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说天下     
正嫦娥三号开启中国首次"落月梦"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图为12月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第五次互拍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福建理论学习》2014,(1):48-48
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4日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5日深夜,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每月大事     
正(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4日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5日深夜,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确定资源型城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分矿业城市和森工城市两类),把262个城市区  相似文献   

4.
图说天下     
正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深情勉励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图片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涛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的岁末,科技喜讯一个接一个,我常常被一个个"高峰"新闻激励着、感动着,为之自豪着。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月表动态展示,携带月壤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归来;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高分十四号卫星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8.
在嫦娥三号安全着陆后,欧阳自远“莫名担忧,但又冷静确信一切会按照预定方案进展”的复杂心情也转为了欣喜。这位78岁的老人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一定会等到那一天,亲眼看到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21,(1):I0001-I0001
2004年1月,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正式立项,被称为"嫦娥工程"。该工程主要按照"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计划展开,旨在用无人航天器造访月球、探测月球、认识月球。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探月器已经顺利完成了前两步预定的探测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0.
邹维荣  韩阜业 《党建》2019,(2):39-41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中国人率先叩响了"谜之月背"的大门。这一刻,不只是在飞控大厅,在距飞控大厅不远的遥操作大厅,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深空测控站,在准备下一次发射任务的卫星发射场……在与嫦娥四号任务相关的无数个岗位上,处处可见中国航天人忙碌的身影,正是这群中国航天人不断创造出了一项又一项震惊世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2013年12月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速览·中国     
0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幕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时刻关注着"嫦娥一号"的最新变化;他是"两弹一星"的元勋,见证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马俊 《党建文汇》2014,(12):51-51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中技术难度最高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11月1日以一次接近完美的着陆宣告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多名参与研制的中国航天专家向记者揭示了这个为嫦娥五号重返地球探路的“小嫦娥”是“如何炼成的”。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目前‘嫦娥二号’的进展非常顺利,已进入‘决战’前夜。”“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其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对“嫦娥三号”的首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因此其绕月飞行高度将由“嫦娥一号”时的200千米降低到100千米。  相似文献   

16.
时事之窗     
胡锦涛温家宝致电祝贺"嫦娥一号"卫星近月制动圆满成功国家航天局宣布:北京时间11月5日11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相似文献   

17.
图说天下     
正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  相似文献   

18.
揽月九天     
2007年金秋,"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宇宙深空的梦想,叩响了月宫的门环。仰望九天,"嫦娥一号"那蓝色的太阳能帆板,犹如高扬在浩瀚太空的"中国帆"。它骄傲地告知世界:在月球探测工程中,放飞"嫦娥"的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2013年12月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前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成功撞月。那么,好好的嫦娥一号为什么要撞月呢?其实,用探测器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