区活动能给我带来快乐也能给受助者送去温暖,我的晚年过得非常充实,我觉得很开心。"这是3月5日,在八师一四八团二社区,70岁的老党员陈洪国一边忙碌着分报纸,一边给笔者说的话。2004年,陈洪国退休后住在二社区。"闲不住"的他在社区当了一名调解员。近年,随着团场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连队职工搬进社区,住上新楼房,陈洪国就更忙了——发现乱丢垃圾的他就上前进行劝导;居民在社区院子里为抢晾晒被子的位置吵红了脸,他拉起一条晾衣绳让大家共用;楼上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南大门广州是1949年10月14日解放的。广州获新生后没几天,随国民党铁路系统跑到广州的周恩彦想到了他的堂兄周恩来,就以长子周保昌的名义给周恩来发去一份电报,想请周恩来为他们父子在人民政权内谋一份差事,以期能有碗饭吃。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没有忘记他这位曾为革命做过有益工作的十三堂弟,但他决不因为自己与周恩彦的这层关系就给他以任何特殊,所以周恩来的回电很快  相似文献   

6.
杨保群的案情,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他坐的小车出了故障还借车之机贪污1.3万元,别人赔钱的事他都能赚钱;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形象是"蚂蝗"--一个堂堂的副市长竟被人们喻为贪得无厌的"蚂蝗".  相似文献   

7.
谢夏雨 《先锋队》2012,(16):46-48
煤矿给了伏军稳定的工作,给了他美好幸福的生活,伏军则为能给煤炭生产贡献力量而感到光荣。伏军以他的智慧和勇气挑战专家,完成了方便易行又安全可靠的技术革新。他把自己的专利技术无私地奉献给煤炭生产,奉献给祖国的煤炭事业。  相似文献   

8.
钉子     
《新湘评论》2014,(4):59-59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7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采访于庆成的时候,他刚刚送走两位专程来蓟县向他学艺的韩国学生。不及落座,他就从不久前在宁夏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说起,贺兰山苍劲古朴的原始岩画给了他很大震撼。于庆成说:“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他们在几千年前创作的作品,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没有落伍,而且还能给我的创作带来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全新明 《奋斗》2014,(2):59-60
正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他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她求助,祈求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次和网民互动时,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总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但读书还能让我们感到安全、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次和网民互动时,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总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但读书还能让我们感到安全、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13.
人人眼中都有一片湛蓝的天空,都有繁华喧闹的五丈红尘,然而能独守内心一份宁静的,便是一个纯粹的人,而这一点,陈冲同志做到了。他能守望的是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没有选择的“选择”一个人的幸与不幸,往往不能选择,能够选择的就是对待幸与不幸的态度。1993年,结婚一年后,陈冲的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原本温馨的小家庭又增添了不少欢乐。但不幸的是,他儿子刚10个月就被确诊为脑瘫。这真如同晴天霹雳。陈冲从此开始忍受着别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和艰辛。为了这个家,他知道他一定要挺住,也只有他才能给妻子坚强的依靠。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陈冲没有退…  相似文献   

14.
开国总理周恩来才思敏捷,满腹经纶,仅从他给几个人改名字的事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不忘初心,关心革命事业和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伟大政治家. 把刘久长改为刘九洲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16岁的刘九洲被选调到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身边当警卫员.那时,他的名字还叫刘久长.那是他出生后父亲请人给他起的,意思是希望他能长长久久地活在人...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眼里,他干的都是赚钱的好营生:100亩棉花地;一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一个酱油作坊;成群满圈的羊和猪,哪一项都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就连猪圈里的猪粪,每年他都能卖上两、三千元。如今他已拥有资产近百万。 人们很难把这些和他这个其貌不扬且手眼有残疾外号叫“胡日鬼”的人联系在一起。 他就是今年36岁的一二三团十五连农工胡培合。 胡培合对于家里的贫穷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同“倔老头儿”能不能交上知心朋友,有两种回答:一种是能;一种是不能。究竟能不能?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常听到有的同志说:“同倔人没法交心。你说什么,他都不言语。高兴了,哼一声;要是不高兴了,他一句话都能把你撞到南墙根去,你说怎么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只有让事实来给我们做回答。  相似文献   

17.
郑培民同志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日记最能打动人,尤其是记载他家如何拒绝他人送来的钱物,更折射出郑培民家“后门”的坚固:“某某同志来家,我不在家,他请我爱人转交给我一封推荐信,并送了5000元钱,讲请我爱人杨力求旅游用。力求当即指出,这是送‘错误’给我们,绝对不能收!”  相似文献   

18.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化解一切仇恨,即使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但假如心是真诚的,我们就应宽容他。宽容是善待他人的最好方式,不苛求不责怨,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化干戈为玉帛,让爱充满在自己的周围。  相似文献   

19.
李叔同在浙江一师教音乐时,非常看重一位叫刘质平的学生,此人天赋极高,而且非常能吃苦。李叔同对他喜爱有加,每周单独给他辅导两次。 后来,刘质平在李叔同的鼓励下到日本留学。留学期间,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东京音乐学院。偏偏这时,家人宣布要中止对他的资助,这样一来,他便陷人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李克农一直在隐蔽战线工作.对党无限忠诚。当时他的工资也不多.还要缴纳党费.还要捐助一部分钱给“济难会”,用以救济死难者的家属.因此.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他的三儿子李伦后来在回忆父亲时谈道:“1934年初.父亲在江西苏区工作的时候.用一家商号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母亲写了回信.她也让我给父亲写一封信。母亲也不限制我,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