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艺煤 《台声》2013,(4):80-81
1939年2月22日,台籍黄埔二期生李友邦将军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在浙江金华酒坊巷18号(台湾独立革命党总部)正式成立,1946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解散。李友邦率领这支由台湾同胞组成的抗日队伍,为“保卫祖旧,收复台湾”而在大陆东南战场奋战7年。在这支队伍中,台湾少年团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正>内容简介:1895年清政府战败,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自此台湾被日本窃据。从这时起,台湾同胞就展开了抵抗运动。本书对台湾同胞抗日运动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共有七章,内容包括台湾官民反割台的斗争、台湾总督府的殖民征服政策、以汉人为主体的抗日游击活动、台湾少数民族的武装抗日事件、台湾社会团体反殖民统治的斗争、台湾民众在祖国大陆的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2月22日,适值抗日爱国的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诞辰60周年纪念日。追忆当年该队、团参加祖国抗日战争的光辉业绩,对当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_台湾革命领袖李友邦创建和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始终高举爱国抗日的大旗.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与祖国人民并肩战斗。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台湾革命与祖国革命紧密结合一该队、团的革命宗旨,一开始就确定为“保卫祖国,解放台湾”。这表明受日本殖民统治40多年的台湾同胞,始终牢记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同胞是中华…  相似文献   

4.
郭海南 《台声》2023,(1):88-91
<正>周恩来一生十分关怀台湾同胞,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呕心沥血,台湾同胞永远铭记在心。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周总理!支持台湾同胞的革命活动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时,特别吸收几批台湾青年入校学习,并派人回台湾进行革命活动,在台湾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抗日战争时期,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在重庆十分关注并领导对台湾的工作,支持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了解李友邦、谢南光、  相似文献   

5.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徐康 《台声》2013,(10):88-88
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在大革命时期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翁泽生、谢雪红等台籍革命家,就是在中共领导的五卅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革命思想也对黄埔军校台籍学生政治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共早期领导人施存统等人即通过,“东台湾革命青年团的刊物《台湾先锋》公开支持台湾同胞的抗日运动。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6,(2)
正李友邦将军是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生,是杰出的台湾省籍爱国人士。他致力于推动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积极投身于抗击日寇的伟大斗争。他自幼就树立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抗日意识,来到大陆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其后发起成立"台湾独立革命党",组建台湾义勇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卫祖国、收复台湾"斗争,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2)
正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主编的《台湾抗日人物传》的出版令人欣喜,使人感到全国台联为宣传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唤醒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达到两岸最终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大陆的涉台单位历来重视台胞的抗日斗争史,全国台联曾先后编有《抗日烽火中的台湾儿女》《台湾同胞抗日50年纪实》(1998)等书,并拍摄电视专题片《台湾往事——台胞抗日50年》,  相似文献   

9.
台湾义勇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台湾著名革命志士李友邦先生创立和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后改称台湾义勇总队),以金华为根据地,活跃在祖国大地,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过不朽的贡献。李友邦始终拥护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界爱国同胞共同抗日,是公认的爱国将领和台湾革命领导人之一。台湾义勇队从筹建到1942年5月向福建撤退为止,前后将近四年时间在金华。1996年7月下旬,笔者冒着炎炎酷暑赴金华城乡原台湾义勇队的几处驻地调查,将主要情况撰成此文,以飨读者。台湾义勇队…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有一份名叫《台湾先锋》的刊物,流传在东南沿海的前线后方,深受军民欢迎,被誉为“唤起国魂,驱除蛇豕”的号角。它是以李友邦为队长的台湾义勇队的队刊。李友邦,祖籍福建同安,1906年生于台北。在师范读书期间,加入了进步社团“台湾文化协会”,宣传反日,1924年夏袭击伪警察所后逃往大陆,奔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成为第二期黄埔学生。其间奔走联络了在广州地区的台籍人士,组建了以“争取台湾摆脱日本统治返归祖国”为宗旨的“台湾独立革命党”,曾潜回台湾,动员了一批台湾青年来广州参加国民革命。李友邦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两广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11.
吴艺煤 《台声》2014,(3):70-72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台湾同胞胸怀“保卫祖国、光复台湾”的信念,回到大陆参加抗战。75年前的1939年2月22日,台籍志士李友邦芷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这支活跃在大陆东南地区抗日前线,以台湾川胞为主体、以抗日救亡为目的的抗日队伍,在抗日宣传教育、战地医疗、生产报国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宗海 《台声》2001,(8):44-46
台湾义勇队是1939年1月在浙江省金华县成立的,以台湾同胞为主体、以抗日救亡为目的,后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正式批准,李友邦被委任为少将队长。中国共产党过去支持帮助过台湾义勇队,现在仍哀悼和纪念李友邦将军。张一之协助李友邦组织台湾义勇队 李友邦(1905-1952),原名李肇基,台北芦洲人,祖籍福建同安。幼年时受殖民教育之辱,而产生抗日民族意识,在就读台北师范学校期间,加入蒋渭水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1924年,曾与林木顺、林添进等八九位同学,袭击新起街派出所,受到开除处分,而与林木顺离台赴沪。该年9月1日,李友…  相似文献   

13.
台湾义勇队的筹组及在福建的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先后拜读了张毕来的《台湾义勇队》、李仲的《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王晓波的《李友邦与台湾义勇队初探》、《日据时期的台湾独立革命与李友邦将军》,对上述诸先生的忆述和论著深感受益非浅,但也感到由于材料的缺乏及回忆疏漏,一些史实有所舛误,特别对于台湾义勇队在福建的活动未能得到阐述,这不能不引以为憾。本文拟据手头掌握的档案材料(主要是军委会政治部档案及福建省、崇安县、龙岩市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对台湾义勇队的筹组经过,在福建的活动,以及台湾义勇队与国共两党的关系作一探讨,以就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4.
深切缅怀 永远纪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台湾少年团,是李友邦将军远见卓识的一个非凡表现。他认为台湾的革命和建设决非一代人所能完成,必须培养接班人,才能把革命事业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为了办好少年团,他在当时国内出现的许多儿童团体中寻找帮助。在许多儿童团体中,他看中的新安旅行团,历史最久、影响最大,成立于1935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当时还在桂林工作。1940年初,李友邦邀请新安旅行团派干部帮助台湾少年团工作,希望把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传下去,把台湾少年团建成像新安旅行团一样的好团体。于是,我和徐光两人建成工作组,被新安…  相似文献   

15.
于晶娜 《长白学刊》2000,2(2):84-87
第三党是现今中国农工民主党几个前身组织的通称或别名。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谭平山、邓初民等在上海组建中华革命党,1928年3月,谭平山起草了《中华革命党宣言草案》,提出了平民革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台湾少年团成立距今,已经60年了。回想在少年团工作的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台湾少年团是抗日爱国将领李友邦将军于1939年2月创建的抗日组织。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聚集在这里的台湾儿女,以“保卫祖国,解放台湾”为重任,一直活跃在浙东前线、皖赣地区、东南沿海一带,巡回演出、募集抗日基金、慰问前方战士,进行抗日宣传。至今,在闽北山区,还可以看到他们当年写的标语:“打倒日寇,保我中华!”1943年2月,我跟随当时赴闽南沿海前线进行抗日宣传的台湾义勇队的一支分队,步行到龙岩,参加了这个抗日组织。当时,少年团刚刚从前…  相似文献   

17.
黄少华  王国安 《台声》2005,(11):38-39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节”。岛内各界人士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活动,纪念60年前那个难忘的日子。清晨,中国国民党将党部大楼外两侧风水墙悬挂的巨幅相片,由蒋渭水与李友邦两位台湾抗日志士,更换为客家人罗福星与雾社起义中的少数民族头人莫那鲁道两位抗日先烈,“以表彰台湾不同族群共同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伟烈情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今天的《中国时报》上发表整版文章,题为《纪念台湾光复一甲子—重温先贤典范再造台湾精神》,小标题包括乙未战争的史诗、台湾前辈领导的国民革命、反殖漫长的心灵战争“二?二八”不是“台独”运动、确立真实的…  相似文献   

18.
王恩宝 《长白学刊》2010,(4):134-137
文化战线的反目斗争是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办革命刊物,创建抗日文化团体、占领文化阵地,领导东北作家和艺术家开展反日文学、文艺创作等活动,中共满洲省委促进了东北地区抗战文化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群众反日斗争和武装抗日斗争,为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乘舆忽过此,触目心胆碎; 忠勇大和魂,华表特标志。 黑旗诸将士,遗骸埋何处? 安得有心人,搜寻泐石记! 这是当年吴德功在乙未之后,重游苗栗东畔大山战场,见表彰阵亡日军,而悼袁锡清、林鸿贵的五言古诗。今日读之,不禁令人有今昔之感。 抗日英烈被诬蔑为“流氓” 小林善纪的《台湾论》中译本发行以来,引起了台民的激烈抗议,其中对慰安妇和原住民的部分已有王清峰“妇援会”的抗议,“高砂义勇队”也有原住民团体的抗议,而唯许文龙、小林对台湾抗日先烈的诬蔑未见批判。 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兹将小林记述许文龙诬蔑台湾抗日先…  相似文献   

20.
华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麦国昌,李成立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