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的法律保障玫思娜一、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5100万残疾人①,其中有许多是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蒙难者。残疾人作为问题公开讨论才是最近10-15年的事情。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  相似文献   

2.
我国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主要场所,甚至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但他们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了许多健康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残疾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结婚自由权难以实现;婚检、孕检率低;监护规定不到位,养老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离婚时法律没有规定特殊的保障措施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婚姻家庭权益未作任何保障性的规定。因此,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时,应当增加有关保障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的内容,以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4.
何艳霞 《法制与社会》2011,(21):246-247
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虽然已经形成初步的法律体系,但缺乏针对残疾人的专门立法。制定和完善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专门法律法规,可以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统一的残疾标准、制定有关康复的专门法规、制定有关无障碍的专门法规以及制定反对残疾歧视的专门法律法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据1987年全国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大陆约有各类残疾人5164万。在各类残疾人口中,智力残疾人口占20%以上,达到1017万,其中先天性(包括遗传性)智力残疾占50%以上。①这就是说,我国至少有600万先天智力残疾者。由卫生部组织的“中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智力低下还  相似文献   

6.
马玉娥 《中国法律》2006,(6):28-29,90-93
中国大陆有6000多万残疾人.有50多部法律直接涉及残疾人的某些特别事务,其中有20多部比较重要的法律对残疾人权利作出了专门规定,有作为国家根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国家基本法,有关於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劳动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残疾人教育、就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对於发展残疾人事业和保障残疾人权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于1990年12月28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已在我们的社会中纳入了法制轨道。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由于人们的偏见和歧视,在现实生活中忽视、侵害甚至剥夺残疾人权利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就业是民生问题。我国残疾人在就业中经常遭到歧视,各类残疾人的就业率低,劳动保障程度差。已有的《残疾人保障法》中有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和反就业歧视的内容,但是没有具体完善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法律救济措施,导致形同虚设,故构建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相关的法律框架是我国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益的迫切需要。本文关注我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问题,在分析国际条约要求与借鉴发达国家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律框架的基本问题,以期健全完善我国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律框架,提高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度。  相似文献   

9.
《司法业务文选》2012,(28):2+49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条例》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背景。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老年人等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对无障碍环境均作了规定。近年来,通过举办残奥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无障碍设施建  相似文献   

10.
伟民 《政府法制》2007,(19):15-16
传统的社会法定位,主要包含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特殊群体利益保障法制等等。在我国极为薄弱的社会法体系中,相对完备的是保护特殊群体权益的制度安排。目前,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社会立法已先后面世,有的还适时作了修订。  相似文献   

11.
郑六三 《江淮法治》2014,(15):24-25
残疾人是特殊的也是困难的弱势群体,今年3月黟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支持政府进一步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扶持残疾人自立自强。让残疾人活得更有尊严。让残疾人更多地享受社会主义的阳光和温暖。  相似文献   

12.
原告童某系杭州市余杭区居民,一级视力残疾。2005年5月13日其与公证人在杭州市区乘坐市内公交车时,持残疾人证要求免费乘车遭拒,无奈支付了车票款人民币3元,遂引发纠纷。原告诉称,被告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违反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  相似文献   

13.
王笑严 《当代法学》2012,(3):102-107
住房权是联合国规定的重要的公民权利,我国于1997年签署并于2001年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承诺为实现公民的住房权而努力。而迄今为止,有关住房权保障方面的法律,只是2008年被全国人大列为立法规划的《住房保障法》,并没有在宪法中将其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加以确定,也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近年来由于房价的攀升,学界对住房权、住房权保障问题给予很大的关注,但是住房权的保障不仅仅等同于住房保障,要实现我国公民的住房权,就要明确国家保障住房权的多层次义务,建立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住房保障法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权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劳动就业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具有丰富的内涵。为了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实现,必须对残疾人就业实行特别扶助。我国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得到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的确认,但是,我国残疾人在实现劳动就业权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残疾人总体就业水平低,残疾人教育和培训滞后,以及就业扶助措施不到位等。为了加强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保护,我国应当完善残疾人就业扶助立法,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行政扶持力度,并加强对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5.
(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2月25日国务院令第488号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6.
《商务与法律》2006,(6):41-41
第6l届联大于2006年12月13日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这是联合国首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它将对全世界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全球有6.5亿残疾人,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公约生效前,还没有专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目前,立法保护残疾人的国家还不到50个,而对残疾人的歧视则非常普遍。本届大会通过的公约将对各国的立法提出要求,从建筑、城市规划、交通、教育、就业和娱乐等各个方面,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对残疾人的不平等观念。公约具体包括50个条款和一份任择议定书,内容包括无障碍环境、免受歧视以及健康、就业和参与政治等一系列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是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1975年第三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宣言》提出“残疾人应有经济的、社会的保障,保持其相当的生活水平。残疾人享有按其能力被雇佣,获得有偿的职业的权利。有参加工会的权利。”日本的《残疾人对策基本法》、德国的《职业促进法》、美国的《残疾人法》也都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作出了特别规定。在我国,劳动就业权是国家法律赋予残疾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护和扶持社会福利企业,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维护社会福利企业中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福利企业,是指集中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并享有相应的政策优惠的特殊企业。 社会福利企业所安置的残疾人,是指具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颁布五周年前夕,我们走访了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残疾人联合会和安置了860名残疾人就业的太钢福利总厂。通过实地采访,我们深深感到,近十多年来,太钢积极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的指示精神,特别是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认真落实《山西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实施残疾人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全面提高其素质,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